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不要過度管教孩子,這樣影響孩子的性格成長

有了孩子之後,我們的焦點往往都集中到孩子的身上,他別在對孩子的教育上顯得過多的關注。但是,過度的管教未必給孩子帶來好的效果。過度管教十宗罪,如果您也有這些行為,那麼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應該做出一些反思。

請不要過度管教孩子,這樣影響孩子的性格成長

有些時候,孩子遇到事情,家長會不自覺地擋在孩子前面;孩子的衣食行,家長總會不經意在腦海中閃現。

現在,多數父母都會將大部分感情投入在孩子身上,孩子成為家長關注的“中心”、“焦點”。但很多時候,父母們的管教太多卻會帶來不利後果。

1時常在遊戲時間干擾孩子

一種過分管制的跡象是,孩子們在玩耍時,剛出現一點衝突,父母便馬上干涉。這樣做的危害是,孩子沒有機會學會獨立處理矛盾的能力。結果孩子依賴父母,父母對孩子沒法放手。

只要安全有保障,其他的事情最好讓孩子自己應對、解決、處理,不僅培養孩子獨立,也建立對孩子的信任。如果必須介入,父母最好充當“仲裁人”的角色,而不是提出解決方法

老是關心孩子該吃什麼

孩子該吃什麼合適?許多父母容易過度關心孩子的飲食。

父母總會以不能挑食為由,讓孩子吃不想吃的,以有營養為理由告訴孩子該吃什麼,不該吃什麼。然而,每個人喜歡吃什麼,不喜歡吃什麼,和身體機能有關係,如果身體需要補充這些東西,那麼他自己就會喜歡吃。

所以如果孩子確實食慾不振、日漸消瘦,你應該去諮詢兒科醫師。但如果不是,你就不必擔心該吃什麼了,不要在飯桌上變成“控制狂”,應該尊重孩子的意願。

與孩子的穿著“較勁”

孩子穿得好不好看,家長會認為代表著自己的顏面,代表著自己的審美。有時父母認為孩子自己選的很難看,搭配很奇怪。但是,孩子穿什麼衣服自己決定,只要他不要凍著冷著,就沒有必要苛求太多。

孩子有孩子的世界,他們有自己的審美,家長以為的好看,在他們的世界裡未必就好看。而且,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自己的主見會越來越強,穿衣服也是一個表現哦。所以,父母要學會站在孩子們的角度來考慮,而不要總是從自己的觀點來看問題。

干涉孩子如何作家庭作業

不少家長總問,暑假怎麼監督孩子做作業。作業是孩子的事,就和家長自己的工作,難道各位爸爸媽媽們也希望有人處處監督、管著你們工作嘛?

所以,對於二年級或三年級以上的學生來說,父母就不要再幹涉孩子的家庭作業,父母如果給孩子的家庭作業提供過多幫助,孩子會習慣了,反而會越拖沓,變成家長不催促監督就不寫作業。

過分緊張孩子的分數

現在父母尤其關心孩子的學習,甚至對孩子說,你只要負責學習,其他的就不用管了。學習沒有錯,但學習不等於重視成績。

請不要過度管教孩子,這樣影響孩子的性格成長

父母應該關心的是孩子們學會了什麼,並表揚他們所取得的成績,但不要試圖充當老師的角色。每當孩子拿著不理想的成績單回家時,父母的介入會引發幾個問題:

(1)孩子會產生一種不切實際的想法,認為自己每次都要得到理想分數。

(2)孩子會以為,只要成績好、學習好就可以,其它什麼不需要管。

(3)孩子會相信,父母永遠會幫他們改正錯誤

然而,這3點都是不對的。學習只是生活很重要一部分,孩子要會學習,也要懂得生活

太過關心孩子的比賽

觀看孩子的比賽(比如足球比賽)

請不要過度管教孩子,這樣影響孩子的性格成長

很重要。每場比賽結束後,要表示感到驕傲,要鼓勵孩子。但不要在意比賽中的細節,比如某一時刻孩子的表現有什麼問題,有些問題孩子心中有數,父母過於強調未必能有正面效果。更不要太在意名次,鼓勵孩子參賽,但不是鼓勵孩子去爭第一。

頻繁地給孩子打電話

打電話或發短信給在學校的孩子很不好。作家劉墉先生講過一個故事,有一次兒子劉軒提出要去尋找自己。後來過了兩天,劉墉再問兒子,找著了嗎?劉軒說,“你一天到晚用BB Call叫我,我怎麼找自己?”

請不要過度管教孩子,這樣影響孩子的性格成長

頻繁給孩子打電話,尤其是當孩子在學校裡,孩子會處於被打擾的狀態,不能很好融入學校。首先會影響孩子學習,其次影響孩子交朋友。

要求孩子詳細彙報白天情況

有些父母有強烈的控制慾,要知道孩子每分每秒的一言一行,似乎不知道孩子在幹什麼,心裡就會不踏實。這種不好的習慣尤其會影響孩子成長,孩子會有一種被監視的感覺。

向孩子詢問其白天的情況和“成為地方檢察官”是不一樣的。相信家長也不喜歡孩子過多詢問他們每天都做了什麼事吧。所以,除非你懷疑他們出了嚴重問題,否則沒有必要強迫孩子向你彙報白天的詳細情況。當然,除非孩子自願想向父母彙報。

暗中查看孩子隱私

監視有多種不同的形式,從無

請不要過度管教孩子,這樣影響孩子的性格成長

確定理由偷看孩子的博客到搜查孩子的臥室。專家說:“搜查孩子的臥室是一種卑劣手段。”你可以在遠處觀察孩子,而不要妨礙孩子在生活中的體驗。

10·孩子剛幾歲就開始選好大學

很多父母會根據自己的希望,選擇孩子十多年之後應該進入的大學。專家建議父母要把精力集中在現在,眼前,從選擇一個孩子的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開始。

11扼殺孩子的興趣愛好

現實生活中,有些父母因為害怕影響孩子的成績,無端的扼殺孩子們的興趣愛好,結果往往會適得其反。孩子雖小,但卻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愛好,有享受快樂的權力我們如過吧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強加給孩子,即使他們表面上回順從我們,擔心了會又不甘,因此不會感到快樂,久而久之嚴重影響到孩子的身心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