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溼冷的上馬後該如何恢復?這些方法遠比薑茶和拉伸管用

一場溼冷的上馬後該如何恢復?這些方法遠比薑茶和拉伸管用

38000名跑者共同參與的上海馬拉松,就這樣在一場深秋的大雨中落下大幕。衝過終點後,很多跑者才意識到,寒冷潮溼的環境,已經將身體逼上了極限。

每一場馬拉松比賽結束,又是一個新週期的開始。這個新週期的序曲,就是放鬆和恢復身體。

一件防寒布、一杯熱薑茶、一塊麵包和餅乾以及簡單的拉伸,可以讓瑟瑟發抖的身體得到慰藉,但並不能幫助身體完全恢復。如果想要在下一場比賽跑出更好的成績,並且減少傷病風險,科學系統的跑後恢復週期必不可少。

美國跑步雜誌《Runner's World》專欄作家和訓練師珍妮·哈德菲爾德和蘇珊·保羅就根據長期訓練經驗,指出了很多跑者在恢復期的誤區,並且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恢復流程。

一場溼冷的上馬後該如何恢復?這些方法遠比薑茶和拉伸管用

建議一:保持走動

越過終點線,身體負荷可想而知。這時候,許多初級跑者選擇立馬休息,這是很大的誤區。

身體的反應其實比意識要慢半拍,當大腦意識到比賽結束了,身體卻還處在“馬拉松模式”中。那麼,如何才能儘快將身體切換至“普通模式”?

答案是步行。

通過步行,跑者的心率會逐漸下降,血液循環會回到靜止狀態,乳酸也會從肌肉中逐漸流失。珍妮·哈德菲爾德建議,步行10到15分鐘可以幫助身體進入平衡期,也是馬拉松賽後回覆階段的開始。

一場溼冷的上馬後該如何恢復?這些方法遠比薑茶和拉伸管用

建議二:吃好喝好

通常,馬拉松比賽前,跑者們都會十分注重飲食均衡,但賽後的膳食也需要引起重視。

42.195公里對大部分跑者來說,都是極限挑戰,所以賽後,人體急需從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食物中攝入200-300卡路里,因為它們可以幫助身體維持血糖,補充肌肉糖原並修復肌肉組織。

那麼哪些食物是首選?

實際上,賽後食譜不必太複雜。半份火雞三明治、胡蘿蔔、杏仁黃油或一些餅乾就可以了。

如果天氣較熱,可以喝些液體飲料;

如果天氣冷,就像上馬這種冷雨過後,最好喝些薑茶和熱湯。另外,跑完半小時至一小時內可以吃些小零食。

此外,賽後24小時內繼續吃一些3:1或4:1碳蛋比(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的比例)的均衡零食與膳食。白天還記得喝水來補充水分。

哈德菲爾德建議,豐盛的大餐不必著急,“等到胃口恢復時好好犒賞自己一頓也不遲”。

一場溼冷的上馬後該如何恢復?這些方法遠比薑茶和拉伸管用

建議三:與自己的四肢“戰鬥”

放鬆和補給過後,接著就要開始進行恢復。如果條件允許,將身體浸泡在冷水(冰水)中5到10分鐘。此外,還可以穿著壓縮緊身衣。這兩種方式都有助於減少腿部炎症,加快恢復進度。

根據《Runner's World》專欄作家蘇珊·保羅的建議,比賽結束48小時之內儘量不要洗熱水澡。如果在夏天,泡冷(冰)水澡時可以適當加入冰塊,並且儘量將雙腳抬高;

如果是秋冬季節,那麼就選擇溫水。

說到雙腳抬高,比賽結束後,跑者可以花5到10分鐘做“雙腿靠牆”或“倒箭式”瑜伽動作。別小看這套動作,它們對於通暢血液循環,緩慢拉伸雙腿十分有益。

賽後2到6小時,建議跑者開始做拉伸或使用瑜伽滾軸放鬆。24小時後再嘗試按摩。

跑完一天內,需要留出充足的時間讓肌肉補充流失的水分和能量,讓身體告別比賽狀態。

一場溼冷的上馬後該如何恢復?這些方法遠比薑茶和拉伸管用

建議四:拉長兩場比賽的間隙

讓身體暫時“閒”下來,看似很枯燥且沒有任何挑戰性。但實際上,這一步非常必要。

在珍妮·哈德菲爾德眼中,對於大部分普通跑者而言,馬拉松對身體的影響不亞於一場“車禍”。

考慮到身體經受42公里的折磨和漫長且艱苦的訓練期,一場馬拉松跑完緊接著跑另一場是非常不明智的,“跑者可以挑戰極限,但不要把自己想成是‘鐵人'。”

比如,你可以花一天時間來慶祝。

接下來可以進行按摩、做一些輕鬆的散步和拉伸活動,再或者給自己放一個月假,練練瑜珈、做做交叉訓練。

一場溼冷的上馬後該如何恢復?這些方法遠比薑茶和拉伸管用

“四周計劃”找回“最強的自己”

如果想要跑出好成績,合理的恢復週期是至關重要的,這也是那些衝擊成績的精英跑者,為何都會在每年年初對賽程精挑細選,控制好每場比賽間的休息週期。

不過,放假並不等於放棄訓練,珍妮·哈德菲爾德就根據曾經指導跑者的經驗,制定了一套完賽後的“四周恢復計劃”。

第一週:交叉訓練,嘗試慢跑

第一週,可將精力投入到短期、輕量、低影響的交叉訓練活動中,其中就包括散步、騎車、游泳、瑜伽或普拉提等等,這些活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加肌肉熱度,縮短恢復進程。

如果第一週後期感覺不錯,你可以嘗試進行慢跑。但切記距離要短,強度要低。

第二週:繼續慢跑,注意心率

如果第一週進展不太順利,就繼續交叉訓練活動以待成效。

如果感覺不錯,第二週開始,恢復到正常的跑步頻率,但強度和距離仍需要控制——慢跑30到60分鐘為佳。

這一階段,跑者需要格外注意自己的心率和呼吸。

靜止心率是跑者是後馬拉松恢復進程一項重要指標。當恢復期的靜止心率穩定在馬拉松之前的狀態,這就意味著跑者可以再次開跑。

檢測工作不止靜止階段,跑步中的運動檢測也非常重要。當運動心率飆升、呼吸急促,這說明恢復需更多耐心。

第三週:嘗試長距離和中高強度

如果恢復進展良好,第三週即可慢慢地提高跑步的距離和強度。不過,訓練量和強度依然要在平均水平以下。

第四周:恢復常規運動與訓練量

這個階段,身體開始慢慢恢復到正常的跑步習慣。

一切就位,跑者就可以開始進入下一場馬拉松準備階段。如果一個賽季需要參加多場比賽,那麼投入時間與精力達到最佳的恢復狀態是至關重要的。

當然,每一位跑者根據自己的年齡、身體狀況和跑步環境的不同,也可以適當進行調節。

四周的恢復計劃也不一定要設置非常具體的時間表,重點就是,跑者需要傾聽自己的身體,關注到身體細小的變化,這樣才能在下一場馬拉松開始之前,調整到“最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