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來,火箭軍裝備了哪些“大殺器”

在辭舊歲迎新年之際,“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型展覽”在國家博物館繼續火熱展出,主辦單位研究決定,大型展覽閉幕時間為2019年3月20日。在國防和軍隊建設專題展區,我們可以全立位、近距離地感受人民軍隊伴隨著改革開放的偉大征程所取得的巨大進步。在主戰裝備模型展臺上,火箭軍的現役導彈裝備模型集中亮相,展示了火箭軍先進的核常兼備武器裝備體系和與日俱增的遠程常規精確打擊能力。

核導彈實現跨越式發展

在新一輪國防和軍隊改革中,中國人民解放軍形成了全新的五大軍種力量構成,火箭軍是其中之一,在2015年12月31日正式組建。火箭軍的前身是第二炮兵,第二炮兵領導機關成立於1966年7月1日,由國務院總理周恩來提議命名為“第二炮兵”,走過了先有戰略導彈部隊後有戰略導彈部隊領導機關的發展歷程。

我軍地地戰略導彈部隊成立很早,與我國導彈事業的創建和發展同步。1957年12月9日,中央軍委決定由炮兵和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組建炮兵教導大隊,為創建地地戰略導彈部隊培訓指揮、技術幹部,隨後接收了從蘇聯引進的Р-2彈道導彈。1959年7月,炮兵教導大隊在完成培訓任務後被撤銷,炮兵領導機關將該大隊一營的1個發射連及專業分隊擴編為第一個地地導彈營。隨後,又在一些軍區組建了地地導彈營。1964年1月31日,地地導彈營改編為地地導彈團。

當時,戰略導彈部隊主要使用蘇制Р-2近程彈道導彈和國產仿製近程彈道導彈進行教學和訓練。1966年開始換裝國產中近程彈道導彈。20世紀70年代初又裝備了國產中程彈道導彈,發展成為初具規模的獨立兵種,較快形成了作戰能力。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裝備陸基洲際彈道導彈,組建起裝備近程、中程、洲際彈道導彈的地地戰略導彈部隊以及作戰保障和技術勤務部(分)隊。

火箭軍是中國戰略核力量的主體,承擔著陸基戰略核威懾與核反擊的作戰使命。戰略核導彈裝備是火箭軍的重要基礎。長期以來,火箭軍部隊建設和裝備發展始終籠罩著一層神秘的面紗。1984年10月1日國慶35週年閱兵式上,第二炮兵首次公開亮相,展示了東風-4和東風-5彈道導彈等主戰裝備,引起了全世界的廣泛關注。

作為中國第一代陸基導彈,東風-4遠程導彈和東風-5洲際導彈都是液體燃料彈道導彈,體積大、設備多,需要在發射前加註推進劑和氧化劑,發射準備時間較長,快速反應能力受到較大限制,僅表明中國初步具備了遠程和洲際戰略打擊能力,但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差距較大。

199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50週年閱兵式上,走在地面裝備方隊最後的是由3輛東風-31洲際彈道導彈發射車組成的第二炮兵核導彈方隊。這是中國首次對外公開展示陸基機動發射的洲際彈道導彈。從第一代液體燃料洲際彈道導彈到第二代固體燃料洲際彈道導彈,從地下井發射方式到陸基機動發射方式,第二炮兵的陸基戰略核威懾與核反擊作戰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200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60週年閱兵式上,走在地面裝備方隊最後的主角仍然是第二炮兵戰略核導彈方隊的12輛東風-31A洲際彈道導彈發射車。作為東風-31導彈的升級版,東風-31A在射程上大大延伸,並在快速發射、綜合突防、有效毀傷、信息化等作戰能力上實現了全面提升。

2015年9月3日,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閱兵慶典上,東風-31A和東風-5B等新型洲際彈道導彈再次亮相,而“明星”首推東風-5B洲際彈道導彈。閱兵解說詞指出,這是可以攜載分導式多彈頭的洲際彈道導彈,表明第二炮兵已經具備了多目標打擊的作戰能力和對抗反導系統的綜合突防能力。

在2017年7月建軍90週年閱兵式上,改進型東風-31A導彈武器系統再次成為亮點。伴隨著改革開放的偉大征程,火箭軍在陸基戰略核導彈裝備上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戰略導彈實現了“藏起來、小起來、跑起來”的目標,戰場生存、快速反擊、精確打擊、多目標打擊和突破反導系統等綜合作戰能力顯著提升。

從單一核導彈發展到核常兼備

改革開放初期,第二炮兵只是裝備單一的核導彈,重點擔負陸基戰略核威懾與核反擊作戰任務,部隊規模較小。在改革開放的40年裡,第二炮兵武器裝備實現了從單一核導彈到核常兼備、從以液體燃料彈道導彈為主到以固體燃料彈道導彈為主的轉型發展升級。

