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來自唐山的“綠林好漢”最後成了抗日英雄!

近年來,抗日神劇“孜孜不倦”地拍著,可是觀眾們的欣賞水平卻在逐漸提高,脫離實際的“抗日神劇”侮辱的不僅是觀眾的智商,更辱沒了無數革命先烈獻出的血與汗。


這位來自唐山的“綠林好漢”最後成了抗日英雄!


1938年10月13日,80年前的今天,唐山的抗日英雄——楊二壯烈犧牲。

楊二,滿族人,1889年生,遵化馬蘭峪人。參加抗日暴動時,改名楊振榮,因排行第二,故人稱楊二。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楊二在遵化、興隆一帶的貧苦農民心目中,是一位懲惡揚善、殺富濟貧的綠林豪俠。曾經的綠林好漢,成長為抗日先鋒,可謂是英雄不問出身。

1933年,日軍侵佔興隆縣,到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楊二目睹山河破碎,民不聊生,心如火焚。他對手下弟兄說:“父老鄉親成了亡國奴,咱們不能袖手旁觀,非給日本人點兒厲害嚐嚐!”4月中旬,楊二率隊在興隆縣孤山子與日激戰,全殲日軍一個小隊,繳獲30多支長短槍。1936年,日軍對楊二施行收買政策,以高官厚祿相誘。楊二將勸降書撕得粉碎並寫了十個大字:“不當亡國奴,至死不親日!”作為對日軍的回答。他憑著強烈的民族自尊心,率部尋機打擊日寇,成為冀東地區較早的一支自發的抗日隊伍。


這位來自唐山的“綠林好漢”最後成了抗日英雄!


1938年7月,冀東抗日大暴動風起雲湧。綠林英雄楊二在遵化縣花椒園高舉“民眾抗日救國軍”大旗。400多名戰士列隊集聚麾下,楊二宣讀暴動宣言:“我楊振榮抗日不成功,誓不為人,永不出世!”楊二將部隊進行了整編,親任司令。遵化、興隆的貧民百姓紛紛前來投軍。僅半個月隊伍擴大到1000多人。


這位來自唐山的“綠林好漢”最後成了抗日英雄!


隊伍壯大,軍餉日艱。經偵察,得知湯泉日本據點存有黃金白銀,楊二週密運籌,決定攻取。湯泉據點設在一座大廟裡,駐有30多個日本鬼子,廟周圍設有鐵絲網,門口日夜有崗。7月的一天傍晚,楊二率領300多名戰士,從花椒園出發直奔湯泉,夜間十點鐘左右到達,他命戰士迅速將據點包圍。戰士在遠離崗哨的地方,割斷鐵絲網,悄然逼近大廟。鬼子崗哨發覺後,剛要鳴槍報警,就被戰士們開槍打死。睡在大廟裡的30多個鬼子,聽見槍聲,翻身抓槍,意欲抵抗,但楊二己率部衝進大廟,未容敵人還手,十幾個鬼子當場被打死,其餘殘敵倉皇逃竄。楊二命戰士砸開大鐵櫃,取出真金白銀,勝利返回花椒園。

隨後,楊二率部在玉田南天門、小泉一帶招兵買馬,練兵習武,收繳槍支,籌集軍餉,部隊很快壯大到2000餘人。楊二在此將部隊進行了整編,司令部下設政治處、參謀處、機械處、軍需處、訓練班。部隊分為三個團,每團分為三個營。

1938年農曆後7月的一天,被日軍收買的400多偽蒙古軍在隊長甘珠的指揮下,從馬蘭峪到平安城搶掠。因敵眾我寡,豐玉遵抗日遊擊大隊被敵人打敗,獨立第一大隊大隊長李維廉負傷,平安城被敵攻佔。楊二接到李維廉的求援信後,當夜抵達平安城附近,與李維廉部兵合一處。那時平安城敵據點圍牆高壘、易守難攻。夜間10點多鐘,攻城戰鬥打響。楊二親自督戰,率領戰士架梯攻城,但攻打三次均遭失敗,許多戰士陣亡。楊二見此,命令部隊停止攻擊,伏在掩體裡打冷槍,消耗敵人火力,以逸待勞。天近拂曉,楊二聞敵人槍聲雖很密集,但聽不見子彈溜響,原來敵人在鐵桶裡放的是鞭炮。他判斷敵人已經彈盡,立即發出攻城命令。衝鋒號剛一吹響,楊二率一團首先從西門攻入,接著二團、三團相繼攻破北門、東門和南門,遭前後夾擊,蒙古軍被打得暈頭轉向,損傷慘重,奪北門向平安城西河方向逃竄。楊二早已命令本部一個營和李維廉部埋伏在西河橋口,甘珠帶殘部剛近西河橋口,便被伏兵打得驚慌失措,急忙後退。楊二又率部從平安城衝出,殺得敵人首尾不能相顧,橫屍遍野。此戰楊二部殲敵200多,繳獲長短槍300餘支,子彈13箱,軍馬24匹。


這位來自唐山的“綠林好漢”最後成了抗日英雄!


之後,楊二部數次被大批日軍包圍。10月13日,他且戰且走,到興隆縣雙關鋪旁的老君臺,子彈將盡,自忖突圍無望,飲彈自殉。原冀東軍分區司令員李運昌在《冀東抗日大暴動》一文裡,高度評價了楊二:“在抗聯起義的影響下,綠林英雄楊二也拉起了一支2000人的部隊,活動在興隆、遵化一帶,打日本很堅決。”

這位來自唐山的“綠林好漢”最後成了抗日英雄!


煙塵遠逝,長城作證,楊二以不屈不撓的戰鬥精神,為民族解放事業做出的貢獻永垂青史。唐山人民會記住他,中國人民也會記住他!

如果你有關於家鄉抗日英雄的故事,不妨在下方留言告訴大牌哥,大牌哥將會不定期講述唐山英雄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