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廣傳媒·愚公移山,徐悲鴻先生挽救了上市公司?

2018年12月15日,電廣傳媒發佈公告稱作價2.088億元將向湖南廣播電視臺出售徐悲鴻名作《愚公移山》,此舉將給上市公司帶來1.8億元稅前利潤,上市公司有望扭虧為盈,避免被ST。本文還蒐集了徐先生的三稿《愚公移山》,與君共賞。

01 出售《愚公移山》,意在扭虧不戴帽ST

距離年關越來越近,有的為了保利潤,保殼,上市公司們賣的資產也是越來越奇葩,賣完股權,賣完房子,翻翻家底,哎,我這還有一幅畫,拿出來賣了吧。

電廣傳媒(000917)2018年12月15日公告稱公司子公司湖南有線集團將《愚公移山》布面油畫以 2.088 億元(含稅)出售給湖南廣播電視臺。該幅畫是公司於 2007 年通過北京瀚海拍賣有限公司組織的拍賣取得,最終取得價格為 2800 萬元,後抵債給子公司,此舉將給上市公司帶來利潤1.8億元利潤。

電廣傳媒2017年、2018年前三季度扣非後淨利潤分別是虧損5.07億元、虧損2.38億元元,眼看兩年連虧在即,難逃ST厄運。此番交易後,電廣傳媒將扭虧為盈希望可期。電廣傳媒的實際控制人,是湖南廣電網絡控股集團,背後是湖南省國資委,買賣一家親,這保殼神操作讓人無話可說。

02 交易價格公允嗎?

2018 年 6 月,湖南有線集團將《愚公移山》委託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在被譽為拍賣業風向標的中國嘉德"大觀之夜",備受矚目的徐悲鴻油畫《愚公移山》定格在1.89億元,距離低價1.9億元僅一步之遙,遺憾流拍。

那電廣傳媒的此次交易是否公允呢?財務上,公允價值是指熟悉市場情況的買賣雙方在公平交易的條件下和自願的情況下所確定的價格,按照拍賣的情況來說,公允價格定在1.89億元當然無話可說,所以此次家芒果臺花2.088億元,也就高出5%左右,這麼看來,這次交易還是算比較公允的,挑不出毛病。

03 佳作欣賞

徐先生的此次作品的是在戰亂和炮火中倖存的,如同上市公司公告的,是中國民族救亡史的重要註腳。然而,現在卻要成為上市公司扭轉盈虧、挽救上市公司退市命運的重要註腳,惜哉嘆哉!

根據百度百科: 徐悲鴻先生曾畫過三幅《愚公移山》,均是在1940年左右抗戰時期創作的。包括油畫第一稿,它的尺寸稍小,也就是上市公司現在拍賣出去的這幅,其在2007年拍賣取得。第二稿《愚公移山》是徐悲鴻先生輾轉從新加坡帶回的長達4.6米的大型油彩布本,現藏於徐悲鴻紀念館。第三稿《愚公移山》是大型水墨中國畫橫幅,現藏於徐悲鴻紀念館。三個版本的《愚公移山》在內容上基本將近,細節各不相同,配色和表現形式更是各有千秋。從網上搜集到徐先生的三稿《愚公移山》,與君共賞。

第1稿, 電廣傳媒此次出售的標的為徐悲鴻的《愚公移山》,該作品創作於 1940 年,為布面油畫,畫作尺幅為 46cm× 107.5cm。畫作如下圖:

電廣傳媒·愚公移山,徐悲鴻先生挽救了上市公司?

第2稿:徐悲鴻《愚公移山》1940年 231x462cm油彩布本,徐悲鴻紀念館藏

電廣傳媒·愚公移山,徐悲鴻先生挽救了上市公司?

第3稿:徐悲鴻《愚公移山》 1940年 144x421cm,水墨設色紙本橫幅,徐悲鴻紀念館藏

電廣傳媒·愚公移山,徐悲鴻先生挽救了上市公司?

徐悲鴻的《愚公移山》展示了徐悲鴻作為現實主義繪畫大師在中西繪畫融合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時也極具現實意義。該畫取材於《列子·湯問》中的一個神話傳說:愚公因太行、王屋兩山阻礙出入,想把山剷平。有人因此取笑他,他說:"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結果終於感動上天,兩座山被天神搬走了。當年,正值中國人民抗日的危急時刻,畫家意在以形象生動的藝術語言表達抗日民眾的決心和毅力,鼓舞人民大眾去爭取最後的勝利。

徐悲鴻紀念館

徐悲鴻(1895—1953年)是中國近現代著名的畫家和傑出的美術教育家,被譽為中國現實主義美術教育的奠基人,中國近代繪畫之父。徐悲鴻逝世後,他的夫人廖靜文女士將徐悲鴻的作品1200餘幅,他生前節衣縮食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及現代著名畫家的作品1200餘幅,連同1萬餘件圖書畫冊等珍貴資料捐獻給國家。以這些捐贈品為基礎,1954年在北京建立了徐悲鴻紀念館。紀念館原址在東城區東受祿街16號,1966年因建地下鐵拆除。1982年底在北京市西城區新街口北大街建成新館,1983年1月31日正式開放。新館面積為3700平方米,設有7個陳列室,長期展出並保存徐悲鴻一生創作的國畫、油畫、素描等作品,以及生平圖片和實物。

後記

年底了,上市公司向關聯方賣資產剝殼保利潤的太多了,比如前不久國元證券公司將自己的持有徽商銀行股票賣給母公司,上市公司直接盈利投資收益2個多億。 上市公司們使出渾身解數,讓財報變得光鮮靚麗。投資者們,在看財務報表時,要睜大眼睛,看清楚上市公司的利潤到底是來源於主營業務的優勢發展,還是來源於資產大挪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