臺頭鎮劉家河頭村:延續28年的“交流會” 注重傳承的文化村

臺頭鎮劉家河頭村:延續28年的“交流會” 注重傳承的文化村

臺頭鎮劉家河頭村:延續28年的“交流會” 注重傳承的文化村

臺頭鎮劉家河頭村:延續28年的“交流會” 注重傳承的文化村

臺頭鎮劉家河頭村:延續28年的“交流會” 注重傳承的文化村

臺頭鎮劉家河頭村:延續28年的“交流會” 注重傳承的文化村

琳琅滿目的商品交易區、記錄時代演變的攝影展、洋洋灑灑的書畫作品展……每年,在臺頭鎮劉家河頭村都會有一場持續3天的文化物資交流會,來自四鄰八莊的人們匯聚在這裡,有買有賣、有看有學,一場堅持28年的“交流會”從最初簡單的物資買賣到如今傳統文化的交流,承載著時代賦予的精神面貌,也記錄著一個村莊的發展變化。

物資短缺 物資交流會應運而生

“我們村裡的交流會已經有近30年曆史了,每年這個時候周圍很多村的商販,都會提前來這裡布展,衣服食品,應有盡有,還有精彩的文藝演出,也會吸引其他村莊的村民過來‘趕會’,這個交流會已經成為劉家河頭的一個傳統。”村民劉漢傑已82歲,他告訴記者,在上世紀90年代,農村百姓的生活還不像現在這樣富足,而劉家河頭村並沒有“起集”,為了方便村民生活所需,也為了給村民組織一場有意義的活動,村裡的物資交流會應運而生。

第一屆物資交流會是在1991年,那時候村裡還是土路,交流會上分多個區域,有服裝區、傢俱區、菜市區,有玩玩意的、唱戲跳舞的……不僅臺頭各村的村民過來,田柳、化龍等鎮街的百姓也來“趕會”,甚至還有來自廣饒大王、稻莊等地的人趕來。

今年的交流會上,記者遇到了來自臺頭鎮彭家道口四村的仁振亭夫婦,他們在交流會上做食品生意。“每年劉家河頭的交流會一開,我們就會來逛,慢慢地我們看到了商機,去年我們就在這裡設了個攤位,生意很不錯。”他們告訴記者,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大家都把交流會當成了村裡的一個“節日”,很多搬到市區的村民還會專門趕回來“過節”。

內涵豐富 攝影書畫進入交流會

“這組照片展示著劉家河頭從30年前至今的變化,這是壽光五中的老照片……”劉家河頭村的老人們在交流會一角觀看著攝影展。這是今年文化物資交流會上,劉忠在村委大院外舉辦了“鄉村鉅變生活幸福”臺頭鎮慶祝改革開放四十週年攝影展,展出了劉忠及其女兒劉媛創作的攝影作品200餘幅。

“這次展會展出的作品記錄了近40年來壽光農村、農民生活的變化,從照片中,可以看到我們的村莊從土路到柏油路、從平房到樓房的發展,也記錄著28年來,劉家河頭村裡交流會的發展過程。”劉忠是劉家河頭村人,壽光五中是他曾經就讀的學校,對於自己的老家、自己的母校,他有著特殊的感情,所以他總會用自己的鏡頭記錄下這些地方的變化。

記者在攝影展上看到,還有很多老年人的笑臉照片,有的是一個人領著油、米等物品,有的是夫妻兩人開心的合影。“這張照片是重陽節時劉忠給我照的,我家裡還有很多照片,都是他來給我拍的。”93歲的劉守祥是位老黨員,也是個抗戰老兵,他告訴記者,每年劉忠都會給他免費拍照,都是洗好後送他,讓他非常感激。劉忠說,在交流會上舉辦攝影展是從2010年開始的,內容大都是老百姓們關注的村莊變化、百姓生活照片,非常受大夥歡迎。

除了攝影展,在交流會上還有書畫展區。“我們村裡有很多書畫愛好者,書畫展上大都是村民自己的作品。”劉家河頭村黨支部書記劉成君介紹,隨著時代變化,交流會上的內容也在發生變化,有些物品買賣區退出了交流會,也有些文化產物在展會上興起,從2014年開始,物資交流會正式改名為文化物資交流會。

弘揚傳承 文化交流成為村傳統

說起村裡歷時已久的交流會時,劉成君難掩自豪,他說,如今的交流會已成為村裡文化的一種節日延續,他2011年擔任村黨支部書記至今,交流會沒有因為百姓生活條件好了、超市多了停下,反而內容越來越豐富,越辦越紅火。

交流會上還專門為老年人準備了戲劇演出。“今年是濰坊藝術劇院過來表演的,好看!”村民隋憲英哄著小孫子在村委大院裡觀看了演出。據瞭解,自文化物資交流會舉辦以來,東營市呂劇團、濱州市京劇團、濰坊市京劇團、淄博市京劇院及我市京劇藝術團等均來過劉家河頭村助興演出,今年參與文藝演出的是濰坊藝術劇院和本村的文藝愛好者。

記者在採訪中看到,村委大院還張貼著文化物資交流會捐款榜,捐款的有村企也有村民。“村裡組織開展的各種活動,都離不開黨員的帶頭引領及村內企業的公益捐助。”劉成君介紹,村裡有32家企業,他們不僅積極支持村裡的各種公益事業,而且通過定期開展各種孝老活動,進行傳統文化傳承,讓村裡的老人感受到溫暖和關愛。如今村裡投資600多萬元,對大街小巷全部進行了硬化、綠化、美化、亮化,村內設置了文化長廊,建起了休閒娛樂廣場,百姓生活條件好了,文化生活不斷豐富,也進一步提升了百姓的幸福感。

本報記者 鄭小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