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錢還要爭權?FF上市或陷入死循環

這邊紛爭不歇,那邊籌謀上市。12月5日,FF發文稱,當前正面臨嚴重的現金流危機,將很快在主仲裁庭提交緊急救濟程序申請,該項緊急救濟裁決可能要兩到三個月才有結果。在一級市場融資還未清晰之下,賈躍亭還提出了擬於2020年實現公司獨立上市,這早於此前規劃節奏。但事實真能如其所願嗎?擬提前上市原因又為哪般?


缺錢還要爭權?FF上市或陷入死循環


1、FF擬於2020年獨立實現上市,這比原計劃有所提前,在與恆大矛盾升級後,FF確實面臨很大資金壓力。

2、根據協議,Smart King在IPO之前,尋求任何外部的股權或債權融資,均需提前得到恆大的同意。此次FF急於上市,也或是希望儘快獲得更多話語權和自由度。

3、想要上市,健康的現金流是重要的考核標準之一,目前FF旗下淨資產已被恆大方司法保全,賈躍亭若想對外獲得融資以保證現金流順暢,或可通過稀釋股權。

真是這樣嗎?企業稱上市不是因資金壓力

一般來說,一家企業在進入成熟期(即擁有足以支撐起自己市值的利潤)之後再選擇上市,是更為穩妥的做法。行業普遍理解,急於上市的企業,通常是在一級市場已經無法融資,從而被迫去二級市場尋找資本。於今年9月上市的造車新勢力蔚來汽車也曾因較快上市被質疑融資能力。


缺錢還要爭權?FF上市或陷入死循環


然而FF相關負責人對汽車之家表示,就他了解,公司擬於2020年獨立實現上市,這確實比原計劃有所提前,但與資金壓力無關,具體原因並未透露。此前有媒體報道稱,FF此前規劃2025年上市,但上述FF相關負責人否認了這一說法。

無論FF方如何表示,FF缺錢是一定的。2018年11月5日,FF發佈聲明稱,因投資人違約拒絕支付投資款,FF正面臨嚴峻的現金流危機。這一投資人指的是許家印旗下的恆大健康。


缺錢還要爭權?FF上市或陷入死循環


2017年11月,Season Smart(香港時穎公司,系恆大健康全資公司,下稱“時穎”)同意在FF估值約44億美元的基礎上,投資FF共計20億美元。按照雙方協議的付款安排,時穎已經完成2018年的全部付款計劃,剩餘12億美元分12期付款,2019年2月19日支付第一期1億美元,此後每隔兩個月支付1億美元,最後一期將在2020年12月31日支付完畢。

然而2018年7月,FF方面發現,如想在2018年12月底前開啟FF 91的量產計劃,該公司在2018年8月至2018年12月之間,仍有資金缺口約6.63億美元。在協商後,雙方再次簽訂了修補協議,恆大同意提前支付剩餘12億美元中的7億,其中3億美元將在2018年7月31日支付,2億美元將在2018年10月31日支付,2億美元將在2019年1月31日支付。


缺錢還要爭權?FF上市或陷入死循環


作為補充的是,賈躍亭需要將自己持有的FF Peak Holding Ltd(系賈躍亭註冊在開曼群島的FF上游控股公司)中全部股權,一次性轉到一個讓恆大滿意的第三人名下,且辭去他在FF相關公司中的董事和副董事長職務。

然而在賈躍亭完成上述一系列動作後,2018年7月31日,時穎第一批3億美元資金未能到賬。恆大方面稱,原因是賈躍亭的轉股和辭職,並未能滿足時穎以及相關政府機關和金融機構的要求,包括FF Peak的受讓人的財務情況和資金來源均不清晰等。FF再次陷入財務危機。

不僅僅是錢?還可能因為權

FF上市當然不止是為了錢,還有擺脫恆大的控制權。根據現有協議,目前FF想要進行外部融資,需要獲得恆大方面的同意。2017年12月30日,賈躍亭與恆大簽署的《股東協議》指出,Smart King在IPO之前,尋求任何外部的股權或債權融資,均需提前得到恆大的同意。


缺錢還要爭權?FF上市或陷入死循環


為了脫離恆大的控制,FF選擇兩條腿走路,一是向香港國際仲裁中心提出仲裁申請,通過仲裁打破恆大的融資限制,並最終解除與恆大的投資關係。二是尋求IPO上市。

今年10月初,“戰爭”打響,Smart King以申請人身份,將恆大和賈躍亭列成第一和第二被告。之所以賈躍亭成為被告,是因為Smart King在最終仲裁申請中希望解除2017年12月30日簽署的《收購協議》《股東協議》等一系列交易合同,而這些合同的相對方不僅有Smart King和恆大,還包括賈躍亭本人。

10月25日,緊急仲裁結果出爐,根據恆大健康公告,其全資子公司時穎收到緊急仲裁結果顯示,仲裁員駁回Smart King(FF公司實體)徹底剝奪時穎融資同意權的申請,並於較早駁回Smart King突然提出的解除Season Smart資產抵押權的新申請。


