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萍:舞魂不滅,看似孔雀般驕傲,卻是被“獻祭”的一生

楊麗萍:舞魂不滅,看似孔雀般驕傲,卻是被“獻祭”的一生

有些事,無關他人喜悲,自己開心就好。

從一群少女中挑選一個犧牲者,她將不停地跳舞,直至死去。

這是俄羅斯原始部族慶祝春天的祭禮。

也是楊麗萍的舞蹈新作《春之祭》的故事。

楊麗萍:舞魂不滅,看似孔雀般驕傲,卻是被“獻祭”的一生

近日,這支新舞不僅亮相第20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還在雲南進行了首演。

楊麗萍:舞魂不滅,看似孔雀般驕傲,卻是被“獻祭”的一生

但我卻覺得,這個故事,其實就是楊麗萍自己的一生。

她彷彿就是那個被從一群少女中挑選出來的“犧牲者”一樣,這一生都在不停地跳舞,跳舞,如今已經跳到60歲了。

楊麗萍:舞魂不滅,看似孔雀般驕傲,卻是被“獻祭”的一生

01

為了每月30元補貼

她才入了舞蹈的“坑”

小時候的楊麗萍,喜歡跳舞不假,但是在那個年代,沒有仙氣十足,只有生活所迫。

進舞團,只是因為經濟壓力太大,而歌舞團裡有每個月30元的補貼。在六七十年代,這幾乎是一筆鉅款了,可以幫助她“養活”家裡的弟弟妹妹,減輕母親的負擔。

楊麗萍:舞魂不滅,看似孔雀般驕傲,卻是被“獻祭”的一生

是的,這個在我們心中仙女般的存在,小時候也有著並不完美的童年,她出生在大理的一個白族人家,但幼年時父母離異,家裡還有3個弟弟妹妹,作為老大,自然是要擔起責任來。

楊麗萍:舞魂不滅,看似孔雀般驕傲,卻是被“獻祭”的一生

13歲時,正巧西雙版納州歌舞團到她所在的寨子裡招人,當聽說入團後每月30元的補貼後,楊麗萍去參加了選拔,並且憑藉著自己的舞蹈天賦,順利入選。

從這裡開始,才有了後來的“舞神”楊麗萍,但這距離她成名,卻還有15年之久。

楊麗萍:舞魂不滅,看似孔雀般驕傲,卻是被“獻祭”的一生

15年後,1986年,這時的楊麗萍已經正式轉入了中央民族歌舞團有五六年了,看似進了體制,找到了舞蹈的“專業”方向,但是她在這裡,並沒有十分順利,因為她總是那個另類。

不服從管理,拒絕參加排練,沒有接受過專業的舞蹈訓練,對刻板常規的芭蕾舞式基本功十分抗拒的她,是這個舞團裡格格不入的一份子。

楊麗萍:舞魂不滅,看似孔雀般驕傲,卻是被“獻祭”的一生

雖然那個時候的她已經有了一些名氣,她的“孔雀舞”頗受觀眾喜歡,還在國內舉辦了一場個人舞蹈晚會,這在當時還是首例。

楊麗萍:舞魂不滅,看似孔雀般驕傲,卻是被“獻祭”的一生

但這一切努力,並不能改變她被團裡“不喜”的狀態。

槍打出頭鳥,更何況在當時那個更嚴謹更強調紀律的時代呢,她的特立獨行免不了是要吃虧的。

在這種氛圍中,全國第二屆舞蹈大賽開始在全國範圍內徵集作品,但楊麗萍的作品沒有得到單位的選送,而這個比賽,只收單位選送的作品。

這就尷尬了,怎麼辦?

