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侵權后街電企業價值觀讓人深思

來電街電共享充電寶專利糾紛案已持續一年半有餘,近日,法院終審判決落地,街電需在限定日期(12月21日前)內停止製造和使用12口機器,並支付200萬的賠償金。然而街電卻偏偏奉行的是“我憑本事侵權,為什麼要道歉?”的姿態。面對法院判決,街電不但沒有主動去落實判決的意願,卻開啟了“罵街”的模式,引起了吃瓜群眾一片熱議。

侵權拒不執行,街電高管詆譭競爭對手恐已涉嫌違法

12月23日(12月21日是法院判決街電停止使用侵權產品的截止日)晚,街電CEO原源在其朋友圈“罵”來電“花瓶專利”、“流氓”等,素質低下儼然一副潑婦罵街之態,讓街電丟盡顏面。而陳歐又在微博補刀“劃重點”,說來電公司“訛詐”。其實,如果來電公司真的敲詐街電,完全可以報警來解決這個事情,沒有必要赤膊上陣親自拉低自己的形象。因此,街電頻頻被其打臉,陳歐也因為點名惡意中傷對手而落下了“涉嫌商業詆譭”結果。

專利侵權后街電企業價值觀讓人深思

隨後街電又做出了幾個讓大家看不懂的路數,既然法律已經判決街電敗訴,開始轉變方向,開始攻擊來電的的專利有水分,屬於“花瓶專利”,並稱其為“專利碰瓷”。更是對其押金方面產生質疑。實際上共享充電寶行業內大部分用戶都是通過免押金來使用產品的,這是一個業內普遍的形式。而對此,來電官方也透露來電免押金訂單比例已超過70%,押金其實並不多,完全沒有必要挪用。並且街電口中所謂的“花瓶專利”獲得了中國專利銀獎,這是一箇中國最高的專利發明獎之一,是由國家知識產權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共同頒佈的全球認可的獎項。近日來電又上線了微信押金“自動退回”功能,讓質疑押金的聲音徹底消失。

此前,街電曾在內部信中欺瞞、誘導商戶繼續使用街電“未被法院認定不侵權”的產品,無視商戶的法律風險,為了自己的利益將他人推置違法的邊緣。一家口口聲聲稱自己“誠信服務”的公司,街電還未經國家法院及相關司法機關做完鑑定就急著告知商戶產品已升級不涉侵權。其實這種行為就是拉著商戶走進了共同侵權的漩渦,一點商戶被追究,沒有任何勝訴的機會。

在近期本輪街電的“單相撕”中,街電僅為發洩自己的情緒,說出諸如“碰瓷”、“花瓶”、“訛詐”等不無責任的言論。究其本質,是在偷換概念來來歪曲一定程度的公序良俗,在侵權問題上進行價值觀的誤導,在法院判決上進行底線的否定。而這樣不負責任的言論,更是大大地傷害了所有對知識產權奮鬥、對法律捍衛的人們的心。踏踏實實努力創新的企業,在街電口中充滿蔑視的“碰瓷”、“花瓶”的形容中變得毫無價值,毫不起眼。

侵權後公然傳播“我不侵權” 阻礙中國創新

從街電幾輪的公開發言中看到,多次公然傳播“我不侵權”的觀點。近幾年來,我國一直被歐美某些國家指責為專利侵權大國,這在我國一窮二白的時候,的確是快速發展的一條捷徑,然而要想成為真正的科技強國,現階段必須加大保護知識產權的力度。然而目前干擾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的就是“街電”們這樣的企業,不尊重知識產權,拿著侵權設備大肆開拓市場,認為“我規模大所以侵權無罪”的想法,這樣的價值觀與法不責眾一樣,同樣的說不通。

此外,這樣的侵權行為對我國的企業創新形成了巨大的阻礙。試想如果任由侵權行為氾濫,誰又肯花心思去做創新呢?還不如等別人想好,直接抄作業省事呢?筆者希望中國有一個良好的經營土壤可以培育出創造型企業並走向世界,讓世界愛上中國創新,讓中國互聯網發展的便捷紅利惠及全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