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2016上海平均工資6378元,73.9%不足一萬?

這才是常態嘛。

突然想起了以前的一句詩詞: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如果天下安定,統治階級定要大興建設,勞民傷財,百姓不好過;如果國家滅亡,災難四起,戰禍不斷,百姓也會受苦。

有木有覺得這句話真是“古今中外,放之四海而皆準”呀。

我記得之前不是有過報道嘛,就是香港人真正的蝸居。

如何看待2016上海平均工資6378元,73.9%不足一萬?

一個房間裡既是衛生間,又是廚房,還放著洗衣機。

如何看待2016上海平均工資6378元,73.9%不足一萬?

一個香港人的房間裡只有一張單人床的空間。

如何看待2016上海平均工資6378元,73.9%不足一萬?

在香港的一個小出租房裡,轉個身可能就掉下床去。

如何看待2016上海平均工資6378元,73.9%不足一萬?

香港一家四口人居住的房間裡,孩子們只能躺在床上做作業。

房價與物價齊飛,工資與收入羞澀,我覺得吧,指不定香港的今天就是內地一線城市的明天呢。你看最近不是出臺“租房貸”嘛,國家說讓每個人有房住,又不是讓每個人有自己的住房。最近連二線城市都漲的飛快,比如南京、武漢、成都等,很多都在一年不到的時間裡房價裡翻番了,我相信不少買房的人必定是心有慼慼焉,有些真的可能是全款變首付,還有些本可以付首付現在上不了車了。

貧者愈貧,富者愈富,這也算是資本的馬太效應吧。

有關工資、收入和生活、發展的問題,其實早在我一個很久以前的回答中我就提到三個觀點:

第一個觀點:大部分工作本來就沒啥前途

任何一個公司的老闆和高層,只要他腦殼正常,一定是以賺錢為目的。

小公司老闆就不用說了,他肯定主打核心業務,去談單,去找業務。但是呢,一般還是不止一個人,他就會拉幾個核心的所謂“合夥人”,其實就是能談單、找業務的。當然,小公司也有優秀的,那就需要在產品或服務上下功夫,但這個人員需求肯定也是少的。剩下的就是找幾個人支撐業務的發展,比如人事行政、出納之類,只要你能用就行,管你以後的啥子發展哦。

那大公司呢,如果規模大了,就出現另一個問題,就是分工過細啊。亞當斯密就發明了一個大頭針生產的分工方法,第一個人負責進料,第二個人負責拉直,第三個人負責切斷,第四個人負責裝配,第五個人負責打磨。

如何看待2016上海平均工資6378元,73.9%不足一萬?

這樣一來,生產效率大大提升,而且人員的可替代性增強了,“鐵打的營盤流水兵”,你一離職就很容易找一個人來代替你。

對於公司來講,這其實是好事,可是對於員工來說,簡直是個災難。

不少人每天做些重複性的、瑣碎性的工作,並沒有那麼多所謂的人脈或技術的積累。

這很殘酷,但沒法,這是人性和邏輯的演化結果,所以就決定了大部分工作本來就沒啥前途。

第二個觀點:大部分公司都沒法給員工做職業生涯規劃和管理

從理論上來講,公司為員工做職業生涯規劃和管理是有大大的好處的。

為啥呢,因為人是自利的,員工追求更高的收入和更好的發展,企業主追求長遠的穩定和發展,倘若能真正做好員工職業生涯管理,那無疑對雙方都有好處。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大量的中小公司本身就是風雨飄搖,在夾縫中艱難生存,根本不具備條件,說實話也沒多大必要進行所謂的員工職業生涯管理;大公司呢,不少又是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嚴重,所謂的員工職業生涯規劃真正落到實處的也並沒有那麼多。連相對簡單的培訓很多都未必有實效,更不用說人才培養體系和職業生涯規劃了。

結論就是,我們必須自己為自己負責,不能把希望寄託在公司身上。

組織是靠不住的,我其實不建議知識型人才忠於組織,而是應該忠於自己的專業和職業。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在公司瞎混,不務正業之類,恰恰相反,這兩者是並行不悖的,無論在哪個組織,我們都應盡職恪守,儘量做到最好)

第三個觀點:大多數人本來就是註定了一輩子為生活操勞

雖然知乎上牛皮吹得可以,但月收入過萬的對於普通人來說其實就算不錯了。

大多數人還是幾千塊一個月的小白領(尤其是非一線城市),一輩子在大城市能買套房都算可以了。

哪有那麼多年薪動不動百萬或四五十萬的,更不用說那些白手起家、發家致富的了。(我認識的某大型集團HRD也就一年四十多萬吧,當然也有更高的,但動不動上百萬幾百萬的一定是少數,除非自己創業成功的)

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本來就註定了一輩子為生活操勞,尤其是農村的、小城鎮來的,又沒什麼家庭背景和關係的。

看下面的問題:

2017年如何找到月薪4K以上的高薪工作,我已畢業5年,為啥很多剛畢業的一開始就能掙到四五千的高薪?

可為啥普遍會這麼認為上海的工資收入就應當高,或者15000元以下就沒法活呢?

一方面是因為我們都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來考慮問題的嘛,所以很多人覺得月薪一萬五以下在上海沒法活;另一方面,因為月薪很低的一般不會很高調地說出來嘛,說出來的都是收入高的,所以就給人錯覺了。

我前幾天還就這個問題(2016上海平均工資6378元,70%不足一萬)和一個朋友交談。

他一開始也覺得不可思議,脫口而出“上海這樣的地方,收入沒有一萬五一個月怎麼活啊”。

讓我有種“何不食肉糜”的感覺。

我倒是理解他,兩口子年收入在成都至少有60-100萬,又有好幾套房,冬天家裡地暖幾乎都不關(因為有貓咪在家),雖算不上富貴,但還算是中產吧,這樣的收入和生活水平自然覺得在上海月收入1萬五以下簡直沒法活。

可事實上就是2016年上海很大一部分人月收入不足一萬嘛。

網上的人呢,其實很多都是學生,還懷有天真爛漫的幻想,哪有考慮那麼多現實的工作和職業發展的問題哦,你看話題關注和活躍度最高的都是娛樂休閒類吧。

你老老實實寫乾貨,潑冷水,或是理性點,沒人樂意聽,你寫點雞湯、段子,讚的人一大堆。

可是,話又說回來,我見過的沒有背景和關係、現在又混得比較好的人,無一例外,當初都是苦逼過來的。

倘若你想成為少數人,有良好的職業發展,不付出一番努力咋可能嘛。

但要是光努力就有用的話,豈非啥都不想一心搬磚就可以了。

努力不光是意味著體力的付出,更是需要付出遠超於人的心智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