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股銀隆 董明珠的資本運作是一步險棋?

董明珠個人入股珠海銀隆,這事原來大家都沒細想,現在隨著更多細節曝光,讓人感覺這事很不簡單。以董明珠的國企上市公司掌門人身份,個人入股民營企業珠海銀隆並不合規,更何況她已事實上成為珠海銀隆的實際控制人。董明珠執掌國企上市公司的同時,還實際控制著一家民營企業,且兩家企業之間存在大量關聯交易,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存在問題的。

另外,董明珠入股珠海銀隆的資金基本上都是借款,並且至少有8.5億元的借款來自格力電器的經銷商,問題就更嚴重了。珠海銀隆現已更名為銀隆新能源,撇開其發展前景不談,董明珠的資本運作看似大手筆,實際上是一步險棋,一著不慎,很可能滿盤皆輸。


入股銀隆 董明珠的資本運作是一步險棋?

入股銀隆資金借自格力經銷商

董明珠目前持有銀隆新能源17.46%的股份,出資額19.2672億元。董明珠的歷年個人收入有很大一部分買了格力電器的股份,目前其持有4448.8492萬股格力電器,佔格力電器總股本的0.74%,其中有一部分是在二級市場增持的。董明珠幾乎沒有質押自己所持有的格力電器股份,入股珠海銀隆的資金基本上都是借的,借款主要來自格力電器的經銷商、珠海銀隆大股東以及她個人的債務債權重組。

公開報道顯示,董明珠與廣東銀通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現更名為珠海市銀隆投資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簽訂了10億元借款合同。但是廣東銀通又與北京盛世恆興格力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簽訂了6億元借款合同,與湖北盛興格力電器銷售有限公司簽訂1.5億元借款合同。

這也就是說,董明珠的10億元借款中有7.5億元實際上來自格力電器的經銷商,過橋廣東銀通只是為了掩人耳目。另外2.5億元則是由時任珠海銀隆董事長魏銀倉向另一位合作伙伴挪借的,後來時任珠海銀隆總經理孫國華為此承擔了4000萬元的利息。

這是董明珠第一次入股珠海銀隆的10億元資金來源,她沒有從自己的腰包中掏出一分錢,因此魏銀倉說她是“空手套白狼”。董明珠還魏銀倉借款的資金來源主要還是格力電器的經銷商,其中1億元來自東莞晟世欣興格力貿易有限公司,其他渠道1億元,還有5000萬元最終由拓金資本承接。由此可以看出,董明珠實際上分別從三家格力電器經銷商這兒合計借了8.5億元。

2018年8月23日,董明珠向銀隆集團發出債權債務抵銷通知,2018年8月22日,北京格力與湖北格力將借款合同項下對銀隆集團的全部債權轉讓給了董明珠。鑑於銀隆集團持有對董明珠的債權,而董明珠持有對銀隆集團的等額債權,由此雙方的債權債務相互抵銷。那麼董明珠是否還掉了兩家格力電器經銷商的7.5億元借款呢?考慮到董明珠後來又追加9.2672億元入股珠海銀隆,這筆資金來源不明,這個時候再讓她拿出7.5億元來還格力電器經銷商的借款,幾乎不可能。那為什麼這兩家經銷商會把7.5億元債權轉讓給董明珠呢?這裡需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左手國企右手民企怎能公平交易

現在的問題是,格力電器的經銷商憑什麼要借鉅款給董明珠呢?這顯然跟董明珠的格力電器掌門人身份有關。董明珠與格力電器經銷商發生鉅額資金往來,這是不合規的。董明珠顯然很清楚這一點,所以她沒有直接向格力電器經銷商借款,而是過橋廣東銀通。但是董明珠百密一疏,資金轉賬記錄已將資金來源暴露無遺。格力電器經銷商對董明珠言聽計從,董明珠想借錢就給錢,想怎麼辦就怎麼辦,這種關係是很不正常的,是瓜田李下,私相授受。

問題並沒有到此為止,董明珠後來通過各種手段逐步奪取了珠海銀隆的實際控制權。目前銀隆新能源的管理團隊中從格力電器辭職過來的已有300多人,銀隆新能源的創始團隊基本上已經被替換成董明珠的格力系人馬,公司原董事長魏銀倉和孫國華都已出局。一度接任董事長的孫國華在離職之前就已經被架空,銀隆新能源的很多決策實際上都是直接向董明珠彙報。可以看出,董明珠在執掌格力電器的同時,還花了很大的精力在操控銀隆新能源。這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腳踩兩隻船,而是在公幹的同時還在幹私活,這是什麼性質的問題?

董明珠左手國企,右手民企,相互之間還有大量關聯交易,左右互搏,怎麼能做到公平交易?事實上格力電器對銀隆新能源存在大額賒銷情況,2018年上半年,在銀隆新能源舊賬未付的情況下,格力電器對銀隆新能源繼續分文不收就發貨。董明珠對別的企業都要求籤訂單時必須要付30%的預付款,交貨時必須全額付清,並且把她在格力電器的這一套銷售規定移植到了銀隆新能源的銷售規定中,為什麼卻獨獨對銀隆新能源網開一面呢?這難道不令人深思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