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懸棺未解之謎,不得不問的幾個問題

千年懸棺未解之謎,不得不問的幾個問題

懸棺是我國古代一種奇特的“葬俗”,它曾分佈於中國南方許多地區,已知有臺灣、福建、江西、廣東、廣西、湖南、湖北、貴州、四川等13個省區,內蒙古阿爾山市也被傳出存在懸棺,此外,在東南亞及太平洋南部島嶼上也有發現。

因其年代久遠,又是在壁立千仞的懸崖上放置棺木,可參考的文獻基本沒有,所以至今很多懸棺的放置方法還是一個千古之謎。其中著名的懸棺地點有江西龍虎山懸棺、重慶小三峽、三峽兵書寶劍峽等。

儘管經過幾十年的探討,但國內外的眾多考古學者尚未探明懸棺的放置方法。

千年懸棺未解之謎,不得不問的幾個問題

1、有人提出是根據水位搭建懸棺,雖然有相關的證據表面某些地方的懸棺放置的地方有河水沖刷的痕跡,但至少存在兩方面的疑問:一是兩千多年前,即戰國時期的河流水位可以比目前的水位要高出20-100米嗎?但是根據地質變遷學說,兩千多年的時間是不會出現這麼大的變動的。二是如果懸葬是古代的一種墓葬形式,那麼在水位高低無法判斷的情況下,身份尊貴貧賤與水位高低相反時怎麼處理?

2、有人提出是從崖頂懸下的方式,但是問題在於那個時候是否有那麼堅韌的繩索,畢竟棺木重達五百多公斤。另外,懸掛的過程中棺木的劇烈搖晃肯定會對棺內的屍體和隨葬品產生巨大的破壞,那麼是先放的棺木,再放的屍體和隨葬品嗎?

3、雨後半山腰及以上即有縹緲的霧氣,對於古人來說是否就象徵著仙宮呢?代表著九重天?死後葬於此,坐北朝南,三面環山一面環水,乃風水學上最佳風水寶地,這是否代表古人對長生天的一種嚮往呢?其排布是否有一定的規律呢?

千年懸棺未解之謎,不得不問的幾個問題

4、如果這是一種墓葬形式,那麼何人享有此殊榮呢?懸棺的數量為什麼僅僅有有限的那些呢?如果這不是一種墓葬形式,那麼這種墓葬方式是否是一種祭祀呢?

5、從發現懸棺至今,無論是人為因素還是自然因素,懸棺的數量銳減,由於懸棺是由整塊金絲楠木製作而成,那麼掉落下來或者被盜走的楠木棺木如今在何方呢?現有的金絲楠木傢俱是否存在由被盜懸棺或者掉落懸棺製作而成的呢?不過這個問題我就不擔心了,因為根本沒那個錢去買金絲楠木傢俱。

千年懸棺未解之謎,不得不問的幾個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