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陶河笏雅義興館虎獅

海陸豐人文歷史悠久,民間文化多姿多彩。其中民間武術與民間獅舞、麒麟舞等是海陸豐民間文化的一大特色。春節期間,海陸豐各門派武館的“虎獅”班到各家各戶拜年慶賀是傳統民間風俗之一。“虎獅”象徵威武無畏,能驅邪逐妖,滿足民眾祈福納祥的心願。用優美動聽的民樂和著其舒展大方的舞蹈動作,賞心悅目,而高潮迭起的武術表演,則扣人心絃,具有較高的審美、娛樂價值。

海豐陶河鎮笏雅村義興館演繹海陸豐虎獅文化之經典:

第一部:行獅詩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陶河笏雅義興館虎獅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陶河笏雅義興館虎獅

隨著各種樂器奏起了旋律悅耳動聽的“獅詩”。“虎獅”聞樂起舞,舞獅詩一般分這些段落:朦朧睡醒、早晨操玩、餓獅尋捕食、飽後小休、日落歸巢。舞“虎獅”是海陸豐人民為求風調雨順,所以在“虎獅”舞的中加插了天上玉皇大帝派來降獅仙童帶著降“虎獅”法寶到人間,收伏“虎獅”並帶上天庭鎮守南天門等情節。

視頻:舞獅

第二部:武術套路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陶河笏雅義興館虎獅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陶河笏雅義興館虎獅

自明清以來,流入海陸豐的拳種有少林、峨嵋等各大門派。 陶河笏雅義興武術館則傳承圓山拳,特點和風格以硬馬樁步、手腳靈活、技擊快速見稱,手法有獻爪、猴仔洗面等。據傳“圓山拳”其中一種武術套路屬“地功門拳”,有“少林地上飛龍”之美稱,奔、撲、滾、翻、撐、仰、蹬、臥、閃、竄、抖、跳的格鬥動作,分上、中、下三盤,其中以下盤為絕招,它既有獨特的地趟動作和豐富多彩的腿上功夫,又有南拳的手法特點,也是北腿的腿法風貌;剛柔相濟,靈活多變,上下飛騰,獨具一格!

視頻:武術表演

第三部:盤五彩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陶河笏雅義興館虎獅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陶河笏雅義興館虎獅

這一部分是虎獅表演之高潮,也就是武術的實戰,其中有雙人對打、短刀藤牌滾,藤牌對槍,空手對刀,空手對槍,空手對鐵尺,空手對短刀等等。最後表演達到最高潮,人們燃放鞭炮、喝彩!至此,表演也就結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