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記錄者專訪陝西美協副主席宋亞平


女性記錄者專訪陝西美協副主席宋亞平



山水有相知,這其人在其間。

秦嶺送來了一個女子,名叫宋亞平。

長安城的陽光素來渾厚,充滿剛烈,從天際之藍灑向清灰之牆。

以文載之,是為地域風水;潑墨上彩,即是了人文溫度。

一個畫家,喜鵲登枝,她就站在那。

這是我喜歡的一種意象,是人類與藝術的一種共性。

亦是畫卷徐徐打開,我們共同表述。

但我只是記錄者。——在真實的時光中,聽聞你的相得益彰。

感謝相逢!歡迎宋亞平女士做客女性記錄者。

讓故事從先祖開始,讓她的榮光與人間正道,從有所為開始……


採訪︱趙帆 趙少剛

撰稿︱趙帆

攝影︱吳靜心

國畫︱宋亞平



01

◇◆◇

女性記錄者專訪陝西美協副主席宋亞平


她在提起先生的時候,首先給予的是非常感激,得遇先生是她的福分。

在她先生去北京出差前,他可能沒有想到自己的一個想法,會改變了很多。走前,他帶上了宋家四代人的一本畫冊,想著到時候公事完了可以拿到中國美術館去給人看看,看能不能在中國美館舉辦一場宋家四代人的畫展。

緣分是奇妙的,哪結與誰,看似沒有定數,實則都是人努力而來地!就如他與宋亞平的相遇、相知、相愛一樣。

中國美術館同意了,這是重裝之後算是第一場較大的展了。大家都很重視,也齊心協力,開展當日大家雲集,何海霞、黃胄等一批當代大家到場支持、祝賀。對於她來說,這是既激動又忐忑的,當日父親也來了。


女性記錄者專訪陝西美協副主席宋亞平


就在當天,父親告訴她:亞平,你為宋家爭光了!

這是一場對文化,陝西文化非常有意義的展,但更重要的是這一場展,也是她與父親的一次相融。或者說,在她的成長之路上,與父親的碰撞在這一次是得到了絕對地認可。

對於宋亞平來說,自從她被父親指定為宋家的傳承人,一路幾十年的辛苦也就是在這一天她真正懂得了含義。這可以說是打破聽家訓,自悟、自覺、自發的一次昇華;作為宋家的一份子,這麼一份榮光,充盈了生命價值。

這場展是1992年,距離她的先祖宋伯魯去世1932年,時隔了整整一甲子。六十年的輪迴,也是老先生的欣慰,他的後人沒有失家傳,亦堅守著家訓。也在這場展上,將老先生當年的世交後人,重新續緣。

“這是我應該做的,陝西人麼。”

這句話是宋伯魯先生當年為保西安城,保八仙庵做出巨大貢獻與犧牲時經常掛嘴邊的一句話。也是今日宋家傳下來的一句祖訓,宋家人形事的一個準則。我們的主人公宋亞平女士,當仁不讓地貫徹到底。

在此我有必要簡述下宋伯魯先生,宋先生陝西禮泉人,一生為國為民,剛正不阿。


女性記錄者專訪陝西美協副主席宋亞平


他支持與參與康有為、梁啟超戊戌變法;參加革命軍,被袁世凱聘為總統府高等顧問,又察覺袁陰謀辭職歸鄉;為保宋版磧砂藏經,力退康有為;為保八仙庵致函馮玉祥;為保西安城,拿出全部資產與全家性命進行質押等等;同時各類賑災,幫扶黎民百姓不勝枚舉。同時宋老先生對詩文、書法、繪畫皆有很深的造詣,著作達20餘種。

而當年宋亞平被父親指定為宋家傳承人,就是指宋老先生的書畫。當然,宋家的家風更是一切的本根。


02

◇◆◇

女性記錄者專訪陝西美協副主席宋亞平


“這是我應該做的,有些事總得有人去做。”

這是在訪談一半的時候,繼宋伯魯先生那句“這是我應該做的,陝西人麼。”之後我記得最深的第二句話,這樣的話就猶如一首詩歌的詩眼一樣。

那就讓接下來的故事詩意一點。

那是一場大雨過後的大明宮遺址公園,歷史的輝煌與時光似乎並沒有因為新文明而變的式微,當上萬隻彩蝶飛向天空,藍色的海洋從天空被陽光用七彩洗刷的更加乾淨。

這份乾淨就如同這一次活動上的孩子們,孩子們的繪畫作品一般,那麼單純、那麼使人眷戀!

