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潤生態福地 相約智造名城

空氣中飄著桂花的香味,秋色正濃且春光明媚,我們和詩歌如約相會,歡樂的節日激情如飛。30年時光飛逝,從第一屆詩歌節到今天,“中國詩歌之城”走向了宜業宜居宜遊的生態福地,成為一座具有創新活力的智造名城,高質量發展的馬鞍山正在邁向詩一樣幸福美好的未來。

10月17日晚,第30屆馬鞍山·中國李白詩歌節開幕式文藝演出在市奧體中心綜合館拉開帷幕。

■記者 張瑩

回顧經典品味當下展望未來

李白一生仗劍雲遊、縱情四海,最終長眠於這片土地,與青山為伴,和謝朓為鄰。“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在童聲詩朗誦《望天門山》中,李白駕一葉扁舟,飄然而至。

李白的詩總是和月亮聯繫在一起。吟詩樂舞《古朗月行》中,月亮中走出的嫦娥翩翩起舞,舞畢,又迴歸月亮,美到讓人移不開目光。“快看,那是李白!”只見歌者扮演的李白緩步登臺,口中吟唱著《姑孰十詠》。《姑孰十詠》是李白的組詩作品,歌詠了當地十個代表性景觀:姑孰溪、丹陽湖、謝公宅、凌歊臺、桓公井、慈姥竹、望夫山、牛渚磯、靈墟山和天門山。此次演出,選取了其中的代表作。演唱者張朝暉說,曲作者盤石用了當塗民歌的曲調,地域性非常濃,讓人一聽就知道詩的內容和馬鞍山有關。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當舞劇《李白》中李白的扮演者胡陽執劍起舞,觀眾席中爆發出熱烈的掌聲,臺下每一位觀眾,分明在李白的詩中、“李白”的舞中,感受到了謫仙人放歌縱酒的豪邁。

且吟白紵停綠水,長袖拂面為君起。揚眉轉袖若雪飛,傾城獨立世所稀。這是李白《白紵辭》中的優美詞句。由市藝術劇院的演員們表演的白紵舞婀娜嫵媚,再現了詩仙詩詞中描述的瑰麗光影,舞蹈演員們行雲流水的表演,讓人恍惚夢迴大唐。

“床前明月光,疑係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西故鄉。”兩歲半的萌寶奶聲奶氣,話還沒說清楚,但是詩背得挺溜。總導演朱偉剛表示:“想用這個節目表達李白對我們的影響,上到九十九,下到剛會走,人人皆能誦李白。”在接下來小朋友們朗誦的《靜夜思》中,我們似乎又讀懂了李白的赤子情懷;在全體觀眾高聲齊誦的《靜夜思》中,我們真切感受到了李白的赤子情懷!

詩朗誦《一座城市一首詩》、《愛上這座城》、《秋天裡的中國》,歌舞《經典詠流傳》、《桃花謠》等節目或浪漫典雅,或歡快熱烈,令人難忘。歌舞《詩的城》、《雨花石》,將晚會推向高潮。

高歌起舞,意猶未盡;激情吟誦,聲動詩城。李白的浪漫與醉,彷彿穿越了時間的玫瑰,亮化著今天詩的城市;大唐的明月和詩,依然照耀著我們的家園,描繪著今天的山水。最後,晚會在歌舞《與詩歌相會》中相約來年。

與往年相比,今年詩歌節開幕式演出規模更大,參與方式更多,更能體現“詩歌的節日、人民的盛會”這一辦節初衷。

走進演出現場,可以看見流行的“掃一掃”。關注市文化館的微信小程序文旅天下,發現場圖片還可以領獎品,在節目開場前就先火了起來。

當晚,現場觀眾多達三千餘人。這其中,不少市民都是第一次來到現場觀看,也是第一次參與到詩歌節的“演出”中來。“原來以為自己就是個觀眾,來了以後才發現我還是演員。”不少市民都在朋友圈裡刷了自己的“演出”感想。千人詩朗誦《靜夜思》這個節目,就是臺上的演員與臺下的觀眾合力完成的。市民王憶秋是第一次來到現場,她說:“能夠來現場觀看並參與詩歌節我很激動,給我最直觀的感受是節目形式新穎。尤其是千人朗誦環節,給人聽覺和視覺上的衝擊。作為其中的參與者之一,我感覺特別的開心和自豪。希望以後能多舉辦像這樣弘揚傳統文化的活動,自己有機會多多參與其中,通過自己的行為來弘揚和踐行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

演出的第二篇章和第三篇章之間,插播了一段視頻,講述了谷氏家族49代為李白守墓的故事。現場,谷氏家族的三代人也被邀請來觀看演出。除了一諾千金的谷家,觀眾中也不乏道德模範、勞動模範、好人代表的身影。馬鞍山好人艾潔是淘管家的一名志願者,坐在嘉賓席裡,她感動地說:“我們只是做了一點力所能及的小事,黨和政府還一直關心惦記著我們。能夠參與這樣的盛會,非常榮幸。”

不僅是親臨現場的觀眾很激動,場外看直播的觀眾也很“High”。市民程玲就帶著孩子一起,在電腦前看完了全場演出。17日晚,馬鞍山日報社通過微博、微信、新華社現場雲等多個平臺,圖文加視頻直播了整場演出,吸引了超過10萬人次圍觀、點贊、評論。市民王甫晶形容自己感覺被一片濃濃的詩意包圍。“感受到我們馬鞍山城市文化底蘊的魅力,也感受到改革開放40年,我們馬鞍山的快速發展和取得的成就,我為自己是一個馬鞍山人而自豪。”

多次參與詩歌節的市民王飛說:“詩歌和我們這個城市的緣分已逾千載,詩歌節到今年也走到第30個年頭。詩歌來源於生活,來源於人民。我們喜歡詩,因為詩是為時代抒情,為人民頌歌。今天的我們有幸生活在新時代,就要與我們的時代同頻共振,為我們生活的馬鞍山經濟發展高質量、城鄉建設高顏值、人民生活高品質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市民芮潔留言道:“以詩懷古,以古延今,古今相融,讓我們認識到馬鞍山新的城市定位——生態福地、智造名城。身為市民的我們,深刻體會到馬鞍山這些年來的發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變化,作為馬鞍山的一分子,希望詩歌節越走越遠,馬鞍山發展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