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龍貓》背後的故事,你瞭解嗎?

1

平成元年,日本動漫畫界發生了兩件大事。

第一件事是「宮崎勤事件」,在 88-89 年間殘忍殺害四名女童的罪犯宮崎勤因傷害他人身體與謀殺被捕。因為在宮崎勤家中搜出大量動漫作品,連帶日本整個御宅族遭到了批評,指責和歧視,同時給整個 ACGN 行業帶來了沉重的打擊。

第二件事是手冢治虫的去世。漫畫之神的離開令整個業界哀慟,作為在日本國民心中舉足輕重的人物,幾乎所有雜誌都策劃了追悼其的專題報道。其中最令人在意的是已成為動畫大師的宮崎駿的發言:「關於其(手冢治虫)動畫片的所言和主張,全部都是錯誤的。」。

這些《龍貓》背後的故事,你瞭解嗎?

手冢治虫

「錯誤」大概是指手冢治虫對於整個動畫產業的影響。電影是以每秒 24 幀產生流動感,但是通常情況下只需要每秒 8 幀就能產生視覺上的動態效果。為了能達到每週一集 30 分鐘動畫的產出,手冢治虫將這種每秒 8 幅畫面的拍攝手法(一拍三)運用在了《鐵臂阿童木》上並大獲成功。

一拍三的運用和有限動畫的製作方式省去了很大的作畫勞力,如今我們看到的日本電視動畫幾乎都源自與此。其方法節約了大量的成本,同時也降低了作品的藝術性。這在當時使用一拍二(每秒 12 幀),以大冢康生、宮崎駿、高畑勳等為首的東映動畫人看來無異於粗製濫造。可是《鐵臂阿童木》的火爆已經影響了整個業界,電視動畫的製作發展潮流似乎無可更改。

這些《龍貓》背後的故事,你瞭解嗎?

鐵臂阿童木

宮崎駿對於手冢治虫的感情大約是有些複雜的。成長於那個年代的日本動漫從業者,小時候很難不受到手冢治虫作品的影響,宮崎駿也是一樣。在童年母親臥病在床的日子裡,無人陪伴的宮崎駿就投入到了漫畫的世界中,其中就有手冢治虫的作品。他自己也直言「手冢先生對我的影響巨大是一個事實。小學時候的我,在漫畫中最喜歡他的作品。」。

等到宮崎駿真的決定要投身漫畫事業的時候,這種影響相反成了負擔。成年後宮崎駿將自己的作品交給他人過目,得到了與手冢治虫很相似的評價。在普通人來說,這是莫大的鼓舞和誇讚,對於宮崎駿這種孤傲的天才來講,則更像是羞辱。為了擺脫這種影響,宮崎駿一怒之下燒掉了自己的所有作品,決定從新開始,做一個和手冢治虫完全不同的自我。

有意思的是,在日本動漫產業還處於鴻蒙階段,無人可以模仿的手冢治虫選擇了向大洋彼岸的動畫王國迪士尼學習。超越,或者說製作出與迪士尼完全不同的動畫是其畢生追求之一,成立蟲 Pro、改革日本動畫製作方式,都是為了衝破這個桎梏。

天才都是相似的,他們都不甘於做模仿者。

1984 年,其時吉卜力還未正式成立,首部作品《風之谷》便橫空出世。那一年的《電影旬報》將《風之谷》放在了「十佳電影」的第七位,是歷年來對於動畫片的最高評價。更重要的是,《風之谷》不僅是作為動畫片,更是作為一部「電影」獲得了認可,宮崎駿的個人導演風格被前所未有的關注及青睞。那是連皮克斯和夢工廠都還未成立的年代,吉卜力的崛起宣告了世界上除迪士尼以外一個東方動畫王國的誕生。

這些《龍貓》背後的故事,你瞭解嗎?