楊麗萍:舞魂不滅,看似孔雀般驕傲,卻是被“獻祭”的一生

楊麗萍這麼有性格的人,自然有自己的辦法。

她的脾氣也是倔啊,不吭不聲地賣掉了自己唯一的手錶,湊了1700塊錢,硬是一個人解決了服務、音樂、甚至自己搞定了錄像帶,這樣《雀之靈》製作完成,她拿著這卷錄像帶就送到了比賽處。

但說了不收個人的作品,她就這麼送過來,並且還超過了收錄作品的截止日期,收帶子的工作人員也很難辦啊。

就這麼被擋在了門外,一直堵著氣撐到現在的她,再也忍不住委屈,當場蹲在自行車邊就哭了起來。

楊麗萍:舞魂不滅,看似孔雀般驕傲,卻是被“獻祭”的一生

說來,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

現場的工作人員看她哭的這麼委屈,也是不忍心,鬆口表示:

參賽或許沒機會了,但如果只在評委休息期間在休息室裡播放錄像的話,還是能幫的上忙的,至於能不能被看上,就要看她個人的造化了。

事實證明,楊麗萍的造化(實力)不錯。

誰都沒有想到,那一年,在休息室播出的舞蹈《雀之靈》成了當年最大的黑馬,一舉奪得創作一等獎、表演第一名。

楊麗萍:舞魂不滅,看似孔雀般驕傲,卻是被“獻祭”的一生

也就是從這時開始,她的舞蹈生涯才像開了掛一樣,走得越來越順利。

而當年那個工作人員,也算是她的貴人了。

1986之後,楊麗萍的《雀之靈》火遍了大江南北,美得令人窒息。

楊麗萍:舞魂不滅,看似孔雀般驕傲,卻是被“獻祭”的一生

但成名之後,楊麗萍卻比較反常,她從不敢走這種“快”路。

“孔雀在雲南是一種圖騰,是自然界美的化身,我把它轉變成我的信仰。”

楊麗萍:舞魂不滅,看似孔雀般驕傲,卻是被“獻祭”的一生

懷著對舞蹈藝術的敬畏,每次舞蹈,她總是千百次打磨,也幾十年如一日,專注地跳著“孔雀”舞。

或許正是這份精緻和專一,才有了她的現在吧。

楊麗萍:舞魂不滅,看似孔雀般驕傲,卻是被“獻祭”的一生

今年1月份,楊麗萍再次創作舞蹈《孔雀之冬》,此時距離她當年一舞成名,已經32年了。

歲月沒有給她留下任何不好的痕跡,她依舊美得出塵、美得空靈。

楊麗萍:舞魂不滅,看似孔雀般驕傲,卻是被“獻祭”的一生

“小時候,我奶奶在我手心上畫了一隻眼睛,她告訴我,跳舞是與神對話,所以我不敢馬虎。”

對舞蹈的敬畏,讓楊麗萍在這條藝術之路上走得越來越遠,也讓她從不忘根。

她的根,就是雲南。

“我的舞蹈之所以能受到歡迎,這都歸功於生我、養我的那片故土。雲南的每一片葉子都會跳舞,每一顆石頭都會唱歌。”

