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城這個248米的地標項目,將會給成都帶來什麼?

開車沿著科華南路行駛,路過金融城時,市民很容易就被位於錦江之心那座四面環水的島嶼所吸引——

天然島嶼之上,一座灣島地標建築群已拔地而起。

無論是高端定製住宅大戶灣流·錦宮,還是臨江CEO私人酒店灣流匯輝盛庭酒店的強強組合,金融島上的不同產品組團自亮相以來,關於它的市場熱度就從未間斷。

而最近,因為全新產品組團——復星國際金融中心的盛大面世,金融島再次登上成都話題熱榜。

超前的產品設計和出眾的產品品質是金融島一貫的高標準,並不值得過分炫耀,復星國際金融中心給成都帶來的深遠影響遠不止此——但凡登島瞭解過這個產品的人,幾乎都達成了這樣一個默契認知——成都寫字樓市場新一輪的升級迭代,將以該項目的登臺作為契機,拉開帷幕。


金融城這個248米的地標項目,將會給成都帶來什麼?


成都新地標復地金融島效果圖/圖據網絡

金融城的黃金眼,酷企業的夢幻島

復星國際金融中心寫字樓部分由2棟248米高的超甲雙子塔(東西雙塔)及1棟151米甲級寫字樓(南塔)組成,其中,東西雙塔248米的高度,是金融城中央商務區第一高,地標一樣的存在

它的一個獨特之處就在於不僅位於錦江灣流段唯一四面環水的島嶼之上,同時還處於國際城南金融城核心。

金融城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它不僅是代表目前成都最高水準的寫字樓匯聚之地,還是新一代商務空間的潮流風向標,更是“成都離世界最近的地方。”

作為西部金融中心建設的核心引擎,金融城內已聚集了各類金融及配套機構超1656家,包括金融類機構500多家,國內外大型企業集團總部400多家,配套高端服務業機構700多家……


金融城這個248米的地標項目,將會給成都帶來什麼?


金融城一景/圖據成都金融城

其中,有英特爾、甲骨文、中石油等世界頭部企業和服務機構,也有交子金融科技中心、交子金融科技加速器這樣的金融科技創新載體,這些新載體,將會為金融城孵化出更大的“金融生態圈”。

未來選擇入駐金融城辦公的企業不僅與這些實力企業成為近鄰,還將獲得這些巨頭資源的照拂。

這並不是毫無根據的臆測。

比方說我們發現,具備強大孵化功能的交子金融科技加速器就落位於復星國際金融中心南塔,再加上未來複星旗下全牌照金融、科技等環球資源的導入。

意味著每個入駐復星國際金融中心的企業,將獲得更高效的金融類服務和更優質的創新研究平臺,這種助力推動下,企業的成長速度將會顯著提高。

其實,這樣的配置放眼成都乃至整個西部都非常少見,它存在的意義不亞於巴黎塞納河畔的拉德芳斯,上海黃浦江邊的外灘金融中心。

它不僅僅是一座位於黃金水道之上,彙集了頂尖資源的城市地標。

未來,還將為金融城以及這座城市提供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而入駐其中的企業,已經贏在了起跑線。


金融城這個248米的地標項目,將會給成都帶來什麼?


金融島所在的金融城一景/圖據成都金融城

中央商務區交通樞紐之上,金融島與世界零距離

我們通過走訪和查閱相關資料發現,金融島外部,被“五橫四縱”的交通路網(三環路、府城大道、錦城大道、紅星路南延線等)和比鄰金融島設置站點的地鐵9號線、16號線緊緊包裹。

有了這樣一組路網體系加持,島外的人可暢達於此,島內的人也能快速去往這座城市的各個角落。

然而,我們發現,這組可能會被很多項目視作“頂配”的路網體系,其實對金融島來講,不過是“標配”而已。

我們瞭解到,為了更好地聯動全城軌道交通,金融島除了對地面路網高效佔有外,還克服技術難題,規劃有跨錦江的水下地鐵通道,這在成都尚屬首次,地面水下立體路網足以令這裡的通勤效率翻倍。

當然,這並不是項目所能呈現的全部。

我們注意到,西南首個P+R停車場也正在規劃中。若推進順利,未來或將落戶金融島西南面,提供2000個機動車停車位,這一規模是目前中國之最,落成後將與四條地鐵線路(1/11/18/29號線)形成交匯,產生強大的串聯通融效應。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P+R停車場,還將引入城市航站樓功能,提供登機牌換取等服務,這對於將“時間等同於金錢”的現代人而言意味著什麼,自不必多言。

說實話,這樣的灣島交通體系,僅用“樞紐”來形容未免過於簡單。

實際上,它更像是金融島對極致辦公體驗的一次外部營造——

為商旅人士帶來了全城罕見的便捷辦公方式,真正做到了一點接入全球,高效聯動全球商務資源。


金融城這個248米的地標項目,將會給成都帶來什麼?


