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餵養超2歲半,影響腸道健康

母乳是寶寶最好的食糧,不過,著名科學雜誌《自然》近日刊登新研究稱,如果母乳餵養超過2 歲半,不利於寶寶腸道健康。

美國貝勒醫學院研究人員對美國、瑞典、德國和芬蘭6個臨床中心的903名3~46個月嬰幼兒的糞便樣本進行基因測序和宏基因組分析,發現嬰幼兒腸道菌群發展分為三個階段,母乳起到重要作用,微生物的種類隨著食物種類增多變得豐富。寶寶出生後3~14個月是腸道菌群“發育階段”,各種菌群逐漸在寶寶體內定植,母乳餵養和益生菌雙歧桿菌水平呈正相關。寶寶出生後15~30個月,攝入的食物種類增加,腸道菌群進入“過渡階段”。30個月後,寶寶的飲食變得穩定,腸道菌群也進入“穩定階段”,和成年人的腸道微生物組成十分相似,最明顯的特徵是在“過渡階段”迅速增加的厚壁菌門菌株數量趨於平穩。不過,如果寶寶缺少母乳餵養,可能不到30個月就會被迫“長大”,腸道菌群更早表現出厚壁菌門菌株數量增多,提前進入“穩定階段”;如果寶寶吃母乳時間過長,“過渡階段”被強制延遲,會導致雙歧桿菌長期佔優勢,影響腸道菌群的豐富度,不利於寶寶健康成長。

所以,寶寶斷奶不宜過早,也不應延遲過久,否則都不利於健康成長。

母乳餵養超2歲半,影響腸道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