02

逃離霓虹燈綠,迴歸深山故里

藝術總算得以保全

做個大膽的假設,如果當年的楊麗萍沒有在最紅的時候離開北京,回到雲南,或許就沒有今天的“仙女”了。

但是,沒有這種假設,2003年,楊麗萍義無反顧地辦了提前退休,回了家鄉。

楊麗萍:舞魂不滅,看似孔雀般驕傲,卻是被“獻祭”的一生

離開了主流媒體下的熒光燈,她回到深山裡第一件事,就是辦起了自己的舞蹈團。

並且親自到村寨裡挑選舞者,創作了自己的第一個大型舞劇《雲南映象》。

楊麗萍:舞魂不滅,看似孔雀般驕傲,卻是被“獻祭”的一生

沒有眾星捧月式的追捧,從臺前一下子轉到幕後,很多事情都是她自己親力親為。

前臺幕後一把抓,有時並沒有那麼容易,但在這件事情上,她再次表現出了自己的執拗。

楊麗萍:舞魂不滅,看似孔雀般驕傲,卻是被“獻祭”的一生

當時的《雲南映象》只是一個雛形,並沒有得到投資方的認可,資金不足,她賣掉自己的三套房子,砸錢也要做下去。

最困難的時候,她甚至放棄了自己的清高,到處演出,賺來的錢養活一整個團的人。

就在大家對她的“重頭再來”指指點點,並不看好的時候,2003年底,這部大型原生態歌舞終於在昆明成功舉辦,並且再一次轟動全國,震動至今。

楊麗萍:舞魂不滅,看似孔雀般驕傲,卻是被“獻祭”的一生

2004年,已經編舞成集的《雲南映象》獲第四屆中國舞蹈“荷花獎”舞蹈詩金獎、最佳女主角獎、最佳編導獎、最佳服裝設計獎和優秀表演獎。

楊麗萍:舞魂不滅,看似孔雀般驕傲,卻是被“獻祭”的一生

2009年《雲南映象》開始年度世界巡演,在美國辛辛那提的16場精彩表演轟動了整個美國,辛辛那提市長特地將演出日命名為“雲南映象”日。

楊麗萍:舞魂不滅,看似孔雀般驕傲,卻是被“獻祭”的一生

藉由《雲南映象》,楊麗萍成功完成了轉型,從一名臺前的舞者,變成了幕後的編舞創作。

她心裡也很清楚,不得不服“老”,精力有限,不如留給自己最愛的那一部分。

所以,她一直保持著近乎完美的舞蹈能力,但越來越少上臺,也只跳自己最愛的孔雀舞。

楊麗萍:舞魂不滅,看似孔雀般驕傲,卻是被“獻祭”的一生

03

“20000把明晃晃的剪刀懸在舞臺上空”

跳舞的時候美如仙子,

編舞的時候她卻是妖孽啊!

人的一生或許有限,但舞蹈藝術卻是沒有止境的,楊麗萍對於孔雀的熱愛和執著,並不影響她繼續學習其他的舞種。

而且,讓人顫抖的是:民族舞已經容不下她的優秀,她竟然還開始創作起了現代舞!

意外的是,跳舞的時候美如仙子的她,編舞的時候,原來是鬼才啊!

她曾直言:“靈感多到用不完”。

楊麗萍:舞魂不滅,看似孔雀般驕傲,卻是被“獻祭”的一生

2015年,受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邀請,一直都在專注於民族舞創作的楊麗萍,創作了自己的第一部現代舞作品——《十面埋伏》。

還記得當時震撼的舞臺效果。

楊麗萍:舞魂不滅,看似孔雀般驕傲,卻是被“獻祭”的一生

20000 把明晃晃的剪刀,半空懸掛,寒光逼人;

48 斤象徵生命不能承受之輕的紅色羽毛鋪就成滔滔血海,漫場翻騰;

琵琶手幽居層層剪刀之後,撥響古曲……

這樣的開場豔驚四座!

楊麗萍:舞魂不滅,看似孔雀般驕傲,卻是被“獻祭”的一生

這場“楚漢相爭”,楊麗萍用中國傳統京劇嫁接起現代舞,一掃以往舊作唯美空靈的特點,換成了全是赤裸的血腥和爭鬥,口味很重,但絲毫不失浪漫!

楊麗萍:舞魂不滅,看似孔雀般驕傲,卻是被“獻祭”的一生

而對於這次畫風的逆轉,楊麗萍也解釋說:“我的創作是分階段的。最早我可能就演個小傣族姑娘,像正開的花,尋找的是雨露陽光。那時編的舞也這樣,全是風花雪月,女人像月亮一樣皎潔,歌頌美好、陽光、月亮、孔雀。到了現在,我越來越感覺到生命的消逝,想得多了,就用這樣一部劇來實驗。”

楊麗萍:舞魂不滅,看似孔雀般驕傲,卻是被“獻祭”的一生

對於這種大膽的設計,楊麗萍就用了“實驗”一詞輕描淡寫地帶過,但我們也能從風格的轉變上,略摸揣測到一點她的心境的變化,和對生命的思考。

而這種思考,在繼《十面埋伏》之後的又一部現代舞作品《春之祭》上,表現地更為直接。

楊麗萍:舞魂不滅,看似孔雀般驕傲,卻是被“獻祭”的一生

“生命不再只是向死而生,而是從生到死、再到涅槃重生的輪迴;女性也不再是被動獻祭,而是主動獻身。”

用一種東方的生命觀來解讀俄羅斯音樂家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不得不說,很大膽,卻很楊麗萍!

