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關於老兵的拍攝邀請,徹底改變了我的認知

一次关于老兵的拍摄邀请,彻底改变了我的认知

老兵守護踐行者——湘-E我反對

一場臨時起意的現場捐款,還喧賓奪主地發動在場企業老闆一起捐。因為內心的震驚和愴痛,也才有了後來的堅持與堅守。

2015年1月12日下午,作為一名活動跟拍的攝影師,我受邀參與了由本地多家企業老闆組織公益活動,內容是看望抗戰老兵。

一次关于老兵的拍摄邀请,彻底改变了我的认知

湘-E我反對 探訪生病住院的抗戰老兵

這是我第一次接觸到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在這之前,我對抗戰歷史、抗戰老兵的瞭解僅限於教科書,抗戰是中國的偉大勝利,抗戰老兵都是國家的英雄。

跟拍了兩天,完全改變我的認知。

由於歷史的原因,他們經歷了歷史的滄桑,現在又幾乎被歷史遺忘。他們的生活十分艱難,包括他們子女的成長和成才,很多都受到過極大的影響。他們多處在社會的底層甚至角落,“英雄”一詞,看上去離他太過遙遠。

一次关于老兵的拍摄邀请,彻底改变了我的认知

眾人探望肖堂保老兵。圖:湘-E我反對

走訪慰問一個個老兵,目睹他們的生活,聽他們講起過往的故事,尤其是肖堂保給我帶來了極大地震動。一種複雜的悲愴從心中升騰而起,接著一股熱淚被我倒灌進胸膛。

肖堂保是此行看望的最後一名老兵。據帶路的志願者曾憲軍老師介紹,這位老人一個月前被發現確認為抗戰老兵。

肖老生於1916年1月出生,1939年3月加入國民革命軍第五軍,入伍不久便參戰“崑崙關戰役”。戰爭導致他的左胸負傷,彈片至今仍留在身體內。一道長達七十多年的傷疤,便是老人抗擊侵略者日保家衛國的鐵證。

一次关于老兵的拍摄邀请,彻底改变了我的认知

抗戰老兵肖堂保。圖:湘-E我反對

肖老住在洞口縣楊林鄉鵝峰村4組,處雪峰山脈峻嶺。爬上艱難的上山泥路後,遠遠望到肖老居住的木屋,悲涼之意便油然而生。走進木屋,肖老正獨自一人坐在一方木條結構的椅子上。這椅子三面包圍廢棄編織袋,形似“太師椅”,頂上撐著一把破舊雨傘。

這場景,誰都能看明白,這把所謂的“太師椅”是為了應付這座不遮風不擋雨的破房子。

一次关于老兵的拍摄邀请,彻底改变了我的认知

肖老的生活場景,編織袋後拿柺棍的手便是肖老。圖:湘-E我反對

什麼是“英雄”,何稱為“脊樑”?在這個偏遠的崇山峻嶺的木屋裡沒有一點印記,這裡只有淒涼的貧困和一個孤零零的老者!

在曾憲軍老師的引導下,肖老講述了他的經歷。突然,這裡又似乎就是戰場,流著血的英雄、滄桑的老兵、艱辛的抗戰,就在眼前-----------也正是這場景,震撼了在場的每個一人。

一次关于老兵的拍摄邀请,彻底改变了我的认知

眾人圍坐在肖老跟前,聽他講故事。圖:湘-E我反對

當我提議除原定要送的慰問物質外,再捐些錢留下,夥伴們都紛紛響應。有一位企業老闆,往返幾次去車裡翻找留下來能讓肖老有使用價值的物品。

活動結束後,我們各自總結感受,我的總結便是履行至今承諾:我會繼續,且盡全力。

我便從這裡開始,投身老兵公益,後來還去看望肖老多次。

一次关于老兵的拍摄邀请,彻底改变了我的认知

2015年3月1日,為抗戰老兵肖堂保百歲生日。圖:湘-E我反對

肖老過一百歲大壽時,正是寒冬數九。我帶著妻子、孩子,還有同事和朋友一同去給肖老過生日。不知是肖老的抗戰經歷和他的現狀感動,還是我的感染,後來有許多人與我一起,堅持著關愛抗戰老兵公益,慢慢自發形成民間團隊。

數年來,我們團隊先後尋找發現並關愛抗戰老兵近百位,其中半數多已“歸隊”了。(歸隊:指老兵去世)

關愛抗戰老兵公益是傳承民族大義,越來越繁榮的社會理應讓這些曾經為民族尊嚴和國土完整付出青春和熱血的的老兵們享受越來越富足的生活,期待全社會更多關注參與支持關愛抗戰老兵公益。

2018年4月15日11時,肖堂保爺爺歸隊了。那一晚,聽聞噩耗,我一夜無眠,思緒又回到我第一次去到他家的日子。這個心酸的故事,成為我一生的情懷。

一次关于老兵的拍摄邀请,彻底改变了我的认知

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以“撫慰戰爭創傷,倡導人性關懷”為使命,源起於2008年“老兵回家”公益行動,2011年在深圳市民政局註冊成立。基金會致力於為戰爭背景下的個體士兵提供人性關懷,關懷服務抗戰老兵。

抗戰老兵關懷計劃:

2011年開始,龍越慈善基金會正式發起“抗戰老兵關懷計劃”。為有需求的抗戰老兵按月敬贈致敬禮金;(2018年新標準為每月600元,特困老兵每月1200元。)為老兵提供緊急醫療救助、房屋修葺以及其他直接惠及老兵的事項。

目前,我們已尋訪到超過11858名抗戰老兵。截止2018年9月31日,中國境內健在老兵僅餘6087名,平均年齡90歲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