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人吃飯時,最忌諱這一點!

查理德菲爾說:所謂從禮待人,即用你喜歡別人對待你的方式對待遇別人。

和人吃飯只是一件生活中的小事,但從細節卻可以看出人品。

有修養的人總是習慣於先給別人看菜單,詢問對方的意見。

即便對方說了隨便,他仍然會禮貌地詢問:

你吃辣嗎?有忌口的東西嗎?

與一個有修養的人吃飯,處處都感覺如沐春風。

在知乎上看到過一個話題:從什麼地方可以看出一個人的修養?

有一個答案是這麼說的:

之前去相親的時候,男方吃飯之前詢問我想吃什麼,吃不吃辣,想吃火鍋還是家常菜,是偏愛湘菜還是川菜。

點菜的時候也是,特別照顧我的口味。

雖然後面沒成,但給我留下的印象就是特別有禮貌有修養。

修養是與人相處時散發出來的一種氣質。

美孚車用潤滑油

廣告

這種氣質讓人感覺很舒服,會讓你覺得彷彿這個世界都更美好了。

有修養的人,在公交車上看到了老人,很自然地就會讓座;而一個沒有修養的人,坐個火車還要霸座,屢教不改,有修養的人,從來不說別人的壞話,言語之中都帶三分客氣;而一個沒有修養的人,最喜歡背後嚼舌根,語氣刻薄又惡毒。

修養就像是一朵在角落裡低調綻開的花朵,從來不爭奇鬥豔,但一直在散發自己的清香,讓每個過路人都能聞到。

諸葛亮說: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修養,是一個人最好的名片。

曾經聽過一個故事:一個騎三輪車的人,不小心刮到了一輛寶馬。

老爺爺在寶馬車前走來走去,非常驚慌,想著自己要賣多少菜才能賠上這些錢。

這時,一個男人走過來說:

“你現在不走,等著別人來找你嗎?”

於是老爺爺趕緊踏上自己的三輪車走了,他真的賠不起啊,看到老爺爺走了以後,男人開了那輛寶馬的車門,淡定地坐了進去。

一個有修養的人,總是能夠周到地為別人著想,不會刻意為難別人,不會讓人難堪。

這個就叫同理心。能夠站在別人的角度上為別人多考慮。

斤斤計較,並不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而是變得更糟糕。

你得到了一點蠅頭小利,但是失去的卻是別人對你的印象。

退一步是海闊天空,更說明你有良好的修養,格局大的人從來不會和人辯駁太多。

有修養的人謙遜低調,走到哪兒都受人歡迎。就像是留有餘香的玫瑰。

沒修養的人,走到哪兒都不招人待見。就像是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今天一早在網上看到一則新聞:北京的地鐵上,有一位男子坐在車廂的座位上吃小龍蝦,吃完直接就把殼吐到了地上。

乾淨的車廂內頓時味道沖天,地上都是油漬,讓人看了反感。

保潔阿姨過來打掃,他邊吃邊吐,還對保潔阿姨說:就當是鍛鍊身體了。

看不過的乘客讓他別亂扔垃圾,他還理直氣壯地說:“我亂扔垃圾又沒犯法!警察也管不了!”

面對這樣的人,人人都會鄙視。

這與一個人的文化沒有關係,與一個人的財富更沒有關係,只是關於個人的素質和修養。

還記得那個高鐵霸座的博士男嗎?是博士又如何?

修養還不如一個小學生。

正如陳道明所說:“教養和文化是兩回事。”

教養和文化是兩回事,有的人很有文化,但是很沒教養,有的人沒有什麼太高的學歷和學識,但仍然很有教養,很有分寸,教養,是帶有某種天生的素質和一點一滴的積累。

學歷不高沒關係,家境貧寒也沒關係。

但是一個人沒有修養,走到哪兒都會碰壁。

讀再多的書,走再多的路,這輩子如若學不會做一個有修養的人,這一生算是白來一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