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臺灣隊伍首個賽季就打入季後賽 三點原因被迫回到臺灣地區

CBA歷史上中國臺灣的球員不在少數,前有現任中國臺灣男籃主帥周俊三、有著“臺灣喬丹”之稱的鄭志龍,現有浙江廣廈男籃林志傑和劉錚,福建潯興男籃的胡瓏貿、廣州龍獅男籃的陳盈駿等,他們分佈在CBA裡的6支球隊,而此前CBA歷史上曾有一支中國臺灣的隊伍。

CBA臺灣隊伍首個賽季就打入季後賽 三點原因被迫回到臺灣地區

01

1994-1995賽季、1995-1996賽季、1996-1997賽季,宏國象隊蟬聯三屆臺灣職籃總冠軍。

2001年,臺灣新浪獅男籃正式加入CBA,這支球隊的前身正是宏國象隊。

2001-02賽季,臺灣新浪獅男籃參加CBA的比賽。

臺灣新浪獅男籃將球隊的主場放在了江蘇蘇州,而不是“寶島”臺灣。

但是球隊中有一共有9名臺灣籍的球員。

羅興樑、洪志善、呂政儒、陳世杰、劉義祥、徐湧譯、黃春雄等。

CBA臺灣隊伍首個賽季就打入季後賽 三點原因被迫回到臺灣地區

那時候的CBA,球隊都是比大中鋒,“得中鋒得天下”是當時CBA的潮流。

然而臺灣新浪獅男籃的球員身高普遍偏低,中鋒也僅有2米01.

2001-02賽季的總冠軍是上海大鯊魚男籃,他們的中鋒是2米26的姚明。

要知道,第一個賽季的臺灣新浪獅沒有外援。

令人意外的是,就是這麼一支隊伍,卻在那個賽季以聯賽第8名的戰績打進了CBA季後賽。

臺灣新浪獅男籃快速、俐落、靈活,是快攻、速度和傳切戰術的最佳詮釋者。

02

2003年,臺灣新浪獅男籃正在CBA征戰,臺灣新浪獅男籃卻做出“打完常規賽後正式退出CBA聯賽”的決定。

CBA臺灣隊伍首個賽季就打入季後賽 三點原因被迫回到臺灣地區

臺灣新浪獅男籃退出CBA有三大理由。

1.CBA裁判判罰尺度不公。(這裡要講一個故事)

CBA裁判是要提前到比賽地方,中國籃協是不允許裁判與俱樂部直接交流。

舉個例子,北京男籃和福建男籃的比賽,北京男籃的主場。

CBA裁判吹一場比賽小几千,來到北京裁判一定就要有人招待。

招待任務就交給了當地的裁判協會,而當地裁判協會就那麼些工資,根本就不會自己出錢招待裁判。

CBA臺灣隊伍首個賽季就打入季後賽 三點原因被迫回到臺灣地區

那麼這招待裁判的費用就是由俱樂部出。

因此,CBA的主場哨一定是存在的。

話說回來,當時CBA聯賽裁判的亂象比較嚴重。

2.球隊的戰績不佳,臺灣新浪獅男籃有多場輸掉的比賽是在5分之內。

3.資金不足,一直虧損。

03

原本打算征戰甲B( 現NBL)聯賽的臺灣新浪獅男籃,正巧臺灣聯賽(SBL)成立,臺灣新浪獅男籃於是就回到臺灣地區參加SBL聯賽。

在加入SBL聯賽的第一個賽季,臺灣新浪獅男籃就取得了聯賽亞軍的成績。

2007年第五季SBL由璞園建築團隊接手經營權,定名為璞園建築籃球隊。

今年夏天,SBL的富邦勇士隊和臺北達欣隊參加了CBA的夏季聯賽

CBA臺灣隊伍首個賽季就打入季後賽 三點原因被迫回到臺灣地區

與他們一起比賽的是江蘇同曦男籃、上海大鯊魚男籃、浙江廣廈男籃、江蘇肯帝亞男籃、北京北控男籃、浙江稠州銀行男籃。

遺憾的是,璞園男籃這支前CBA的球隊卻未能參加。

CBA在不斷地更加職業化,相信未來一定會再有來自臺灣地區的CBA球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