金融島實景圖/圖據網絡

度假式島上辦公,與世界同步的商務潮流

從60年代的板式筒子樓,到70年代的高層辦公樓,再到八九十年代概念初成並蓬勃發展的寫字樓,我們不難發現,寫字樓的演變史,其實就是一座城市發展的縮影。

到了今天,隨著經濟急速發展,城市化進程加快,人們對寫字樓的要求已不僅僅停留在商務辦公層面,它還擔負著更廣泛的職能。

比如成為企業商務實力的例證和企業品牌形象的註腳,為辦公者提供更生態健康的辦公環境,從而激發工作靈感、提高工作效率,傳達全新工作生活理念等……

事實上,現代上班族每天至少有1/3的時間呆在辦公室,某種程度上,辦公室成為了與家同等重要的存在。

上班族在辦公室內度過的時間質量,不但影響著企業員工的身體和精神狀態,還關乎著員工的工作效率和創造力,而“時間質量”的高低又與這個空間所能呈現的辦公場景緊密相關。

相關科學研究表明

在綠色生態環境中辦公可以使工作效率提高10%以上,與自然環境聯繫緊密的空間往往也更能激發人的靈感和創造力。

因此,我們會發現,目前全球頂尖商務空間越來越注重人與自然的對話,做到儘可能多的模糊室內與戶外的界線,營造出一種放鬆的度假式辦公環境。

美國庫比蒂諾蘋果飛船總部大樓、荷蘭埃因霍溫飛利浦科技園區、山景城谷歌總部、亞馬遜Spheres辦公大樓等創造力全球領先的企業辦公環境,無不遵循了這樣的原則。


金融城這個248米的地標項目,將會給成都帶來什麼?


金融城這個248米的地標項目,將會給成都帶來什麼?


亞馬遜總部大樓Spheres圖據網絡

將視線收回復星國際金融中心,它同樣採用了與國際接軌的創新型辦公環境,斥巨資打造了放眼成都乃至整個西南片區都堪稱頂尖的生態資源組合。

除了獨享一整座江心天然島嶼(島內有約2公里島岸和3座濱水公園),千里錦江入畫從腳下緩緩流淌經過外,島外還有萬畝城市公園環繞。

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如此稀缺的自然生態景觀配置無疑是一種奢侈。

我們還發現,復星國際金融中心樓下分佈著臨江藝術購物中心和濱江風情商業街區,體量達到上百萬方,業態呈現豐富多樣,在這裡工作的上班族可以在辦公、休閒娛樂等狀態中自由切換。


金融城這個248米的地標項目,將會給成都帶來什麼?


復星國際金融中心效果圖/圖據網絡

兩大國際大師首度聯手,共造大中華區商務代表作

我們注意到,成都市場上活躍的高端寫字樓必備要素,復星國際金融中心同樣具備,除此之外,它還有很多比肩國際一流水平的設計和獨創。

比如曾打造過亞馬遜總部和巴庫火焰塔的HKONBBJ兩大世界排名前三的建築大拿首度聯手,共同打造復星國際金融中心。


金融城這個248米的地標項目,將會給成都帶來什麼?


由HKO打造的阿塞拜疆巴庫火焰塔/圖據網絡


金融城這個248米的地標項目,將會給成都帶來什麼?


由NBBJ打造的美國西雅圖亞馬遜全球總部/圖據網絡

要知道為保證自身設計純粹性,世界建築大拿們很少接受與他人合作攜手,除非項目本身意義不凡。

因此,此番破例,足見覆星國際金融中心的非同凡響——不僅是復星在中國西南的首座金融蜂巢,未來還將成為代表成都對話世界的窗口。

除了“大師”加持外,項目還有很多其它亮點可說。

外觀呈現上,由五角大樓的締造者美國HOK公司,以其打造蘋果總部的經驗,完成了對整棟寫字樓的建築設計,外立面採用了金屬線條和三銀LOW-E節能玻璃幕牆結合,並配置擦窗機系統,視覺上大氣又富有科技感,大樓外牆清潔起來也更方便。

上海城市之光則以營造東方明珠泛光照明系統的經驗,為樓棟定製了泛光照明系統。

試想一下,夜幕低垂,華燈初上,當來往路人遠眺金融島時,映入眼簾的一定是錦江之上比肩外灘的璀璨夜景。

空間內部,約12米的進深、約8米的柱間距、約4米的標準層高、120毫米加高地臺、14部分區運行的高速電梯

(最長等候時間僅約48秒)、石材地面、金屬板吊頂、270°觀景視野、高達11.4米融入中國山水特色的大堂……

當這些打破傳統設計的硬件元素彙集一體的時候,復星國際金融中心已然將市場上絕大多數寫字樓甩在了身後,創造了成都市場此前不曾出現過的高端商務空間新樣本。


金融城這個248米的地標項目,將會給成都帶來什麼?


復星國際金融中心效果圖

這樣看來,擁有頂級生態資源和頂尖商業配套的復星國際金融中心,展現在世人眼前的自然是一處成都此前未見,未來亦不可複製的度假式灣島商務區。

可以確定的是

在這個頂級空間裡,你唯一受限的,就是你的想象力,而以成都高端商務扛鼎姿態面世的這個孤品空間,勢必將攜其宏大格局開啟一段城市商務新傳奇。


金融城這個248米的地標項目,將會給成都帶來什麼?


復星國際金融中心效果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