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狼群》中的狼性:感恩,我們需要向狼學習

李微漪是四川的一名畫家,從小就喜歡收養流浪貓、流浪狗,一次去若爾蓋草原寫生時,救下了一隻小狼。她將這隻小狼取名叫格林,《重返狼群》就是根據她和格林之間發生的故事而改編的。

《重返狼群》中的狼性:感恩,我們需要向狼學習

小說中,微漪和格林就像一對母子,上演著平凡卻又特別的故事,因為她們的母子情深是跨種族的。記得沈石溪先生曾在《狼王夢》一書中指出,狼是最兇殘的動物,飢餓時它們甚至會獵殺同伴,食用同伴的血肉來活下去。人類也有一個詞語叫"白眼狼",意思是說狼從來不懂得感恩,你對它再好,它也不會感激你,但在這本書中,格林完全顛覆了我從前對狼的認知。

《重返狼群》中的狼性:感恩,我們需要向狼學習

被微漪救回都市的格林始終適應不了城市的生活,微漪決定帶它重回草原,並將它放歸大自然。來到草原後,為了讓格林儘快適應草原的生活,微漪每天都帶著去捕獵,她從最簡單的投食開始,到慢慢放手讓格林自己去捕獵,一步一步制定周詳的計劃,讓格林早點回到大自然中去,格林也習慣了人類媽媽的陪伴,它從來不會讓微漪離開它的視線,像極了孩子對母親的依戀。隨著時間的推移,格林漸漸適應了草原的生活。

正當微漪為此感到高興的時候,意外發生了,微漪生病了,不得不回到成都治療,臨走時,微漪將格林寄養在朋友的藏獒場裡,讓它和藏獒一起生活。半個月後,微漪回到獒場,她發現,生活在獒場的格林已經變成了半個藏獒,它將自己獨立求生的本領快忘光了,卻學會了和藏獒一樣學會搖尾乞食。

《重返狼群》中的狼性:感恩,我們需要向狼學習

微漪氣壞了,她意識到,只有真正的深入大自然,遠離人群,格林才會變成真正的狼。於是,她帶著格林一人一狼重回草原深處,來到了格林的父母親曾經居住過的狼山。在這裡,格林迅速地成長著,它開始自己學著捕獵,並無師自通地學會了藏食。在狼的生存之道中,藏食和狩獵都是狼族最基本的生存技能,草原上的冬天,食物非常稀缺,狼每次獵到食物吃不完的時候,都會將剩下來的藏好,並作好標記,以作下次飢餓時享用。

天氣越來越寒冷,微漪隨身攜帶的乾糧已經吃完了,面對生存的危

《重返狼群》中的狼性:感恩,我們需要向狼學習

機,格林擔當起了養家的責任,就像幼時微漪對它的照料一樣,它每天都出去打獵,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格林無疑就是那個窮人家的孩子。為了活下去,它每天都在和大自然鬥爭,一次狩獵的失敗就意味著飢餓,意味著死神的一步步靠近,即使是這樣,格林每次有收穫的時候都會將自己的獵物和微漪分享,那怕是一隻小小的鼠兔,也會母子倆分食,狼的感恩在這時得到了最好的體現,白巖松曾經評價格林說它是一隻重情重義的狼,所謂的"白眼狼"實在是對狼的一種侮辱,因為它會無私的將自己的食物與人分享,人與人之間卻往往做不到,"白眼狼"說的更多的像是人類。

《重返狼群》中的狼性:感恩,我們需要向狼學習

和狼比起來,人性在許多時候往往會更自私。前段時間看到這樣一個新聞:在江西萍鄉有一位王奶奶,八十多歲高齡的她身患多種疾病,已經喪失了勞動能力。雖然膝下有七個子女,卻沒有一個人願意主動承擔老母親的贍養義務,無奈的王奶奶最後只好訴諸法庭,將七個子女告上法庭,最終法院判決,七個子女每人每個月支付給王奶奶800元贍養費。

《重返狼群》中的狼性:感恩,我們需要向狼學習

像王奶奶這樣的故事我們隔三差五就會在新聞裡看見,某某老人生了幾個孩子,老了以後卻沒有地方可住,住到樓道里,或者靠撿垃圾為生。還有的夫妻,生活遇到一點點小的困難就分道揚鑣。而狼一旦選擇了伴侶,就會至死不渝。所以,狼性中的確有許多東西值得我們學習與思考。

其實不單單是格林,狼是非常重情重義的動物,格林的父母親以及格林都是很好的例子,格林的父親在它的母親懷崽時,出去捕食被偷獵者打死了,格林的母親最後為它殉了情,所以格林才成了孤狼。懂得感恩是我們每一個人類應該向格林和它的狼族學習的!

讀書感悟:《重返狼群》。這裡是茉莉閱讀吧,歡迎關注。本文素材來自知識星球“朝聞道”,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