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找到《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出處了

曾國藩不愧為一代雄才,他訓練湘軍的確是有一套的。

一、政治思想教育。呵呵,看到這句會不會很驚訝?是的,曾國藩就是這樣做的。當然,他的“政治思想教育”是以忠君衛道、捍衛封建禮教為建軍宗旨的。

因此他強調“獨仗‘忠信’為治軍之本”(《曾文正公全集·雜著》),要求對軍隊進行政治教育,“第一教之忠君,忠君必先敬畏官長”,而實際中曾國藩就是這樣做的。為此,他親自編寫了《水師得勝歌》、《陸軍得勝歌》、《解散歌》和《愛民歌》等歌曲,讓士兵平時傳唱。其中《愛民歌》我摘幾句給大家看看。“三軍個個仔細聽,行軍先要愛百姓,賊匪害了百姓們,全靠官兵來救生。第一紮營不貪懶,莫走人家取門板”、“莫打民間鴨和雞,莫借民間鍋和碗。”、“第三號令要聲明,兵勇不許亂出營”、“軍士與民如一家,千記不可欺負他”……是不是覺得有點熟悉?哈哈,你猜對了,那首傳唱一時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就是從這裡出來的!難怪毛澤東、蔣介石都喜歡讀《曾文正公家書》了。

終於找到《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出處了

曾國藩帥旗


二、“精練勤訓”。曾國藩認為,“能戰為軍隊第一要義”,指出不練之兵斷不可用,訓練不精,不可征戰。因此,他對軍隊訓練很嚴格、並很有特色。

比如他將“訓”和“練”分開。訓分“訓營規”和“訓家規”二種:訓營規主要是點名、操練、巡更、隊列;訓家規主要是禁嫖賭、戒遊惰、慎語言、敬尊長。 練分“練技藝”與“練陣法”,重在練士兵膽藝。湘軍組建後,曾國藩無日不如此訓練自己的軍隊。所以,湘軍執行力、戰鬥力很強。1862年曾國藩包圍南京,並不急著接戰,而是讓將士們實施堅壁清野,每天就是命令士兵挖地道、挖戰壕,慢慢收緊包圍圈,歷時一年多,諸軍均不敢二句。

終於找到《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出處了

湘勇出征


三、注重選兵選將。士兵仍一支軍隊的基礎,所以曾國藩在招兵時就注重士兵的品質。

在他的日記裡,就這樣寫道:“技藝嫻熟,樸實而有農夫土氣者為上,其油頭滑面,有市井氣者,有衙門氣者概不收用”。所以,他基本上是從偏僻鄉村招募湘勇,招來的士兵基本都是拙樸的農民。而這些拙樸的農民,很容易接受他的綱常倫理說教併為其所用。而對選將,他則要求“打造軍隊,首在揀選將才,而揀選將才,必求智略深遠之人,又須號令嚴明能耐勞苦,三者兼全,乃為上選”。大家知道,曾國藩的天資並非絕頂之才,年少時讀書記憶就不怎麼好。所以,他很懂得尊重人才、團結人才、運用眾人的智慧,所以手下集結了一大批將才。清末的英才李鴻章、左宗棠、沈葆楨、郭嵩濤、薛福成、馮桂芬、容閎、華蘅芳、李善蘭等,都出自他帳下。

故此,近代有“無湘不成軍”之說,曾文正公之功也。

終於找到《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出處了

湘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