而更使人嚮往的乾淨,是組織這次活動的宋亞平與她的同事們。

這是西安國際少兒美術節第二屆的展覽現場,就在昨夜這裡還是狂風大雨,巨大的電子屏、桁架與孩子們的長卷作品剛剛經受了一次摧殘!


女性記錄者專訪陝西美協副主席宋亞平


那一地狼藉與水中被泡著的孩子的畫作,彷彿一種揪心的痛,圍向她們,就連失聲痛哭都被雨聲淹沒了。

只有小部分的人知道,這裡昨夜有那麼一群可愛的人冒雨整整搶救了一個夜晚。

從宋亞平接到兒子的電話,到她離開接待北京專家的餐廳,到此時蝴蝶飛揚,整整過去了十八個小時了!當一切準備就緒,大家喜極而泣的時候,她才發現自己只有一隻腳上穿著鞋子,接下來是她要登臺。

“有一種愛,叫‘我願意’!”這是她表述之中,最使我動容的一句話。

我並沒有刻意地去看時間,但大概淚水與哽咽也陪伴了她幾分鐘了。我想這裡面有太多的艱辛,但更多是感動,是自我的一種感動——是愛的回饋。

中國人講究陰陽和諧,這一點在宋亞平的身上是完全呈現。她有母性的愛,女子的柔,亦有剛性,百折不撓、揮斥方遒。

這是一場連續要辦下去的美術節,迄今已三屆。


女性記錄者專訪陝西美協副主席宋亞平


宋亞平常說:“為了孩子們的事情,我付出再多都心甘情願!”。這種初心與精神,就如同她的伯樂王西京先生力薦她做陝西美協少兒藝委會主任一樣,一個我知道你能行,一個我知道我能行。

在此之前她在宋慶齡基金會任職,有著大量與孩子事業有關的經驗。她說,她喜歡孩子,長期關注與幫助留守兒童,而少兒美育工作一直都放在心中,那就如同使命感一樣。

將時間拉回到2013年6月1日,這是西安國際少兒美術節第一屆開幕的日子,在這一天上萬名的孩子一起走上西安城牆,2000餘名志願者現場守衛。

那一天,一項新的吉尼斯世界紀錄誕生:長達8.2公里的繪畫長卷。活動結束後,社會各界給予了高度的好評,包括官方肯定以及讚揚的聲音。

而在此前,完全因為宋亞平的一個念想——給孩子們一個美術有關的節日。

這份緣起,得到了省美協王西京主席的支持,得到了任少兒藝委會副主任的同事靳長安的全力配合。她們自己策劃、自己拉贊助、自己談合作,所有的事情,都是精細化處理。

她也全家總動員,家人們的支持使她在此時的表述中充滿了幸福的笑容。

而她似乎就與雨有著很深的緣分,這一次開場又在前一天迎來了瓢潑大雨。這是上善若水,水潤萬物,慈心與愛心那也是上天的注視。


女性記錄者專訪陝西美協副主席宋亞平


一整個晚上的辛苦忙碌,最終送給了世界一份美好的禮物,一個來自西安的聲音,一個少兒美術的印象,響徹了,紮根了……

風風雨雨的幾年就過去了,美術節即將迎來第四屆。回首過往的三屆,除了活動的成功,更有的是為數千計的貧困山區的兒童、殘疾兒童、少數民族的兒童,帶去了這份理念;也有部分兒童在組委會的幫助下來到美術節現場——同享盛世,共夢藝術。

星火已燃起為燎原之勢,一顆種子亦成長出茁壯的樹,但少兒美育工作的參天大樹,還需要更多的養分,更多的耐心付出,這是一條沒有終點的路。

溪流入海,大河滾滾,撐傘行在雨中的宋亞平,過崇山峻嶺,迎光芒萬丈,她昂首前行著。

而關於她對於孩子,對於其它公益事業的付出,有更多更多。我想時常見諸報端的報道,以及她出現的身影,都在給我們給予著一個豐盈生命的傳導,感染以及鼓勵我們隨她而行。

——我說,有所榮光,更有是人間正道。你又在何處見過她呢?




