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基建工程兵做到處長,放棄金飯碗後窮折騰,誰想20年怒賺265億

提到榮盛,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屢上胡潤富豪榜的董事長耿建明。雄安新區的確立讓有“河北地王”之稱的他十分搶眼,也讓一大波河北地產概念股走上了市值飆升快車道。

1962年出生於江蘇六合的耿建明有著頗為豐富的人生經歷。1980 年高中畢業後,他便選擇了入伍,成為一名基建工程兵。1983年從部隊考取了華北航天工業學院,畢業後分配到廊坊市一建。從一名普通的職工做起,一路飆升到公司處長。在外人看來仕途一帆風順的耿建明,在1996年,卻毅然拋下金飯碗辭職下海,來實現自己多年以來產業報國的心願,併成立自己的榮盛建築安裝公司。

從基建工程兵做到處長,放棄金飯碗後窮折騰,誰想20年怒賺265億

憑著過硬的專業能力僅幾年的時間,他就在業界擁有了很高的威望混得風生水起。正當廊坊建築業如火如荼時,他敏銳地覺察到高峰過去就會有低谷,建築市場已經趨向飽和,而市民對高品質住宅的需求才是巨大的市場潛力,於是就轉而進軍房地產。

較當時廊坊大多數房地產開發商而言,耿建明有著更早涉足房地產開發的條件。1999年,耿建明把進軍地產業的第一枚棋子布在了南京,憑藉工程起家積累的設計、施工、造價等優勢,他的第一個住宅項目 “方州花園”一經推出很快就賣光了,並廣受好評。耿建明就此賺到了地產業的第一桶金。

在耿建明做房地產最初的創業階段,他的兩件“法寶”為他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一是逆向的發展思路。大多數中小房地產企業的發展模式是“站起來、扎住腳、打出去”,先穩固後方,再逐步開闢外部市場去外埠開發房地產。與之不同,耿建明卻有著自己發展思路,他提倡的發展模式是“走出去、練好功、請回來”。

從基建工程兵做到處長,放棄金飯碗後窮折騰,誰想20年怒賺265億

通過在南京開發房地產,耿建明積累了經驗,也長了見識,2002年後他覺得是時候迴廊坊了。他的這種逆向型的發展思路,使榮盛跳出了小地域開發商的圈子,使自己的產品和理念遠遠走在了廊坊其他開發商的前面。

二是超前的開發理念。耿建明在分析了廊坊市場現有的消費群體結構的基礎上,率先在廊坊推出躍層結構、燃氣供熱、地熱採暖等較超前的戶型及配套裝置。 當許多開發商致力於高層住宅的開發之時,耿建明注意到,高層住宅投資高、工期長、物業管理費用高,同時大面積戶型多、受高層結構限制平面利用率低,銷售對象不夠廣泛。他隨即把目光對準小高層住宅,雖然價格不菲,卻深受購房者的喜愛。

耿建明隨後在廊坊開發阿爾卡迪亞等樓盤,迅速成為以品質地產為特徵的本土地產勁旅。2007年,耿建明帶領榮盛掛牌上市,當天市值曾一度突破200億元。根據2018福布斯富豪榜數據顯示,耿建明的財富值達到了265億元,在河北富豪排行榜中排名第4名,如今榮盛以開發並形成府邸、盛景、錦繡及花語等多種風格樓盤系列,並初步完成在全國佈局。

從基建工程兵做到處長,放棄金飯碗後窮折騰,誰想20年怒賺265億

從公司成立至今,耿建明已經為慈善和公益事業捐款數百萬元,充分體現了他“先做人,再做事;做好人,做好事”的行為準則。耿建明從一名普通的基建工程兵戰士做起,一步步成長為榮盛集團的董事長,可以說是他精心持久醞釀的結果。他以獨特的經營理念和敏銳的市場觀察力,在激烈房地產競爭中搶得了先機,掘到了廊坊房地產最早的第一桶金。

點擊上方頭條作者,私信 “你好”索取《企業管理工具包》,提供招人、留人、激勵人等問題的解決方案,涵蓋企業管理、股權激勵、合夥人協議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