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乖,要聽話”,你還在這樣錯誤教育孩子嗎?

“要乖,要聽話”,你還在這樣錯誤教育孩子嗎?

溫馨提示:本文1625字,大約需要4分鐘閱讀。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教育孩子要乖、要聽話,在孩子們低下頭默默按照家長說的去做的時候,往往會這樣得到家長的讚揚:“真乖,真聽話!寶貝最聽話了,爸爸媽媽最愛你了。”這一幕熟悉的場景在生活中是不是出現得特別頻繁?

也許,在很多家長看來,教出一個聽話的孩子是非常自豪的,省心,看似懂事,又乖巧。實則不然,在你用“要求聽話”的方式要求他做自己不情願的事情的時候,這個時候他內心中是有不滿情緒的。一直壓制著自己的不滿情緒,不讓自己的情緒流動起來,始終委屈著自己,默默做著你指示的事情,直到成為習慣。這樣的孩子,會過的很快樂嗎?會成長為一個心靈自由、健康的成年人嗎?

很多家長一直反對孩子表達不滿情緒,其實,情緒是不分好壞的,所有的情緒是需要流動的。只要情緒受到適當指引,都是會幫助我們更好地生活。

如果孩子有情緒,那就讓它流動起來。只有情緒被理解與接納,才不會造成傷害。而當孩子的情緒被壓抑著,才會給孩子內心更多的挫傷。

家長們只有知道如何處理孩子的情緒,才會處理好自己與他人的情緒。

“要乖,要聽話”,你還在這樣錯誤教育孩子嗎?

姐姐是一名初中英語老師,無論是對工作還是對自己的孩子,都是非常認真負責。她的孩子在上小學,不光對孩子的作業檢查很嚴,而且業餘時間對孩子也是手把手教各種知識。最近教會了孩子幾首英文詩歌,我去她家吃飯時,她要求孩子背給我聽。

當時我飯還沒有吃,並且有點餓了,於是就說道:“姐姐,英文詩歌不大好背的,而且也不差這份吃飯的時間吧?要不我們先吃飯吧。”

小孩本來不大想背的,一聽就知道有聲援了,更加表示不想背詩歌。

“嘖!乖一點,不可以這麼沒有禮貌。”姐姐苛責道。

都知道有沒有禮貌是和背不背詩歌是沒有關係的,但是大人批評小孩通常都是口不擇言,一味地要求小孩照做。

我看不下去了,於是再一次說道:“沒事的,我們先吃飯了再說吧。”

“乖一點,有禮貌一點。”姐姐再次對小孩說道。

終於,小孩還是隻能默默地聽媽媽的話背完了詩歌。當然,背完之後少不了我對孩子與姐姐教育的一陣誇獎。

“恩,好乖,好聽話,寶貝最乖了,媽媽最愛你了。”姐姐高興地對小孩說,隨後讓小孩去看卡通片了。

我看了姐姐一眼,姐姐很疑惑又不滿地回望著我。

“你剛剛看我的眼神是想表示什麼?”姐姐問道。

“你記不記得,剛剛你說愛她之前,你稱讚她什麼?”我回答道。

“記得,我說:寶貝最乖,最聽話了。”

“恩。”

“怎麼了?是我的小孩哪裡不乖不聽話了?”

“你為什麼要把聽話的稱讚放在愛的前面呢?其實,無論小孩聽不聽話,你都一樣愛,對不對?”

“要乖,要聽話”,你還在這樣錯誤教育孩子嗎?

我們一直聽著這樣的稱讚長大,從小的教育經歷就告訴我們:要做一個好孩子,一個好孩子就是一個乖孩子;一個乖孩子就是一個聽話的孩子。

而往往孩子做了什麼換到了“聽話”的稱讚呢?

孩子靠著壓抑自己不情願的情緒,做著不想做的事情,換到了“聽話”的稱讚。

很多孩子,因為害怕打針而不敢去醫院,因為害羞而不敢和客人說話,但是如果他們把不滿、擔心、害羞等情緒壓制下去,去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就會得到“聽話”的稱讚,被認定為一個好小孩。

被這種稱讚包圍著長大的小孩,極有可能會形成“這些不討人喜歡的情緒都是不好的”的觀念,從而成為一個老是想壓下這些情緒的大人,不斷捨棄、委屈自己。

而很多大人對小孩說過一句話:“你真的把我惹火了。”你看,大人就理直氣壯地表達出自己的情緒,不帶絲毫的壓抑。而那句話的下一句往往就是:你怎麼這麼不聽話呢?

“要乖,要聽話”,你還在這樣錯誤教育孩子嗎?

某種程度上來說,責備對方“不聽話”,就是表達:我可以有情緒,我可以表達我的不滿,而你不可以有情緒,你要把情緒深埋心底,按我說的做。

在責備孩子不聽話的同時,孩子不光要體驗大人的情緒,吸收掉大人的情緒,而且還要深埋自己的情緒。小小的心靈就充斥瞭如此多的負面情緒,這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是不是很殘忍?對於大人來說,是不是有點自私了?

在這樣的氛圍中成長,孩子很容易形成一個思想觀念:大人就是有權利展示情緒,而作為孩子,只能默默接受。誰在上,誰有權,誰就可以表達出自己的情緒。

但是在我們的生活中呢?朋友之間、同事之間、同學之間,都是平等的關係。當面對這些平等的關係,我們的情緒怎麼辦呢?他們的情緒怎麼辦呢?

情緒的表達只是一種自然而然的事情,而不是一種權利的宣揚,只有帶著這樣一種思想觀念,我們才能更好地與生活相處,與他人相處,與自己相處。

“要乖,要聽話”,你還在這樣錯誤教育孩子嗎?

很多時候,中國家長可以督促孩子把作業完成好,把公司的事情做好,但是卻忘了培養孩子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人的能力。

所以,少說些“真乖,真聽話”,多靜心傾聽,多在孩子的心靈上停留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