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的電子家庭作業,看教育部怎麼說

我想現在看到這篇文章的人大部分人都沒有經歷過這樣的事情,家庭作業是要求手機來完成,而不是作業本。

小學生的電子家庭作業,看教育部怎麼說

我也不知道其他城市是什麼樣,至少在我現在的城市,據我瞭解,小學生的好多家庭作業是要求在手機上完成的。

甚至有些家長感覺這些作業不是留給學生的,更像是留給家長的。

小學生的電子家庭作業,看教育部怎麼說

一位2歲孩子媽媽講

作為一個2歲孩子的媽媽,我看到了身邊所有的朋友都翻看手機查看自己孩子的作業,有的甚至還要家長自己打印做出。留作業、點評作業、甚至下通知都在微信或者QQ群裡,我不敢苟同現在的教育者的教育方式。想想我們80後上學,老師佈置作業都是需要自己拿出本子認認真真的記下來,一是自己記更容易記憶,二是也可以練一下字和讀寫能力,有些需要緊跟時代步伐,有些還是需要循規蹈矩。孩子的教育是大事,孩子是未來。在校期間還是放下手中的手機吧。有些老師還拍一些視頻放在有些 app中,我也不認同這種方式,如果是公開課,沒有問題,幾乎每節課都自拍發視頻,貌似不妥。孩子回家會跟父母說,老師就在課上拍視頻,為什麼我們不能看手機?這個問題留給課上拍視頻的老師回答吧。總之,我是贊同新規定的,我更希望可以儘快落實。讓教育迴歸原本。

小學生的電子家庭作業,看教育部怎麼說

一位老師講

有一次,我在上課的時候,也遇到過一個學生正在玩手機,好像是王者榮耀,看者挺老實聽話的一個孩子,我去制止他的時候,他的眼神都能殺人,看這情形,我叫他出去玩完再進來,他一開始不理你,嘴上還說“快了,快了,老師你在給我幾分鐘”,其它同學哈哈大笑,怎麼辦?最後,我只能這樣說:“你出去玩,等玩完再進來”,他一邊玩著一邊走到外面,事後我和他談話,他說:“老師,課間玩的,沒結束,我中途不能退,不然別人會罵我!”他也承認錯誤,但是這件事真是苦笑不得!

小學生的電子家庭作業,看教育部怎麼說

現在的電子產品的使用有些導致了學生的思考力和想象力,哪裡不會點哪裡,這不就是告訴你答案嗎?

最近,教育部召開了記者招待會,以應對預防和控制兒童和青少年近視以及控制兒童和青少年使用電子產品的問題。答覆中提到,目前濫用電子產品主要是指對電子產品的依賴和成癮,而不是為了學習甚至娛樂的目的而使用。

小學生的電子家庭作業,看教育部怎麼說

因此,我們應當區分具體情況,仔細鑑別哪些電子產品受到嚴格控制,哪些受到適度控制,哪些必須使用。

今年8月,教育部等八個部門聯合發佈了《兒童青少年近視綜合防治實施計劃》(以下簡稱《實施計劃》)。《實施方案》從家庭、學校等方面提出了建議,其中對電子產品的使用直接規定了限制性規定。包括:

嚴禁學生攜帶個人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進入教室,帶入學校統一管理。學校教學不依賴電子產品。原則上,電子產品的教學長度不應超過教學總長度的30%。作業不依賴於電子產品,原則上使用紙張操作。教育部和有關部門每年對電子產品和其他標準進行全面覆蓋檢查。
小學生的電子家庭作業,看教育部怎麼說

根據這一現象,網友們又會怎樣評價呢?

翻滾吧阿東說:

為什麼孩子的作業需要家長簽字,監督完成???家長白天工作已經很辛苦了,晚上回來還要陪孩子寫作業,還要簽字,學校老師是幹嘛的呢?

手機用戶219239說:

現在老師都聰明瞭,學生都是家長教的。學校沒任何作業。大量的家庭作業都是要家長輔導的!這樣的學校我真的是服了!學校錢漲價了,學校作業少了。家庭作業多了!弄得家長班都上不成了。這樣的家庭作業害死人了。

安乃靈說:

國家義務教育,老師放棄教育。連學生作業批改都要家長監督簽字了

堂787說:

我個人認為,學校對電子產品的依賴不加以控制,將會造成老師越來越懶惰,很多的作業是電子來播放投影解決,或者作業用手機發送到家長群裡,搞得很多學生都不知道有哪些作業?這樣會導致學生也會模仿依賴電子設備!現在我們老家的小學很多的學生作業,幾乎都是讓家長做的,電子問卷調查之類的需要用電腦去答題,對學生一點作用都不起,很小的孩子根本就不懂?這些作業有很多家長都不知道怎麼去選擇答案,失去了對孩子教育的意義,有時候還會讓家長給孩子的作業簽名,個人認為並沒有起什麼改變作用!

個人認為,教育部嚴禁電子產品進入課堂,禁止佈置電子作業是對的。

電子產品有利有弊,所以教學中適當的使用,不要過分依賴。對於孩子們來說也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