缺錢還要爭權?FF上市或陷入死循環


不過,作為臨時救助措施,為支持Smart King的業務發展和保護股東的共同權益,仲裁員同意Smart King進行有嚴格條件的融資,其中新股融資的估值不得低於時穎投後估值,時穎享有新股的優先購買權;並在最終仲裁前對外融資額不得超過5億美元。

目前上述官司還處於審理中,最終結局還未出。可以預見,大約有兩種結果,一是恆大勝訴,依然保有對FF進一步融資的話語權,如果彼時賈躍亭未“出局”,其管理下的FF需要儘快上市以擺脫其絕對控制;二是FF勝訴,彼時在一級市場融資或已面臨瓶頸的FF,更渴望去二級市場,尋求更加穩定、持續的融資。

陷入死循環?上市需要健康現金流

上市好像是必發之箭,那是否有具體規劃呢?對此,FF相關負責人指出,上市規劃一直在做,但現在談具體細節還太早。我們向業內多位證券公司求證其上市可能性,幾乎所有人都表示對FF真實業務情況不夠了解,但也認為FF上市基本不可能,主要原因在於現金流的基本斷絕,已經沒有辦法支持接下來的正常運轉,而健康的現金流是對擬上市公司最重要的考核標準之一。

在FF Global(Smart King全資持有的實體公司)公司財務副總裁Michael Agosta提交給香港國際仲裁中心的證言顯示,截止2018年9月26日,FF Global的賬戶上僅剩1810萬美元,但每兩週的全員工資支出達到790萬美元,每個月針對供應商的付款需要4000萬美元。截止2018年11月初,FF Global針對供應商的欠款累計8000萬美元。不過賈躍亭稱,還需五至六億美元,就可以實現FF 91的順利量產。


缺錢還要爭權?FF上市或陷入死循環


五、六億美元,這和緊急仲裁結果中FF可融資數字相差不算大。但是FF能否順利融資呢?行業人士彷彿並不看好。業內普遍認為,FF 91是一款好的產品,這也一直是賈躍亭最重要的籌碼,但市場永遠不缺乏好產品,而投資者更看重信任度。在出現與孫宏斌和許家印的事情後,或讓潛在投資人不敢再進入。

另一方面,在緊急仲裁進行期間,恆大依據此前簽署的一系列《股權質押協議》《資產抵押協議》《知識產權質押協議》,完成了對FF旗下淨資產的司法保全。這意味著,FF希望通過資產抵押進行債權融資,是難以進行的。無疑讓FF雪上加霜。所以在當下,最終仲裁未出爐前,賈躍亭方面若想進行對外獲得融資,通過稀釋股權,或是唯一之機。


缺錢還要爭權?FF上市或陷入死循環


2018年11月12日,Smart King再次向香港國際仲裁中心提出緊急申請,要求剝奪恆大的上述資產抵押權。隨後的11月29日,恆大健康發佈公告稱,時穎收到緊急仲裁結果。緊急仲裁員全面駁回合資公司剝奪時穎對合資公司的資產抵押的申請。

不過,FF方並不認同上述公告,也發佈聲明稱,由於主仲裁庭即將組成等原因,FF本次緊急仲裁的訴求將被轉到主仲裁庭進行判定,緊急仲裁員也多次重申了對早前FF方勝訴的緊急救濟申請決定的支持。

聲明中,FF又提到了一個新的“玩家”——美國投資銀行Stifel。據FF方稱,在Stife的幫忙及推薦下,目前FF融資進程比較順利,已經接待了4、5撥投資人前來調研、考察。但業內對此並不看好,認為接洽是接洽,但接洽的結果又是另外一回事。


缺錢還要爭權?FF上市或陷入死循環


事實上,FF已經在危險邊緣,從近日不斷髮布的減員、減薪的新聞也可以一探一二。不過,行業人士認為,賈躍亭或許依然能夠撐到2019年甚至2020年,但是實現FF 91車輛真正量產可能性不大。目前來看,FF主要支出都是員工薪水等小額支出,真正的大頭,在於量產所需要的生產建設和物資採購,這是幾十億級別的投入。換句話說,在沒有新一輪融資的情況下,只要不去實現真正量產,FF可以較長時間撐下去。

全文總結

由於和各路紛爭不斷,FF旗下產品量產路彷彿陷入一個死循壞,而上市路彷彿也是在不恰當時機下的被迫提出,實現路茫茫。甚至有資深分析師認為,FF上市可能具有新聞價值,但是也僅僅有新聞價值。

從巨大的樂視生態到如今僅擁有FF最後一根稻草,業內人士認為,賈躍亭最大的問題是步子邁的太大了,如果當初先把互聯網電視生態做好,再合理規劃後確定是否出擊等,都不至於是現在局面。此外,汽車領域真的是非常燒錢,與此前賈躍亭擅長的輕資產業務玩法完全不同,它是用互聯網撬不動的。不過,就單家企業來說,也不排除突然被大企業看中等可能性。

當然,上述所描述的一切,都是FF在與恆大的官司中獲勝,或者說賈躍亭依然掌管FF的前提下,如果最終恆大方獲勝,那又是另一個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