1980年9月,伊朗和伊拉克之間爆發戰爭,在兩伊戰爭後期,雙方發動“導彈襲城戰”,伊朗使用引進的“飛毛腿”戰術彈道導彈直接攻擊伊拉克首都巴格達,而伊拉克則在西方國家幫助下對“飛毛腿”導彈加以改進和增程後,用於攻擊伊朗首都德黑蘭。大規模的導彈戰終於迫使戰爭雙方回到了談判桌上。

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面對多國部隊強大的空中攻勢和電磁攻擊,伊拉克喪失制空權後陷入被動挨打的境地,但伊軍戰爭中先後發射88枚戰術彈道導彈,對以色列、沙特阿拉伯、卡塔爾等境內的目標進行遠程打擊。其中2月25日的一枚導彈落在宰赫蘭機場附近的美軍營地裡,當場炸死28名、炸傷100多名美國大兵,這是整個海灣戰爭期間美軍最大的一次戰場傷亡。

兩伊戰爭和海灣戰爭讓“飛毛腿”導彈名揚天下,20世紀80年代中期中國航天導彈工業部門開始立項研製戰術彈道導彈。在1999年新中國成立50週年閱兵式上,第二炮兵展示了兩種新型常規導彈——東風-11和東風-15近程戰術彈道導彈,首次向全世界公開展示了常規精確打擊能力,也開啟了第二炮兵從單一核導彈裝備向射程銜接的核常兼備導彈裝備體系的轉型發展。

20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空軍剛剛開始換裝引進第三代戰鬥機蘇-27,空中作戰裝備的整體水平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相比反差較大。在這種情況下,第二炮兵戰術彈道導彈成為重要的遠程精確打擊主戰裝備。

在2009年新中國成立60週年閱兵式上,改進型東風-15A和東風-11A等新型近程戰術彈道導彈武器系統再次亮相,東風-21C核常兼備中程彈道導彈也公開亮相,充分展示了第二炮兵的中近程精確打擊作戰能力。這幾種新型彈道導彈在反應能力、命中精度、突防能力、毀傷能力等戰術技術指標上都有顯著提升。

在2015年“9·3”勝利日閱兵中,新一代的東風-16中近程彈道導彈、東風-26和東風-21D中程彈道導彈公開亮相,不僅大大延伸了陸基精確打擊的射程範圍,而且形成了打擊大型海上移動目標的作戰能力,表明中國在彈道導彈技術創新發展上走在了世界前列並形成特色。

從彈道導彈發展到巡航導彈

彈道導彈與巡航導彈在飛行彈道和彈體結構上有明顯不同。彈道導彈靠火箭發動機提供動力,在初始段進行有動力飛行,火箭關機後進行無動力慣性飛行,到達彈道最高點後在地球引力作用下自由下落,再入大氣層打擊目標。傳統彈道導彈的飛行彈道通常為拋物線自由落體彈道,洲際彈道導彈則普遍採用末端再入機動式彈頭。

巡航導彈則在大氣層內進行全程可控式有動力飛行,通常使用小型化渦扇發動機或衝壓發動機等吸氣式發動機,導彈只攜帶推進劑,與空氣中的氧氣結合燃燒產生推力以克服飛行阻力,靠彈翼結構產生氣動升力以克服自身的重力,保持等高度等速度的巡航飛行狀態。

正是由於飛行彈道不同,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各有特點。彈道導彈突破大氣層的束縛,可以實現遠程快速打擊,即使是上萬公里的洲際射程也只需要飛行半小時左右,而且具有較高的突防能力。巡航導彈則主要利用低空飛行、彈道規劃、地形跟蹤、防區規避、隱身技術等綜合手段,也可以具備較好的低空突防能力,但飛行速度較慢,打擊上千公里外的目標需要飛行一兩個小時。巡航導彈通過採用慣性制導+地形匹配製導+衛星導航+景像匹配製導等多種複合制導方式,可以實現對中遠程地面固定目標的高精度命中,圓概率誤差為米級。

在1991年海灣戰爭中,美軍除了動用強大的空中作戰力量進行高強度空襲,還在戰爭初期從美國本土出動B-52H戰略轟炸機發射35枚AGM-86C空射巡航導彈,美國海軍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和洛杉磯級攻擊型核潛艇發射288枚BGM-109“戰斧”巡航導彈,對伊拉克地面目標進行遠程精確打擊。海灣戰爭讓世人再次領略了巡航導彈的威力。這些年來,美國海軍累計發射2000多枚“戰斧”巡航導彈,打擊伊拉克、南聯盟、蘇丹、阿富汗、利比亞、敘利亞境內的目標。

中國航天導彈工業部門展開巡航導彈的技術攻關,先後突破了小型渦扇發動機等關鍵技術,研製生產了先進的巡航導彈。在2009年新中國成立60週年閱兵式上,第二炮兵長劍-10陸基巡航導彈首次公開展示,戰術技術指標和整體作戰能力均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火箭軍是我國戰略威懾的核心力量,是我國大國地位的戰略支撐,是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石。在新時代,火箭軍正按照“核常兼備、全域懾戰”的戰略要求,增強可信可靠的核威懾和核反擊能力,加強中遠程精確打擊力量建設,增強戰略制衡能力,努力建設一支強大的現代化火箭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