風之谷

​在至今的公開消息中,也未曾見過手冢治虫對於《風之谷》的評價。有傳言在《風之谷》上映後,手冢治虫在公司逢人便問是否看過《風之谷》,覺得拍的如何。大部分人沒有回答,只有一個人無意中說了「特別有意思」,手冢治虫聽過之後沉默不語。

或許手冢治虫真的看過《風之谷》,意識到這就是自己一直想拍而不可得的東西。總之,這位為日本動畫產業貢獻巨大的男人再沒有提起過這位後輩,其中真意我們不得而知,直到五年後去世,留給世人《火鳥》還未完結的遺憾。

2

宮崎勤事件對於動漫界的影響一直持續到了 1995 年。

隨著對 80、90 後童年有著重大影響的《新世紀福音戰士》上映,日本人意識到了御宅族文化中的商機,因而開始恢復發展。就在同一年,《攻殼機動隊》在美國發行,一對名為沃卓斯基的狂熱日漫迷在影院觀看後激動不已,以此為靈感在四年後拍了一部電影,叫《黑客帝國》。

兩部作品的導演都與宮崎駿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1983 年,因為參與《超時空要塞》的原畫導致被學校開除的庵野秀明決定找工作,於是揹著一個書包就跑到東京,找到吉卜力。恰逢《風之谷》在緊鑼密鼓地製作中,急缺人手,在看過庵野秀明的作品後就同意了他的加入。

坊間傳聞宮崎駿和庵野秀明的相遇就像是《EVA》中父子一般,宮崎駿交給他畫巨神兵的任務,年輕的痞子回答「怎麼可能呢,我怎麼可能畫得出巨神兵呢?」,而宮崎駿則訓斥他「要畫就畫,不畫就滾。」。

這個場景多半是後人杜撰。實際上巨神兵的場景雖難,對於庵野秀明來說最難的並非巨神兵本身,而是巨神兵身邊的人物——善於畫機械結構的他並不懂怎麼去畫人物,最後人物畫得實在太爛,只好由宮崎駿本人來完成。這段經歷對庵野秀明影響不可謂不大,在公開場合,庵野秀明也承認宮崎駿是自己第二老師,在他身上學到了不少東西。

97 年業已成名的庵野秀明導演的《新世紀福音戰士劇場版 Air / 真心為你》上映,剛好撞上宮崎駿的《幽靈公主》,媒體報道師徒兩人開始了一段明爭暗鬥的歷史。庵野秀明批評《幽靈公主》構圖有問題,宮崎駿則說《新世紀福音戰士》只看了三分鐘就看不下去了。直到十九年後宮崎駿製作《起風了》,邀請庵野秀明來為男主角配音,流言不攻自破。

《攻殼機動隊》導演押井守對他的評價就沒這麼客氣了,同樣在 1983 年兩人見面,押井守直言宮崎駿給他的第一印象就是「這傢伙是個混蛋」。

這些《龍貓》背後的故事,你瞭解嗎?

宮崎駿、押井守

1984 年對於宮崎駿和押井守來講都是一個重要的年份。宮崎駿因為《風之谷》確立了其在動畫界大師的地位,押井守也憑藉《福星小子 2》聲名鵲起,隨之整個日本動畫市場也水漲船高,變得繁榮起來。

在完成《魯邦三世:卡里奧斯特羅城》之後第六年,宮崎駿再次接到了魯邦三世劇場版的製作邀請。曾經因製作魯邦三世玩命的經歷讓老爺子心有餘悸,於是轉而推薦了認識了兩年的押井守。時值 1985 年,因《福星小子》獲得原創粉碎機之名的押井守將自己的企劃滿心歡喜地交給了製作方,大量的劇情改動讓製作方選擇了拒絕。這件事另押井守耿耿於懷了多年,直到十年後《攻殼機動隊》在歐美大獲成功,押井守才坦然:終於能擺脫魯邦了。

雖然因為魯邦事件的交惡後兩人少有往來,並且因性格和理念原因導致兩位大師始終未能走到一起,起碼在對動畫這份事業上,二人從心底應該是惺惺相惜的。即使曾評價吉卜力應該解散,對於宮崎駿,押井守仍然這麼評價道:

