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買入最差的好股票

2019年,什麼股票最牛?這樣的話題,往往很難回答,答案多半打臉。是買藍籌,還是成長股?但是,從股價牛熊循環的基本規律看,那些跌得最厲害的,而又沒有退市風險的、行業依舊被市場需要的,尤其是行情龍頭,這樣的股票,一定有大幅上漲的空間。

2019年,買入最差的好股票

看了孫建波的文章,比較認同,分享如下:

中閱資本首席經濟學家 孫建波:2019年,買入最差的好股票

2018年的最後一個星期二,也是聖誕節,朋友邀請我展望一下2019年的投資,給出點建議。每年年底,總要展望下一年。今年的,最好寫,也最難寫。好寫,是因為2019年的機會確實很多了;難寫,是因為現在大家的心情也不好,感情上已經要關閉中國股市而後快了。

到了週四晚間,只剩下第二天最後一個交易日了。方才匆匆成文,並在週五早間在“證券研究院”發佈。

展望2019,幾乎所有首席們都認為前低後高,A股要到2019年下半年才會有起色,並進入新的慢牛。首席們的2019之展望,會不會再被打臉呢?一定會的,只是這次打臉的姿勢要換一換。年年說慢牛,哪一年兌現過?股市就是這麼神奇,專治不服,要麼大熊,要麼大牛,大多數時間,是在熊窩裡慢慢磨。

熊市中,好股票腰斬是大概率事件

2017年底的時候,我們發表了一篇文章《賣出茅臺:隱藏的共識》,無他,我和茅臺不僅沒仇,我請客吃飯,還是喜歡帶瓶茅臺宴賓朋的。雖然我早就戒酒了,但不影響旁觀一下酒文化。茅臺的市值曾經摸到1萬億人民幣,而全球最大的高度酒帝亞吉歐,當時只有6000億人民幣。這是我看空茅臺的原因:是個好公司,但太貴了,一樣要跌。

2018年初的時候,我們不僅僅是看空茅臺的。“賣出茅臺,賣出藍籌”,這是我們的口號。很簡單,2015年的大泡沫之後,創業板的估值不斷被往下殺,但藍籌卻被“價值投資”蠱惑,一直在漲,甚至出現了一批藍籌公司的總市值超越了國際同行中的龍頭。由於供給側改革導致產能的大量去化,帶來了相關領域產品大幅漲價,這就導致了一些傳統藍籌公司在2017年的業績大幅上升。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這些業績上升就帶來了一些極致的追捧,導致股票的“戴維斯雙擊”,2017年的業績上升被理解為今後的趨勢,分析師們紛紛上調業績預期,上調估值,上調目標股價。難道中國經濟就要靠壓縮產能帶來的原材料漲價?就要靠茅臺漲價,榨菜漲價?

事出反常必有妖,是妖,就必定會現出原形。在熊市,那些曾經被看好的傳統藍籌,都是要腰斬的,每一次都沒有例外過。如果找不到下跌的理由,只能說我們見識還不夠。茅臺2017年業績暴增,但過去五年增速都很緩慢,歷史上也曾多次負增長;帶量採購把一些原料藥廠家和仿製藥廠家變成了化工股,但美國曆史上即便是一線醫藥公司在新藥研發跟不上的時候也是要股價下跌多年;業績光鮮之下的財務造假,不過是幾十年來慣用的伎倆;宏大故事的轟然坍塌,也是一百多年來股市的常態。

展望2019年,這些妖都被掃除了,是不是機會就變多了?當然是。但如果低位不來找機會,不找機會買入,難道要等再回到5000點之後再買?

我們在2018年初的時候也犯了錯。看空藍籌的時候,我們覺得跌破1600的創業板是有價值的。殊不知,大盤剛開始下跌,小盤股豈能倖免?五一勞動節,我們在對藍籌表示繼續看空的同時,深刻反思對小盤股和創業板的趨勢判斷,決定換個思路。我們在6月份寫出了2018年最重要的戰略:“決戰豬週期”。

為什麼要決戰豬週期?熊市裡,火中取栗,不容易。一定要找一個確定性大,空間也大的投資機會。我們看到,生豬價格處於週期底部,雖然分析師都認為豬價在2019年還會有新低,我們可不這麼看,貿易衝突帶來的飼料漲價一定會傳導到豬價上;更關鍵的是,大規模養殖的成本優勢開始出現,中國正式進入了生豬養殖規模化的開局時代。價格週期底部,加上規模化養殖的起點,這麼好的行業,不趕緊買入規模化養殖的優秀公司?後來,豬價在四季度不斷攀升,規模化養豬大廠也被全市場追捧,原因竟然是非洲豬瘟。非洲豬瘟的到來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但是,豬價上漲和生豬養殖向規模化大廠集中更是必然的。非洲豬瘟催化了這一進程。

2019,買入被A股拋棄的龍頭好公司

買入被A股拋棄的龍頭好公司,這是我們在2019年的基本思路。人類在每一次經濟危機之後,都進入了一個更高的臺階;中國經濟仍然處於追趕階段,經濟的週期性變化中,國民消費的必需品行業、龍頭公司,將來還是要依靠他們來為老百姓的生活提供服務。所以,我們說,買入最差的好股票,這是我們的2019年投資思路。

2018年的A股的關鍵詞,除了下跌,恐怕還有一個,那就是“大股東爆倉”。全世界沒有哪個市場,像2018年這麼徹底,把大股東搞破產一大批。這是在股市高位質押惹的禍。國慶節期間,我們呼籲,A股正迎來50年難得一遇的投資機會:低價收購優質上市公司的控制權。

回顧2018,中閱資本堅定預判了藍籌的崩塌,及時糾正了對創業板的看好,及時提出“決戰豬週期”,抓住了生豬養殖行業的機會。進入2019,我們做什麼?很簡單,買入最差的好股票,積極協助產業資本併購這些“最差的好股票”。

有很多行業,是人們生活離不開的行業,其中的龍頭公司,也是膾炙人口的好品牌。但在2018年的“質押爆倉”中,這些行業前景穩健,公司質地優良的公司,大股東倒下了,公司總市值變得很低。用很多產業資本的話說,渠道和品牌價值,也值這個錢了,再說幾倍的錢,也搞不定這麼好的渠道和品牌。這樣的公司比比皆是,股價進入了最差的階段,公司很好。就是我說的,最差的好股票。

中國經濟仍然是一個堅定向前的“追趕型”經濟,只是追趕的內容,從數量追趕,正在向質量追趕過渡。數量追趕,是沒有阻礙的,幫別人代工,皆大歡喜。質量追趕,是有競爭對手的,我們的產業升級,某種程度上就是打破了老外的壟斷定價。當追趕型經濟進入質量追趕的時候,進口替代的行業,傳統生活消費中品質提高的行業,都是受益的。質量追趕之路,經濟增速下行也是必然的,但結構改善更是必然的。展望2019,正是這一轉型臨界點上最痛苦的時刻,卻也是投資最考驗人性的時刻。人們往往是股市高峰興奮,在股市低估沮喪。但事後我們總會懊悔:要是在高點賣出,低點買入,該多好啊。

是的,2019,低點來了。你會不會買入?買入什麼?我的建議是:買入最壞的好股票——股價處於最壞的階段,業務價值深得產業資本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