03

◇◆◇

女性記錄者專訪陝西美協副主席宋亞平

女性記錄者專訪宋亞平


你有文化的底蘊,你有天地仁德,你的藝術必然生機重彩,山水有相知。

宋亞平說她喜歡重彩,在她的藝術創作之中,有很清晰的中西文化的相融。色彩的亮麗給予了人類一種美好的意象,使世間萬物的質感相融,創造出藝術的張力,這是人類對生命的感知與解讀,更是敬畏與憧憬。

當藝術之路的傳承走到了自我的學習與創新之時,她的一幅重彩山水卻得到了父親的訓言。是的,老一輩人有老一輩人的堅守,新一代人有新一代人的視野。

對傳統的繼承與學習,是宋亞平時刻都不忘的根源,但她並沒有與父親據理力爭,只是讓父親可以多看看她的創作。

她是非常孝順的,這從父親指定她為宋家傳承人的時候就已經顯現了。

其實,從小她並不喜歡書畫,只是聽從父命,日日習練,也會偶爾偷懶。後來父親專門為她打造了一個練習書法的泥臺子,同時命大姐作為教學監督人。


女性記錄者專訪陝西美協副主席宋亞平


回憶當年,她說那就是苦中作樂。

直到有一日,父親開始給孩子們講起宋家的故事,講起太爺宋伯魯,在那些故事中,一個孩子忽然就覺得一種油然而起的榮光,作為繼承的自己是如此的美好!

從順從到牴觸到願意到喜歡,這一段時間沒用多長,但到了第四步的時候,她就發現了自己的成長,那份喜悅就促使她真正的鑽了進去。而這一進去,就成了一生的事業。

父親關起門走到自己的書房,鋪開紙他要畫一幅與女兒一樣的重彩山水,然後再給她教導。誠然世間的事最有趣,最妙的無非兩點,一是你突然間開悟了,轉折了一生;一是你突然間發現不對了,你開始接受了。

父親從書房走出來,說:亞平,你畫的不錯,有出息了!


女性記錄者專訪陝西美協副主席宋亞平


與父親的碰撞,就如同宋家的家承一般充滿了格局,時時在發生,時時歸於美好。時光荏苒中,宋亞平一路成長,亦成為了一位著名的畫家。

她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更加沒有辜負宋家家承的榮光。

而宋家男人是人傑,女子亦賢德。人們因為影響,因為言傳身教而得以塑立自己的品德,而得以成就自己的價值,宋亞平自然不例外,在此中,她的母親亦不得不提。

在那個特殊時期,家道中落,生活開始變得窘迫。人們常說興亡看男人,衰落聽女人,那是因為女性有著天生的生活經營能力。

母親在那個時期變得更加堅韌、樂觀、坦然。母親帶著她去路上撿煤渣,帶著她去掃街道,開始告知她女孩的賢淑,如何做好一個女人,如何經營好一個家庭,幫助家庭中的每個成員成長。

而就在那如此艱辛的環境之中,母親還會把一些更加生活困苦的孩子街道她們家中,給予衣物,給予一頓飽飯。

就像她今日教育她的兒子一樣,時刻懷大愛於心間,時刻將文化底蘊裝進體內,時刻謹記民族大義;謙卑為人,公義從事。

所以她的藝術創作,充滿了華彩;作為女人,充滿了風華。又如她說:任重而道遠,如履薄冰而行。我們祝福這麼一個真性情的女子,可以有更偉大的成就……


女性記錄者專訪陝西美協副主席宋亞平




後記:

在採訪結束後的撰稿過程中,我刻意去除了大量主人公的細節故事,而選以一種總結式的敘說來彰顯她的脈絡,只為更加聚焦她的精神啟示性。

就如她所說的:“這是我應該做的,有些事總得有人去做。”

當那些過程導向成結果之時,當我們摘下果實之時,我們靠近這棵大樹,那種溫暖就足以使我們探索她的成長,聽那唱誦的詩歌。那麼,就去靠近她吧……

訪談的過程中,她的手機不斷響起,忙碌的工作似乎就在說明這個藝術家、這個美育傳播與實踐者,肩上的擔子依舊很重。為了表示對我們的尊重,她都沒有接起,而是在訪談結束後一一回復。

她說:“只要還能幹得動,就全力幹下去,幹不動了就讓兒子接班。”那就以傳承開始,以傳承結束吧!


女性記錄者專訪陝西美協副主席宋亞平

宋亞平與女性記錄者總編趙帆


宋亞平簡介:

宋亞平,漢族,陝西禮泉人

清末名士宋伯魯之曾孫女

宋氏書畫世家第四代傳人

現為:享受國務院津貼專家

全國人大代表

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

國家一級美術師

陝西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全國三八紅旗手

民革中央畫院理事

民革陝西省委員會委員

陝西省突出貢獻專家

陝西省三秦文化優秀女性

陝西省文史研究館書畫研究員

陝西省慈善基金會理事

陝西省宋慶齡基金會理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