事實上,我一點也不希望他安穩平靜地生活。他不能就這樣過著簡樸的退休生活,住在鄉村小屋裡畫畫,然後等著小孩子來到他身邊。如果他變成這樣,我會覺得非常孤獨。

3

中國觀眾印象中的宮崎駿一直是一副駕著眼鏡,頭髮花白,慈眉善目老爺爺形象,似乎這樣才能與動畫王國國王的氣質相符。國王這個地位是真的,和善就有待商榷了,與其稱宮崎駿為國王,不如稱之為「暴君」更合適。

押井守說,宮崎駿和高畑勳兩人「有種咄咄逼人的傾向,尤其在呵斥年輕工作人員的時候。和他們平時笑眯眯的個性完全不同,這兩個人在製作企劃時會換上另一幅人格」。

前幾年日劇《Legal High》在中國大熱,有一集是動畫工作室職員狀告動畫大師壓榨員工,這個名為宇都宮的被告形象明顯是以宮崎駿為原型(宇都宮市為宮崎駿家鄉)。這個職員可能沒有具體原型,非要找一個的話,細田守可能是最合適的。

二十世紀最後一年,數碼寶貝系列第一部劇場版《滾球獸的誕生》給予了中國孩子們極大的震撼,一改 TV 版本的陽光,陰鬱詭異的氣氛成為了一代人童年裡數碼世界的開端,成功執導這部作品的細田守開始在業界嶄露頭角,同時被吉卜力看中,從東映借走製作《哈爾的移動城堡》。

吉卜力可謂細田守心中的聖地。早在學生時代,細田守就曾求職于吉卜力,卻被宮崎駿寫信以「來吉卜力是消磨你的才華」為由拒絕。

時隔多年終於來到心目中的聖地工作,細田守自然對這個機會尤其看重。當時宮老爺子忙於製作《千與千尋》,整個吉卜力人力不足,於是細田守靠著自己的人脈拉起了一個團隊,開始熱火朝天地製作《哈爾的移動城堡》。

結果等到劇本寫完、分鏡畫完,製作進入原畫階段,傳來吉卜力高層的聲音:開除細田守,將《哈爾的移動城堡》交由宮崎駿。

或許是因為害怕細田守名氣不夠,或許是看不慣細田守拉來的非吉卜力團隊,細田守被踢出局的原因眾說紛紜,總之,在才踏入心中的聖地沒多久,細田守就遭遇了事業上最大的打擊。

很難想象當時細田守內心的崩潰與絕望。除了被自己理想鄉和偶像的背叛,被踢出局這件事還折掉了他這麼多年來在業內積攢的所有人脈,這次可怕的失敗甚至一度讓他想要放棄動畫事業。

好在 06 年的時候,細田守遇到了丸山正雄——此人同時還是今敏的伯樂——後者慧眼識人,讓他製作了《穿越時空的少女》。

這些《龍貓》背後的故事,你瞭解嗎?

穿越時空的少女

《穿越時空的少女》上映,恰好和吉卜力打了對臺,由宮崎駿長子宮崎吾朗執導的《地海傳說》也在同年上映。這次對戰吉卜力,《穿越時空的少女》輕鬆取得了票房和口碑的雙重勝利,一舉登上了名導的行列,一掃過去的陰影。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4

即使難以相處似宮崎駿,也有一生的摯友。

1958 年,年輕的宮崎駿去電影院看了日本第一部長篇彩色動畫《白蛇傳》,回家後哭了一整晚,坦誠自己愛上了女性英雄主義動畫——在他後來的作品裡,女性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這就是動畫大師決心踏入動畫事業的開端。

這些《龍貓》背後的故事,你瞭解嗎?

白蛇傳

五年後大學畢業,宮崎駿如願以償進入東映動畫公司,成為了一名動畫師,並愛上了他的師姐,《白蛇傳》的動畫師大田朱美。年輕的宮崎駿是一名堅定的共產主義者,被工會鬥爭的積極分子大田朱美影響,也迅速投入到了工會鬥爭中,僅僅一年就當上了東映動畫公司工會總書記。正是在工會里,他結識了比他年長六歲,時任工會副書記的高畑勳。

這些《龍貓》背後的故事,你瞭解嗎?

