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嫦娥四號月背“盲降”:垂直降落,步步驚心

2019年1月3日10時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背面的南極-艾特肯盆地著陸,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的軟著陸,並通過“鵲橋號”中繼星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

揭秘嫦娥四号月背“盲降”:垂直降落,步步惊心

嫦娥四號發回的首張月球背面影像圖。這是嫦娥四號著陸器監視相機C拍攝的著陸點南側月球背面圖像,巡視器將朝此方向駛向月球表面。國家航天局供圖

相較於嫦娥三號,嫦娥四號落月難度更大,主要因為月球背面這一特殊環境。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曾形容,嫦娥三號相當於在華北平原著陸,而嫦娥四號則是在崇山峻嶺的雲貴川地區著陸。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502所嫦娥四號探測器GNC系統研製人員介紹,月球背面崎嶇不平,嫦娥三號月球正面著陸區地形起伏僅800米,而嫦娥四號月球背面著陸區地形起伏達到了6000米。

而同樣困難的是,落月過程地球方向不直接可見,所有信息傳輸都需要由中繼星“鵲橋號”中轉,無疑大大增加了落月任務的風險。因為整個落月過程由GNC系統自主操控,加之回傳畫面的延遲,所以對地面人員來說,整個過程近乎 “盲降”。

月背“盲降”:因地形崎嶇採取垂直降落

地形的崎嶇使得原有近似嫦娥三號的飛行軌跡無法適用。在充分研究月面預定著陸區地形特點基礎上,科研團隊設計了適應新地形的落月軌跡方案。

今天,嫦娥四號經歷了驚心動魄的“盲降”歷程。

今天10時15分,科技人員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發出指令,嫦娥四號從距離月面15公里處開始實施動力下降,7500N變推力發動機開機,逐步將探測器的速度從相對月球1.7公里每秒降到零。

在距離月面6~8公里處,探測器進行快速姿態調整,不斷接近月球。距月面100米處,為了保證落地時每隻腳都不踩到石頭上或坑裡,嫦娥四號稍稍懸停,對障礙物和坡度進行識別,找好理想著陸點,緩緩降落。

約690秒後,嫦娥四號自主著陸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內的馮•卡門撞擊坑內。落月過程中,降落相機拍攝了多張著陸區域影像圖。

揭秘嫦娥四号月背“盲降”:垂直降落,步步惊心

嫦娥四號探測器動力下降過程降落相機拍攝的圖像。國家航天局供圖

據502所科技人員介紹,嫦娥四號在距離月面6公里的高度時調整至垂直下降。這個垂直下降動作,就是與嫦娥三號最大的不同,因為著陸區太崎嶇,如果水平方向持續移動,就會讓著陸器不能準確測量所處的高度。

整個過程中,地面人員都通過“鵲橋號”中繼星觀看了“直播”。

規避風險:探測器自我診斷與重構

研製人員也考慮了盲降的風險,尤其是如果下降過程中,“鵲橋號”的信息傳輸“卡住”,影響數據上傳,怎麼辦?

為此,GNC系統設計了延時數據注入功能,就是提前把要發送給著陸器計算機的數據發送到著陸器上暫存,這個數據包是帶有時間標籤的,待到著陸器上的時間和該標籤相同時,數據便自動注入。如此, “鵲橋號”的實時數據注入,就成為了備份手段。

系統還可以全程自主進行故障診斷與重構,萬一發生故障,系統可以隨時自己給自己進行“診斷”,找到病灶並解決。通過著陸器各部分功能的優化、再組合,著陸器可以確保機體整體功能正常,實施落月。

著陸器的“腿”: 主副腿配合緩衝巨大沖擊力

嫦娥四號的四條腿學名為“著陸緩衝機構”,能夠利用緩衝功能,將著陸瞬間所產生的衝擊有效地吸收,防止巨大沖擊力對探測器及其重要儀器設備造成損傷。

揭秘嫦娥四号月背“盲降”:垂直降落,步步惊心

嫦娥四號探測器示意圖。國家航天局供圖

為了確保良好的緩衝作用,設計和製造人員在研製過程中想盡辦法,在探測器的“腿“裡配備了兩個秘密武器。

首先是“大腳掌”。著陸器的“腳掌”是與月球表面直接接觸的部位,被設計成盆狀,盆狀結構可以更好地防止著陸月面時傾倒。其外觀簡單,但金屬表面的內部構造卻十分的複雜,經歷了成千上萬次試驗,進行了上萬件材料的篩選,才敲定了最終工藝方案。

其次是主腿和副腿配合的結構。著陸器的每條著陸腿都包含一個主腿和兩個副腿,各有分工。在著陸前,副腿推著主腿向外側展開到規定角度並鎖定,主腿負責在著陸時支撐住著陸器,將衝擊力傳遞、吸收,是著陸器主要的支撐結構。副腿也會輔助主腿緩衝巨大的衝擊力,使落月更穩定、安全。

為了減重,主腿和副腿的外殼是又長又薄的圓筒結構,為了確保圓筒強度,設計師優選了強度很高的鋁合金材料。圓筒中還填充有緩衝蜂窩材料,在前期試驗中,工作人員先後加工了約6000件規格各異的緩衝蜂窩,最終篩選出性能穩定、成品率高的緩衝蜂窩。在著陸時的巨大沖擊下,主腿和副腿都能依靠擠壓蜂窩吸收衝擊力, 讓著陸器平穩地著陸。

新京報記者 倪偉 編輯 於音 校對 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