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元帥,南昌起義時也曾像新兵一樣,鑽在戰壕裡連頭都不敢抬

開國元帥,南昌起義時也曾像新兵一樣,鑽在戰壕裡連頭都不敢抬

(電視連續劇《東方》)

1955年9月11日,中央辦公廳主任楊尚昆接到一個重要電話。電話是周恩來從北戴河打來的,主張將元帥軍銜授予陳毅。

按照陳毅的條件,陳毅本就榜上有名,但是在討論過程中有人提出了異議。原因是陳毅建國後已被任命為國務院副總理,和鄧小平一樣,雖然掛著中央軍委委員的名,但已經完全轉業。比照鄧小平等其他轉業的領導人,陳毅似乎也不應該再授銜。

中央在對此事進行討論時,周恩來正在北戴河療養,並未能夠參加會議。楊尚昆受中央書記處委託,單獨向他徵求意見,周恩來經過深思熟慮,特地給楊尚昆打了一個電話,主張給陳毅授帥。

周恩來主張,陳毅是南方三年游擊隊、新四軍、第三野戰軍的代表,元帥中不能沒有這樣一個代表。至於說到鄧小平等人,他堅持陳毅的情況有所不同,比如劉鄧雖然同為第二野戰軍的代表,但劉伯承已確定授銜,鄧小平自然就可以不授銜了。可是在十元帥中,除了陳毅,相應方面並沒有其他人可作為代表。

周恩來還舉了蘇聯布爾加寧的例子,布爾加寧在地方工作,然而依舊被授予元帥。有布爾加寧的例子在先,周恩來認為,授予軍銜對陳毅目前和將來的工作不會產生不便之處,軍服平時也可以不穿,只在必要時穿。

由於周恩來的力爭,陳毅被留在了元帥名單中,位列第六位。

開國元帥,南昌起義時也曾像新兵一樣,鑽在戰壕裡連頭都不敢抬

(電視連續劇《東方》)

當年參加南昌起義時,陳毅的職務就是由身為前委書記的周恩來親自任命的,為第七十三團政治指導員。周恩來當時還笑著對他說:“派你乾的工作太小了,你不要嫌小。”陳毅爽朗地回答道:“什麼小不小哩!你叫我當連指導員我也幹,只要拿武裝我就幹。”

七十三團的前身是葉挺獨立團,有“鐵軍鐵團”之稱。官兵軍事素質高,對共產黨比較有認識,但也有心高氣傲的一面,尤其是看不起“賣狗皮膏藥”的政工人員。陳毅既是政工人員,又初來乍到,上下關係都很陌生,所以官兵不太聽他的,他在部隊裡也沒什麼地位。

陳毅是個心胸豁達、積極樂觀的人。他沒有因此產生消極情緒,為了儘快融入隊伍,經常主動到班排跟士兵談心交流。起義軍南下廣東,部隊在酷熱難當的盛夏中行軍,人人汗流浹背,疲憊不堪,加上缺乏穩定補給,有時一天都吃不上一頓飯。陳毅對此毫不介意,他和官兵們一起捱餓走路,看到病號就扶,還幫著士兵背槍。這使得官兵們漸漸改變了對陳毅的印象,增加了對他的好感。

七十三團是起義軍的主力團,經常要擔負攻克敵人主陣地的任務,打的都是一些硬仗惡仗。陳毅原先沒有打過仗,這是他第一次上戰場,聽到周圍槍炮聲密集,他一度也像新兵一樣表現得不知所措,甚至鑽在戰壕裡連頭都不敢抬。

不過很快,陳毅就意識到必須突破自我,完成這一人生考驗。於是他立刻奔上最前線,和團長站在一起,給官兵們打氣鼓勁。看到這一情景,許多老兵都交口稱讚,老行伍出身的團長也開始對陳毅另眼相看。

開國元帥,南昌起義時也曾像新兵一樣,鑽在戰壕裡連頭都不敢抬

(電影《建軍大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