高畑勳、宮崎駿

押井守評價兩人是「六十年代安保運動的老伯伯」,正是說明二人在年輕時就具備某種共通的特質和傾向。總之兩人一見如故,高畑勳給宮崎駿看了前蘇聯的動畫《冰雪女王》,並邀請他參與到自己的作品中來。

兩人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合作是《太陽王子霍爾斯的大冒險》,高畑勳是導演,宮崎駿是設計,前輩大冢康生則負責作畫監督。這部動畫在日本動畫史上具有轉折地位,可以說是第一部面向成人而不僅僅是兒童的動畫作品。

高畑勳第一次執導長篇動畫就暴露了拖延症的特徵。原本八個月的預定週期,被延長到了整整三年,製作費也一漲再漲。結果上映後票房失敗,團隊不少人受到降職處分,導致不少人離開東映,其中就包括大冢康生。

三年後,高畑勳和宮崎駿也一起跳槽到了大冢康生所在的 A Production。1972 年為了慶祝中日兩國邦交正常化,中國向日本贈送了蘭蘭和康康兩隻大熊貓,掀起了日本一陣熊貓熱。藉著這股熊貓熱,聯合前輩大冢康生共同推出了《熊貓家族》。高畑勳作為導演,宮崎駿則負責劇本和畫面設定。

時至今日許多人認為《熊貓家族》就是《龍貓》的前身,因為兩者共同點實在不少。尤其爸爸熊貓巨大、毛絨、圓滾滾,和笑起來的大嘴形象簡直與龍貓如出一轍,吉卜力之後使用龍貓作為工作室的 Logo 可以看出宮崎駿本人對於這類形象的喜愛之處。這部作品也是高畑勳新風格的嘗試之作,首次以描繪日常生活為主,這種風格後來也影響了他大部分作品。

這些《龍貓》背後的故事,你瞭解嗎?

熊貓家族

1978 年,德間書店發行了日本第一個專門動畫雜誌《Animage》,編輯決定採訪十年前上映的《太陽王子霍爾斯的大冒險》創作人員高畑勳和宮崎駿。此時的師兄弟二人已經分道揚鑣,高畑勳在製作《小麻煩千惠》,而宮崎駿則在趕製把自己折磨得快沒命的《魯邦三世:卡里奧斯特羅城》。兩個人雖然對採訪提出了諸多苛刻的要求,這位編輯卻對二人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與二人都建立了志同道合的友誼,這名編輯便是鈴木敏夫。

《魯邦三世:卡里奧斯特羅城》上映後,《Animage》雜誌編輯了宮崎駿的特輯,從此開始了宮崎駿和德間書店的合作。

1982 年,宮崎駿開始在《Animage》上連載漫畫《風之谷》,收穫了不小的反響。鈴木敏夫勸他將《風之谷》動畫化,對此宮崎駿只提出了一個要求:必須由高畑勳作為製片。

鈴木敏夫於是去找高畑勳,沒想到高畑勳不僅找理由拒絕,還專門寫了一本「什麼是製片人」的筆記,詳述自己為什麼不適合當製片人。遊說失敗的鈴木敏夫回來找宮崎駿喝酒,喝到動情處宮崎駿失聲痛哭:「我為高畑先生奉獻了十五年青春,沒想到他竟然一點不想幫我!」。

第二天鈴木再次去找高畑勳,向他怒吼「宮崎先生對你到底算什麼?」,痛斥高畑勳不夠朋友,在宮崎駿遇到困難的時候居然不選擇幫忙,終於說服高畑勳同意。

《風之谷》的動畫化得到了德間書店老闆德間康快的鼎力支持。德間康快是一名共產黨人,一直認為日本人對中國人犯下了惡行,因此絕不能賺中國人的錢。上世紀大火的電影《追捕》被引進中國,張藝謀《菊豆》的拍攝,都受到了其幫助。

