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勢為王——匯市實戰中的右側交易法

分享是一種美德、關注是一種智慧

右側交易法是指在股票、期貨、外匯、黃金合約等在下跌階段性底部出現以後買入,或者在上漲階段性頂部出現以後賣出。這種不需預測底部與頂部何時出現,而是等到底部與頂部出現後,進行買賣操作的交易的行為稱為右側交易。

順勢為王——匯市實戰中的右側交易法

定義

右側交易也被稱為右半球理論,也就是順勢而為,絕對不進行逆勢操作,決不預測未來。

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江恩,這是一種順勢投機交易方法,最有代表性的話就是:“不怕買高價,不怕賣低點,只要方向沒有變,你的順勢單就是對的。”右側交易法是指在下跌之後賣出股票。就是不要去預測什麼時候到頂,也不要預測什麼時候會下跌,等待市場給出答案,當趨勢出現轉折後,再行操作,這叫右側交易。

操作特點

右側交易法的特點是:在牛市初期,大量買進目標明確的成長股,持有而不踏空任何關鍵的大行情;在熊市中,不預測底部何時出現,不去盲目抄底,而是靜等底部出現後再行動。

與左側交易法的區別

左側交易法就是在一個V型態的下跌途中左面買入,而在上漲的左面賣出。這是很多投資機構者所稱道的交易法則,號稱大資金都是這樣。不懷疑有大資金是這樣交易的,否則就不會有被套牢的資金再被腰斬。以經驗來看,可以很負責任的說,左側交易法就是在下跌途中不斷猜底,並抄底的交易法。在熊市中這種交易法完全不適合大資金操作的安全性,但比較適合遊資和小資金賺些刀口舔血飯票錢

長處

1、能夠在較長時間內獲得比較穩定的收益,對不少投資者而言是一個可靠的贏利方法(通常情況下,年收益率一般低不會低於20%,高則有成倍增長的可能,且少有虧損的風險);

2、適合於中線投資者或因各種原因不能保證天天看盤交易者使用(所以,它更適合上班一族以及風險承受能力比較低的人群使用)。

缺陷

1、不能使利潤最大化(掐頭去尾);

2、不適合比較激進的投資者,可能喪失一些短線投資機會(因為,它往往需要較長時間的等待--買進之前要耐心等待底部的確認;買進之後還要耐心等待頭部的確認。為此,它就是一個“等”的過程)。

外匯投資中的右側交易

所謂右手交易就是提倡"順勢而為",強調等待明確的信號出現才入市;而左手交易則強調分析的前瞻性和操作的理念和紀律,是有可能得到超額利潤的高回報同時也高風險的操作手法。

右側交易法是指在股價見到低點開始拐頭向上後再建倉,股價見到高點已經拐頭向下後再出局。所謂不抄底不逃頂,吃魚吃中段也!

看起來是左側交易法會帶來更大的收益,但實際上很多時候右側交易法更能帶來穩穩的收益。

因為在A處還在下跌時建倉,是逆勢操作的,需要對有可能到底的價格進行預測;A處出局也是,股價還是上漲時就出局,也是逆勢操作;逆勢操作,總是錯誤的時候居多。要想提高逆勢操作的成功率,就要學會預測方法。

順勢為王——匯市實戰中的右側交易法

而在C處進場,雖然進的位置比B處要高,但實際與A處是大致相當的。但它的位置卻比A處更加安全,因為趨勢已經局部發生逆轉了,此時進場是順勢操作。C處出局也是一樣,股價已經進入了下跌趨勢,此時出局是順勢操作。而且對投資者的水平也沒有很高的要求。

所以,對於厭倦了各種分析,預測,沒有很高的分析水平的人來說,右側交易法倒是很不錯的選擇。

首先它簡單,看到股價拐頭向上了去建倉;看到股價掉到向下了出局。雖然抄不到底,賣不到頂,但是可以把中間的大波段拿住。不追求每一次局部操作的完美,但累積的結果反而更有可能是完美的

左手交易或者右手交易的分析和操作思路

首先在分析上,右手交易主要參考的是技術指標和形態,操作上這種做法最大的好處就是成功概率較高,但由於大多數技術指標都是滯後的,所以這種做法往往進入晚,回吐晚,利潤縮水,交易不連貫,甚至有時當頭寸背反時止損被迫較大,非"一致性獲利"理念範疇。而左手交易則基本上相反,分析上多采用波浪理論和江恩理論等具有明顯前瞻特點的工具以預測頂底為主,操作上由於在目標和阻力附近入出市,常常可以"吃滿"整段行情,而止損也會相對較小。每個人的操作手法和理念不同,選擇哪種交易也就不同,因人而異。

但這裡必須澄清幾個誤區。第一,概念上的誤區,我的理解,左手交易並非逆著趨勢迎著價格妄圖阻擊,而是建立在良好的分析基礎和嚴格的交易紀律上的,"位置"不到盲目猛打猛衝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左手交易"。第二,不管是左手交易還是右手交易,其操作必須來源於縝密的分析,而各種分析工具的鼻祖是道氏理論,筆者給大家闡述一下道氏理論的精髓,首先從分析上強調趨勢的概念(應作認真而非表面化的理解),其次操作上強調趨勢線交易法(或稱支撐阻力交易法),而支撐阻力交易法正是左手交易的慣用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