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堪入目的光鮮——評《十七歲的單車》道具

“十七歲那年的雨季 我們有共同的期許 也曾經緊緊擁抱在一起……”人的十六和十八歲各是里程碑式的一年,十七歲夾在脫離兒童身份和成年的中間,是一迷茫混沌的一年,也是成長的一年。鄉下進城的小貴和皇城根下土生土長的小堅,在他們十七歲的這一年因為一輛自行車糾纏在了一起,而這糾纏的背後隱藏著一個不堪的秘密。影片中的道具既是秘密的起因,又是秘密的最終揭露者。

不堪入目的光鮮——評《十七歲的單車》道具

一輛山地自行車,這是小貴在鄉下從未見到過的,自行車不但是他工作生活的保障,更是他搖身一變“城裡人”的體現,小貴一次又一次地騎著自行車與人流融為一體,彷彿他真的就是一個城裡人了,夢想成真,真是應了朋友的那句“你要發大財了”。影片多次對自行車進行特寫,突出了小貴對自行車的珍視,也暗示著他的生活即將因自行車而產生巨大的變故。丟車後的小貴生活陷入了一團糟,甚至去偷別人店裡的自行車,本該是光鮮身份的象徵,此刻卻成了小貴如此不堪行為的證物,將他壓得喘不過氣來。與此同時,影片採用了交叉蒙太奇將另一個十七歲的少年搬上舞臺——在北京土生土長的高中生小堅。他穿著整潔的校服,騎著一輛銀光閃閃的山地自行車,多麼光鮮體面,這不正是小貴渴望成為的“城裡人”嗎?可惜,小堅光鮮的外表下的內心卻隱藏著一個十分不堪的秘密——這輛自行車是趁小貴取件時偷來的,為了和他喜歡的女生瀟瀟一起騎車約會。

同樣是十七歲的少年,而同一輛自行車對他們的意義卻截然不同,一個是為了在大城市裡站住腳謀生,另一個卻是為了純真青澀的愛情,兩類青少年不同的價值觀念由此產生激烈的碰撞,究竟孰正孰偏,卻又無可得知,無法判斷。二者皆為光鮮,卻又同時為了光鮮而做出不堪的事,只是小貴很快回到了正軌,小堅卻一錯再錯,甚至拒絕認錯,兩類青少年在道德觀上的差異更為引人矚目。這究竟是誰的責任呢?框鏡頭中壓抑沉悶的氣氛終於揭露了“罪魁禍首”——小堅父親為女兒考上重點高中而對買自行車給兒子再三推阻。子不教父之過,父親的不誠信將小堅逼上了不誠實的梁山。小堅父親的背後,是千千萬萬個不誠信父母的縮影,看似光鮮的理由下,正是父母們基本道德的破裂。這一家是自行車,那一家也許就是一雙跑鞋,一把小提琴。本片中的自行車,因為昂貴便成了千萬父母們對孩子們撒謊推託的藉口,一而再再而三,反倒將孩子推遠了人生的正道。

光鮮亮麗的自行車,車輪輾過匆匆歲月,鋪開一幅時代的畫卷。而只有時代帶來了正確,時代下的人不會誤入歧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