自此,吉卜力的雛形總算完成。

5

在《風之谷》獲得了良好口碑之後,鈴木敏夫因推銷《龍貓》的企劃失敗,想出了由高畑勳擔任導演製作《螢火蟲之墓》,宮崎駿和高畑勳同時製作、同時上映的噱頭。

計劃無疑是成功的。一開始的時候,《龍貓》和《螢火蟲之墓》都是中篇企劃,高畑勳慣常的拖延毛病 + 超預算讓《螢火蟲之墓》一下成為長篇動畫。得知此事後的宮崎駿立馬不幹了,一定不能比高畑勳的短,於是給小梅加了一個姐姐。雖然《螢火蟲之墓》後期有點趕工,兩部如期上映的影片還是將吉卜力的聲望推向了頂峰。

分別作為宮崎駿與高畑勳的代表作,兩部作品擁有截然不同的風格,一個是綺麗溫暖的幻想世界,一個是痛苦細膩的真實過去。這種鮮明的對比讓當時的觀眾剛沉浸於前者的喜悅後立馬轉入後者的悲慟中,享受了一次情緒分裂的體驗。

這些《龍貓》背後的故事,你瞭解嗎?

龍貓

雖然出生於戰爭年代,宮崎駿的童年在物質上還算富足。宮崎駿的父親宮崎勝是一個只關心家人應該如何生活,而不關心做人道理、國家命運的人,在戰爭期間就以老婆孩子為理由痛哭兩小時逃避了上前線的命運,被貼上「懦夫」的標籤也沒所謂。之後出任家族宮崎航空興學的廠長,主持零食戰鬥機主引擎的製造工作,零件不合格就給質檢員發紅包,發了一筆戰爭財。宮崎勝次曾經跟兒子們說:「反正戰爭這種蠢事,喜不喜歡都得幹,不如好好掙一筆,管他什麼忠義禮孝,國家命運。」

父親這種對中國毫無謝罪意識的態度讓纖細敏感的宮崎駿在童年甚至羞於做一個日本人,加之母親染上肺結核臥床不起,宮崎駿把大部分時間都投入到了閱讀當中,其中就包括了共產主義作品和漫畫。《龍貓》中流露出的感情便是這段「欠缺」母愛經歷的投射,在戰後肺結核尚屬不治之症,活在害怕失去母親恐懼中的宮崎駿在成年後為孩子們送上了這樣一份禮物——即使父母不在身邊,總有一隻圓滾滾的大龍貓陪伴著你。

相比之下比宮崎駿年長六歲的高畑勳是殘酷戰爭的親眼見證者。1943 年高畑勳舉家搬到岡山,不久後便經歷了太平洋戰爭中的「岡山大空襲」,逃難時屍橫遍野的景象另九歲的高畑勳終身難忘,他回憶「很多屍體都被焦油浸著,燒至黢黑,當時我的身體顫抖得連嘴巴都不能合上。」,這些經歷促成了高畑勳一生的反戰立場。為了反對安倍晉三修改《和平憲法》,高畑勳在吉卜力內刊《熱風》上刊登的《60 年和平的重要性》也曾寫道回頭看日本發動的戰爭,簡直是愚蠢。《螢火蟲之墓》中戰爭的慘烈和反戰的表達正是源於此。

這些《龍貓》背後的故事,你瞭解嗎?

2015 年,《TimeOut》雜誌紐約版邀請了超過 100 的資深人士列出了他們最喜愛的動畫電影,前 15 名中有四部作品來自日本,而其中三部都誕生於 1988 年,那就是宮崎駿的《龍貓》、大友克洋的《阿基拉》和高畑勳的《螢火蟲之墓》。許多年後人們回憶起 1988 年,不免感嘆是日本動畫神一般的年份。

而在三十年後的今年,高畑勳病逝。葬禮上,宮崎駿追憶起與高畑勳初始的日子:

「與阿樸相遇的那一刻是在一個黃昏的下午,我站在公交車站等班車,當時剛下完雨的路上還留有不少的小水窪,一個青年慢慢向我走近,他就是阿樸,直到現在我都忘不了那張熟悉的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