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國內高校校長的畢業演講進行數據分析後,我們得到了這些結果

在對國內高校校長的畢業演講進行數據分析後,我們得到了這些結果

畢業典禮是個很特別的場合。

成長、收穫、離別,畢業典禮向來承載了太多情感。師長的致辭,是情理相融的教誨,更是目光灼灼的囑託。聽君一席話,便是將更深妙的人生智慧裝進了行囊。

這是我們畢業觀系列的最後一篇文章。在觀點流“畢業觀 · 叮嚀”欄目的開篇語中,我們說“每期選取一篇高校畢業典禮上的精彩演講,為我們的大讀者、小讀者們提供記錄時代思想、把握人生航向的可能”。後來我們想,將這些演講數據化,會得到怎樣的結果?於是觀點流聯合光明網,對今年國內83所校長的畢業致辭文本進行了大量文本與數據分析,這個數據,便是對時代背景下人生航向更為細緻的描繪。

下面是我們的數據分析報告。

每逢畢業季,各大高校的校長們總會在畢業典禮上送出自己的祝福與囑託。這些或詼諧或莊重、或溫情或激昂的演說,展現了怎樣的人生智慧與時代精神?

光明網在今日頭條的數據支持下,對國內83所著名學府校長所作的畢業致辭共計21.2萬字進行文本分析,並結合相關大數據得到以下結果。

在對國內高校校長的畢業演講進行數據分析後,我們得到了這些結果

網友對校長畢業致辭關注度有多高?從近三年的數據統計來看,整體呈現增長態勢。2016年,校長畢業致辭及相關話題閱讀量約1580萬次,2018年,同樣的數據則為4200萬次,增長近2.7倍。在閱讀時長上,2018年總閱讀時長達109.1萬小時,約為2016年的2.6倍。越來越多的網友注意到,畢業季除了別離、不捨與遠行,還有這樣一份來自校長的“厚禮”。

在對國內高校校長的畢業演講進行數據分析後,我們得到了這些結果

而從地域劃分上,數據顯示,福建、陝西、北京、湖南、廣西、廣東、湖北、安徽、江西、遼寧等省市的網友更關注校長畢業致辭。綜合三年統計數據並與全國普通高校的分佈情況進行比對,可以看出高校數量多的省份對校長畢業致辭及相關話題顯露出更大的興趣。

在對國內高校校長的畢業演講進行數據分析後,我們得到了這些結果

年齡越大的人越喜歡懷舊,這件事同樣反映在校長畢業致辭的關注人群上。在2018年畢業季期間,24-50歲的人群對校長畢業演講展現了更大的興趣。正值大學適齡的18-23歲人群反而對此興趣稀缺,其關注度甚至低於50歲以上人群。而從性別維度來看,男女關注度基本持平,男性稍高。

在對國內高校校長的畢業演講進行數據分析後,我們得到了這些結果

我們還統計了畢業季期間各大學校長的熱度情況,並嘗試對關注校長畢業演講的人群做一個畫像:他可能是一位30多歲的中年男性,生活在北京,對知名大學和它們的校長一直有所關注,會在畢業季期間平均每天花上1.2分鐘瀏覽校長畢業演講相關話題。

那麼在這個送別的時刻,校長們都在談論些什麼呢?去掉代詞後,我們發現畢業致辭中出現次數最多的詞彙是“時代”。時代之問,青年作答——校長們通過不同的語句在提醒青年學子們肩負的時代命運,鼓勵他們“為天下立心,為生民立命”。華東師範大學錢旭紅校長以《使命擔當、求實向上,做創新立業的時代新人》為題講演,不約而同在畢業演講題目中點明“時代”的高校還有南京大學、浙江大學、山東大學等。

在對國內高校校長的畢業演講進行數據分析後,我們得到了這些結果

在“時代”之後,“學校”(453次)、“人生”(452次)、“希望”(347次)、“奮鬥”(332次)、“中國”(331次)、“發展”(317次)、“國家”(300次)、“創新”(267次)、“精神”(252次)共同組成了校長們在畢業演講中使用頻率最高的十個詞語。嘗試用它們來造句的話:“走出學校後,你的人生要懷揣希望、努力創新,為時代而奮鬥、為中國而奮鬥。”似乎可以代表校長們共同的心聲。

在對國內高校校長的畢業演講進行數據分析後,我們得到了這些結果

理工類院校偏嚴謹,藝術類院校更活潑?從文本數據分析的結果來看,也不盡然。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校長們比起回憶過去更喜歡展望今天和未來,也難得的開始談到大學的迷茫與匆匆,甚而目光遠眺,直達永恆。

他們還不約而同地向自己的學生提出期待。蘭州大學校長嚴純華希望自己的學生“Be a decent person”,在他心中,一個decent的人是要追逐夢想、執著堅持、懂得取捨、博雅從容的,是不單純追求物質上的豐富,而是能夠常懷美好之心,讓時光沉澱人生閱歷、塑造精神上的高雅的。而在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心中,他的學生應該用一生去追尋意義,要選擇與國家、民族和人類命運緊密結合的事業,擔負起歷史和時代賦予的使命。

邱勇的期待也是許多校長共同的期待,無論是“永不褪色的科大人”還是“掌握未來的復旦人”,都應該家國情懷始終如一,與時代命運與共。

讀到這裡,你是否對校長的畢業演講有了新的認識呢?在文章的最後,我們特別製作了一份撰寫校長畢業演講的“速成攻略”,幫你也過一把“演講癮”。

首先,我們需要一個開場白,這個開場白往往以“大家好”開始,總之把在場所有的人都提一遍準沒錯。

道完好,第二步可以有兩個選擇,一種是總結並肯定四年來學生的大學生活,這個過程往往伴隨著對幾個重要時刻的回憶:如剛進校園時、參與某些重要活動等等。第二種是則是祝賀學生順利畢業,這個祝賀裡面一般可以摻雜一些個人感受在裡面,適當煽情。

接下來就該進入期待與囑託的環節了。可以通過時代的精神、高校的校訓等等方式引入主題,提出自己對學生的期待,如期待學生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期待學生具有怎樣的精神等等。請注意,這個部分往往是體現一個學校底蘊與校長本人知識儲備的地方,務必旁徵博引,自己學校有名的校友千萬不要拉下,邏輯要清晰,語句要工整,可以說,這是一篇畢業演講的核心部分。

期待過後就是高潮的收尾部分,這部分往往是氣勢磅礴的排比句的天下,一定要展現一個學校的胸懷,要展現母校對即將遠行的學子的祝福與不捨。當你的文字可以體現家長看著孩子遠行的心情時就合格了。

當然,最後一定要以“再見”收尾,據我們統計,95%以上的校長都是這麼收尾的。

*注:文中圖表依據“TGI指數”製成,TGI指數為目標群體指數,反映目標群體在特定研究範圍內的關注度強弱程度,TGI大於100視為高於全網平均關注度。

• end •


觀點流

有價值的觀點在流動中聚合

觀點 · 聚合 · 價值

主編 | 劉 昆

副主編 | 龔孟關

※本號內容專屬於光明日報 · 觀瀾工作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