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得主帶著“石墨烯” 從英國實驗室走向溫州產業

诺奖得主带着“石墨烯” 从英国实验室走向温州产业

也許,不要過多久,你走進超市拿起一包薯片,無需打開手機“掃一掃”,通過NFC(近距離無線通信技術)就能無接觸識別出薯片的保質期、產品成分等信息……石墨烯新材料在物聯網領域的應用,正在我市傳統印刷、產品包裝等行業中醞釀著脫胎換骨的變化。

2018年12月底,石墨烯發明者之一、諾貝爾獎獲得者、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教授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來溫考察,並與蒼南一家科技企業簽訂了合作協議。雙方將組建合資公司開展石墨烯RFID(射頻識別技術)等項目的合作,推動石墨烯在溫州乃至全世界印刷包裝產業的應用。近日,記者走進這家企業,探訪石墨烯的“黑科技密碼”。

手機能讀石墨烯標籤

可“隱形”還很環保

受到康斯坦丁青睞的這家溫企,名叫浙江碼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於蒼南靈溪。記者看到,作為印刷材料直接印在產品包裝上的石墨烯,看似小小的一個點,猶如一個“隱形標籤”,實則內嵌芯片。碼尚公司相關負責人張愛麗介紹,二維碼作為信息讀取方式,已被廣泛應用於各類產品外包裝上,石墨烯RFID項目則更加環保、更具科技含量。

眾所周知,印有二維碼的產品,大家需打開手機“掃一掃”對準進行掃碼;而包裝上印製石墨烯的話,則可以免去這一步驟,只需拿帶有NFC功能的手機靠近產品,就能自動讀取到芯片內含的信息。信息可以涉及工業食品的生產日期、保質期,農產品的生長週期、產地等消費者需要獲取的資訊。因石墨烯具有抗干擾、不容易被破壞等優點,信息保存的時間也相應更長久。

張愛麗進一步解開了印製石墨烯產品的科學原理:“以前需要用錫、鋁等化工材料電焊繪製芯片線路板,如今我們將石墨烯作為記憶體,輕鬆實現線路板功能,這一過程不會產生電子垃圾,自然更加環保。”據悉,碼尚公司與康斯坦丁的合作項目尚處於小範圍試驗的中試階段,試驗產品包括家居用品、床上用品以及大米等產品的包裝袋與包裝箱。

諾獎得主親臨溫州

與溫企簽訂合作協議

張愛麗透露,2018年12月25日,康斯坦丁曾帶著科研團隊來到溫州實地考察,並現場簽訂合作項目協議。

“康斯坦丁教授主要考察的是我們企業所在的海西清創園,還跟我們洽談了具體商業合作模式與可授權使用的產品應用範圍等事項。”張愛麗告訴記者,他們向康斯坦丁展示了除電子芯片以外的其餘產品與技術應用,康斯坦丁對碼尚公司設計研發的“邏輯變色智能碼二維碼”最感興趣。與傳統黑色、單色二維碼不同,碼尚公司運用色塊加圖塊,開發出了邏輯變色二維智能碼識讀技術及算法,進一步提高了二維碼的加密性能。

康斯坦丁表示,此次與蒼南的合作,將推動石墨烯技術與傳統包裝印刷行業結合,為產業智能化轉型提供動力,研發生產出具有開創性意義的新產品。希望該項目能成為與溫州合作共贏的示範案例,為今後雙方拓展合作領域奠定紮實基礎。

借力南京合作方

闖入石墨烯“朋友圈”

溫州本土企業是如何與遠在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科研團隊取得聯繫,並最終成功“聯姻”呢?

康斯坦丁與其導師安德烈·海姆因成功從石墨中剝離出石墨烯,一同被授予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2016年,兩位諾獎得主與南京開發區合作共建石墨烯研究院,著力推動石墨烯材料在物聯網領域的應用和產業化。

長期以來一直與南京開發區保持合作關係的浙江碼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抓住難得的發展時機,經過多方努力,最終成功闖入了石墨烯的“朋友圈”。“他們雙方的合作此前基本是在實驗室內進行小批量試驗,隨著產業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大型生產車間變得越來越不可或缺。

打造新材料產業基地

計劃明年產值超5百億

事實上,這並非溫州與新材料的第一次互動“碰撞”。2018年11月,首屆中國·溫州碳能源材料高峰論壇召開,新材料領域的諸多頂尖專家齊聚溫州,《Carbon Energy(碳能源)》國際期刊在我市落地。

根據溫州市十三五規劃,溫州市委、市政府把旅遊休閒、新材料、軌道交通等作為十大新興產業來發展。目前我市在浙南科技城、浙南產業集聚區、甌海區重點發展科創產業,到2020年溫州市新材料產業工業總產值目標超過500億元。圍繞新材料產業,形成較為完善的產業鏈,建成若干新材料產業園區,成為全省較大影響力的新材料產業基地。

-名詞解釋

石墨烯

石墨烯具有優異的光學、電學、力學特性,在材料學、微納加工、能源、生物醫學和藥物傳遞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被認為是一種未來革命性的材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