楊麗萍:舞魂不滅,看似孔雀般驕傲,卻是被“獻祭”的一生

獅子、女人、祭師、孔雀…… 舞臺被999個神秘符號堆滿,雖然依然濃墨重彩,但卻給瘋狂舞蹈的舞者,留下了純粹的空間。

楊麗萍:舞魂不滅,看似孔雀般驕傲,卻是被“獻祭”的一生

在舞蹈創作上,她的想法一直很巧妙,而且,不管是民族舞還是現代舞,楊麗萍的舞蹈裡從來沒有拋棄一點:民族文化的傳播和傳承。

即使拋開她的創造力不談,就單是這種對舞蹈和對傳播民族文化的全心全意,也讓人肅然起敬,值得學習!

楊麗萍:舞魂不滅,看似孔雀般驕傲,卻是被“獻祭”的一生

04

她其實不是“女神”

但我們卻註定只是凡人

隨著她的年齡越來越大,很多人都想知道:楊麗萍什麼時候才會停止跳舞呢?

她的回覆如下:

楊麗萍:舞魂不滅,看似孔雀般驕傲,卻是被“獻祭”的一生

這句話理解起來,嗯,只有兩個字:隨性。

就是這種隨性,讓楊麗萍幾乎“被神化”了,各種榮譽、愛稱不要錢似的都砸了過來。

對此,她也是拒絕的,她只是做自己罷了。但就是這種“做自己”,在如今的社會,才更不容易啊。

楊麗萍:舞魂不滅,看似孔雀般驕傲,卻是被“獻祭”的一生

但“被神化”也給她留下不少“後遺症”,人們對她的私人生活越來越關注,並且爭論不斷:

一個是“指甲”問題

為了跳孔雀舞,她常年維護著自己的長指甲,但卻被人質疑作秀,”不能用假指甲嗎”?

楊麗萍卻不怎麼認為,假的就是假的,假指甲又怎麼能達到“完美”呢,孔雀多完美啊,在跳舞的時候怎麼能不注重這些細節。

溝通無果,她堅持著自己的立場,而質疑的聲音也從沒有間斷。

楊麗萍:舞魂不滅,看似孔雀般驕傲,卻是被“獻祭”的一生

另一個就是“生孩子”了。

以她的身體狀況,生孩子必須增肥,但是為了跳舞,她選擇放棄了,並且因此離婚。

她為此失去了很多,卻並沒有得到所有人的理解,反而成為她最大的“黑點”,時不時就會被拉出來說上幾句。

對於這件事,她也曾試圖解釋:“我並不是一個犧牲者。我知道如何享受生活,我會自己建造家園,自己種田。我從小就想當母親,現在,我會當一朵花的母親、一隻小鳥的母親,在我的眼裡,花花草草都是我的孩子,所以,我不會感覺欠缺,也沒有遺憾。 ”

楊麗萍:舞魂不滅,看似孔雀般驕傲,卻是被“獻祭”的一生

雖然這種解釋略顯無力,但她明顯也並不想一直糾結,這件事又是被隨性地掀過。

對於那些不贊同的聲音,她從不抱怨,只是安靜過著自己的日子。

她用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回絕著所有對她的生活指手畫腳的外人。

楊麗萍:舞魂不滅,看似孔雀般驕傲,卻是被“獻祭”的一生

誰都只活一次,怎麼來判定誰對誰錯呢?

有些事,無關他人喜悲,自己開心就好。

在如今“習慣去模仿” 的社會,楊麗萍卻一直可以最大限度地堅持著自我,這是舞蹈之外,我最愛楊麗萍的地方。

希望和大家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