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軍”在行動《大扶貧一線手記》巜大壩大興》作品研討會在築召開

“文軍”在行動《大扶貧一線手記》巜大壩大興》作品研討會在築召開

12月3O日,儘管室外天寒地凍,但由貴州省社科聯、省文聯和作協指導,省經濟文化促進會舉辦的,2018“文軍”扶貧,我們在行動《大扶貧一線手記》、《大壩大興》作品研討會現場氣氛卻異常熱烈,大家為構築精神高地,衝出經濟窪地,深入一線釆訪的作者張興、卡西、耕夫三位作家拍手叫好。

“文軍”在行動《大扶貧一線手記》巜大壩大興》作品研討會在築召開

三位作家,以時代擔當的精神,以敏銳的政治眼光,投入到脫貧攻堅的火熱生活中去。採寫出來的《扶貧一線手記》和《大壩大興》兩本書,讓人閱後耳目一新,他們用手中的筆把扶貧一線幹部群眾的感人故事,鮮活地展現在讀者面前,給人以方向和力量。

“文軍”在行動《大扶貧一線手記》巜大壩大興》作品研討會在築召開

“文軍”在行動《大扶貧一線手記》巜大壩大興》作品研討會在築召開

貴州日原副總編、作家、詩人張興,他退而不休,耗費一年多時間,親臨扶貧第一線,傾情寫出了《大扶貧一線手記》,通過對具體人物、具體語言、具體時間、具體場景等方面的描寫敘述,已寫出了36篇手記,作為第一部結集出版。他們這次行動完全屬於他個人的自願行為,在行車安排、落實線索、接洽協調等方面都要克服了許許多多的困難。更為感人的是,作者身患糖尿病30餘年,在採訪中幾次被摔倒,把陪同的人也嚇到了好幾次。他們行動是在用腳去丈量山村的土地,用心靈去和扶貧第一線的幹部群眾交流,在書中寫出來的《扶貧先要把人扶起來》、《志氣立起"自強村"》、《點亮心靈之燈》、《”石頭"校長的花樣願景》《壩子村的笑聲》、《把公路"心靈"都打開》、《塘約村裡看規矩》等一個個鮮活感人的故事,讀後讓人心靈振撼,給人啟迪。張興和兩位作家、詩人卡西、和耕夫組成團創作的報告文學作品,描寫曾經的貧困村一安順市西市西秀區雙堡鎮大壩、在村支兩委和黨支部支部書記陳大興的帶領下,終於摸索出一條符合當地實際,以金刺梨產業業為主的可持續發展路子的感人故事。

“文軍”在行動《大扶貧一線手記》巜大壩大興》作品研討會在築召開

“文軍”在行動《大扶貧一線手記》巜大壩大興》作品研討會在築召開

參加作品研討會的貴州省人大原副主任、著名學者顧久、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中心原主任王禮全、貴州日報報業集團原總編輯幹正書、貴州日報報業集團原總經理劉慶鷹、貴州省經濟文化促進會會長朱家淮、貴州省文藝理論家協副主席趙雪峰等60多位專家學者,共同認為兩本書的"故事生動、形象鮮明、可讀性強,緊扣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主題。在大扶貧的時代中,作者們手中的筆,充分體現了"文軍扶貧在行動,翻山越嶺把文送。田間地間拉家常,助推扶貧真管用。"的"文軍"扶貧工作者的責任和擔當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