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找金子的部隊移交自然資源部,已集體退出現役,轉為事業編制!


就在去年, 中國自然資源報對武警黃金部隊進行了報道。報道指出,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發的《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對原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黃金部隊改革作出了決策部署,“轉為非現役專業隊伍,併入自然資源部,承擔國家基礎性公益性地質工作任務和多金屬礦產資源勘查任務”。8月28日,武警黃金部隊移交自然資源部儀式在京舉行,標誌著這支尋金勁旅將揮別軍裝,奔赴更廣闊的地質戰場。

從中可以看出,武警黃金部隊已經改制,移交自然資源部。《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指出,該部隊併入自然資源部後,承擔國家基礎性公益性地質工作任務和多金屬礦產資源勘查任務,現役編制轉為財政補助事業編制,原有的部分企業職能劃轉中國黃金總公司。也就是說已經改為事業編制。

這支部隊成立於1979年,是世界上唯一一支以軍事組織形式從事地質工作的武裝力量,擔負著特殊的歷史使命。組建以來,先後經歷 4 次編制調整、4 次任務轉換,從單一的黃金礦產勘探,調整拓展為區域地質礦產調查、多金屬勘查、地質災害應急救援等多樣化職能任務,百餘個野外作業區遍佈全國 26 個省市。如今,已有40年 歷史的武警黃金部隊光榮地退出歷史舞臺!


2015年,軍委、總參充分肯定黃金部隊參與軍事地質工作能力,為部隊下達了開展軍事地質調查測量試點工作任務,配合聯合參謀部導航局編制軍事地質調查測量"十三五"規劃,確保我軍首戰必勝。2016年武警黃金部隊職能大調整:由為國尋金轉向地質服務。

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黃金年產量僅為 4.5 噸,這個數字比 1901 年黃金產量 4.51 噸還小。此後長達 20 多年,黃金生產始終在低水平徘徊,平均年產量不足 10 噸,遠遠不能滿足經濟建設的需要。

1974年夏,臥病在床的周恩來總理曾找到王震,並對他交代說:“你要把金子抓一抓,搞建設不能沒有黃金”。此後王震經過細緻考慮,提出了“讓部隊去找金子”的建議,這一建議後來得到了中央的認同,我國的武警黃金部隊也因而得以被正式組建起來。武警黃金部隊誕生在國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刻,註定了他們的使命和任務的艱鉅。


2000年,武警黃金部隊成功地採用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金礦鑽探新工藝,佈施深部鑽孔18個,孔孔見礦,有的孔可推算出金礦體厚達20米。金礦資源量規模不斷擴大,其中一條礦體的黃金資源量為57噸,超過特大型金礦50噸的價碼,是國內罕見的富礦。

短短几年間,這裡的金礦探明資源量突破百噸大關,創造了西部地區、全國乃至世界找金史上的一個奇蹟。隨著探測工作的深入展開,礦區總體規模還在不斷擴大。陽山金礦的發現,改寫了我國沒有200噸以上超大金礦的歷史,是我國在西部找礦理論和實踐的第一次重大突破,對我國黃金工業發展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不僅如此,多年來,武警黃金部隊先後完成科研項目340餘項,其中27項達到國際、國內先進水平。

此外,部隊先後參與了大興安嶺滅火、98抗洪、新疆“7·5”事件、西南冰凍雨雪災害和抗旱救災以及汶川、蘆山、岷縣、魯甸、尼泊爾等應急搶險重大任務。向這支部隊致以崇高的敬意!致敬忠誠的部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