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練|杜甫

杜甫在晚年漂泊生活中寫的作品有( )

A 《望嶽》、《贈李白》等

B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醉時歌》等

C 《哀江頭》、《春望》、《羌村》等

D 《秋興八首》、《登高》、《春夜喜雨》等

每日一練|杜甫

解析

杜甫,現實主義的集大成者,有“詩史”之稱,他的文字力透紙背,有著震人心魄的力量。正因如此,考試不考他幾乎是不可能的。

這一題該怎麼下手呢?別急,請看完這篇文章。

首先,我們得知道“杜甫晚年漂泊時期”是從什麼時候到什麼時候。杜甫的詩作一般分為四個時期:讀書遊歷時期、困守長安時期、身陷安史叛軍及為官時期、西南漂泊時期

760年左右,杜甫為了躲避戰亂,辭官漂泊到了西南,從48歲直到去世(58歲),都屬於西南漂泊時期,這一時期他的作品也是留存最多的。

知道了這些,我們就得分清楚選項裡每一首詩了。

望嶽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每日一練|杜甫

這首詩通過描繪泰山雄偉磅礴的景象,表達了不怕艱難、勇於攀登的雄心,以及卓然獨立、兼濟天下的壯志。這種雄渾的氣骨,是杜甫早期詩作的特點。

杜甫《進雕賦表》曾說過:“自七歲所綴詩筆,向四十載矣,約千有餘篇”,可見他青年時期的作品不亞於晚年。如今留存得少,可能是在戰亂中遺失,也可能是杜甫編輯詩集時有意沒把它們收進去。(南宋的楊萬里也曾燒了自己一千多首“江西體”詩)

贈李白

秋來相顧尚飄蓬

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飲狂歌空度日

飛揚跋扈為誰雄

每日一練|杜甫

杜甫寫過兩首《贈李白》,一個是五古,一個是七絕,這首是七絕。那時,李白剛被唐玄宗賜金放還,與杜甫幸會於洛陽,由於有相同的坎坷遭遇,兩人情志相投。這首詩的言外之意,不僅是為李白扼腕,也是為了訴說自己心中的憤懣。

李白被賜金放還是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的事,那時候李白也才43歲,杜甫比李白還小11歲,就更談不上“晚年”了。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紈絝不餓死,儒冠多誤身

丈人試靜聽,賤子請具陳

甫昔少年日,早充觀國賓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以下略)

每日一練|杜甫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全詩比較長,不放全文了。這是一首求人引薦的詩,當中也有一些自己窮困潦倒的描寫,比如“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但我們只要知道主旨是求人引薦就行了。詩中的結句“白鷗沒浩蕩,萬里誰能馴?”也一看就不像晚年詩作。

醉時歌

諸公袞袞登臺省,廣文先生官獨冷

甲第紛紛厭梁肉,廣文先生飯不足

先生有道出羲皇,先生有才過屈宋

德尊一代常坎坷,名垂萬古知何用

(以下略)

每日一練|杜甫

《醉時歌》也比較長,不放全文了。這首詩是寫給他好友鄭虔的,敘述和鄭虔的不幸遭遇,詩中充滿了嘲笑和自嘲。詩作於杜甫困守長安的第十個年頭,由於仕途坎坷,社會黑暗,詩人的牢騷憤怨也與日俱增。

參照上文我們便可得知,這屬於困守長安時期作品,排除。

哀江頭

少陵野老吞聲哭,春日潛行曲江曲

江頭宮殿鎖千門,細柳新蒲為誰綠

(以下略)

天寶十五載,潼關失守,安祿山軍隊逼近長安。玄宗下詔親征,事實上是倉皇逃難。而此時的杜甫為叛軍所獲,羈滯長安。他感慨萬千,寫下了《哀江頭》。

參照上文我們便可得知,這屬於身陷安史叛軍時期作品,排除。

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每日一練|杜甫

初中語文課文,但很多人不清楚這首詩的背景。這首詩作於身陷安史叛軍時期,那時,身處淪陷區的杜甫目睹了長安城一片蕭條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寫下了這首詩。

羌村

崢嶸赤雲西,日腳下平地

柴門鳥雀噪,歸客千里至

(以下略)

《羌村》是五言古體,共有三首,這裡是第二首開頭幾句。由於第二首開頭有“晚歲迫偷生,還家少歡趣”句,很多人會誤以為這是晚年漂泊作品,其實如果熟讀了這三首詩就不會這樣以為了。

那時是757年,剛任左拾遺不久的杜甫因上書援救被罷相的房琯,觸怒肅宗,命他離開鳳翔。當時兵荒馬亂,杜甫歷盡艱險,終於平安回到了羌村(陝西),組詩《羌村》就是在這種心情下寫成的。詩中“嬌兒不離膝,畏我復卻去”(兒子寸步不離,害怕我回家沒幾天又要離開)等詩句充分說明了他“身雖到家,心實憂國”的心情。

這首詩同樣屬於“身陷安史叛軍及為官時期”。

秋興八首(一)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江間波浪兼天湧,塞上風雲接地陰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每日一練|杜甫

這是杜甫寓居夔州(今重慶)時創作的以遙望長安為主題的組詩,是杜詩七律的代表作。課本上也有這首詩,就不解釋了,我們要記住的是關鍵詞“夔州”,是的,這是他晚年漂泊西南的作品。

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杜甫五十六歲時作此詩於夔州。這首詩圍繞作者的身世遭遇,抒發了窮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鄉的悲哀之情。語言精練,通篇對偶,還含有句中對,充分顯示了杜甫晚年對詩歌語言聲律的把握運用已達圓通之境,所以被譽為“七律之冠”。

課本上也有這首詩,就不解釋了,我們要記住也是關鍵詞“夔州”。

春夜喜雨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每日一練|杜甫

杜甫漂泊西南時,曾在成都定居一段時間。這首詩就是描寫春夜降雨、潤澤萬物的美景的。其實看到“錦官城”我們就能猜到這是他西南時期作品了——“錦官城”是成都的古名。

同理,我們也可以推出《蜀相》也是他西南時期作品,因為裡面有“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句。


好了,現在我們應該知道這題該選什麼了。但是問題又來了——杜甫的詩太多了,如果考試時把選項換幾個怎麼辦呢?

先說一個簡便的方法吧,我們可以管它叫“詩名詩句推測法”。

詩名詩句推測法

◆“錦官城外柏森森”——“錦官城”,所以是西南時期作品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京”即長安,“自京”即從長安出發,所以是困居長安時期作品

◆“窗含西嶺千秋雪”——“西嶺”在成都,所以是西南時期作品

◆“白帝城高急暮砧”——“白帝城”在重慶,所以是西南時期作品

◆“今上岳陽樓”——“岳陽樓”在湖南,所以是西南時期作品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錦江”、“玉壘”都是成都的,所以是西南時期作品

◆“月湧大江流”——“大江”即長江,所以是西南時期作品

……

但是,有更多的詩作無法通過詩句來推斷,除非對詩的故事背景、詩中每一句話都瞭如指掌才行。這時候該怎麼辦呢?

別無他法,只能按杜甫說的做了——“讀書破萬卷”。

正確答案:你猜

每日一練|杜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