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衚衕半個中國!北京一衚衕臥虎藏龍!

在北京,有著大大小小的衚衕,包含了許多人的童年回憶,但有一條衚衕是極為特殊的。

因為這條衚衕自誕生以來未換過名字,甚至在一千多年前就已誕生,更重要的是這裡雲集了很多高官和名流。

它,就是史家衚衕


一條衚衕半個中國!北京一衚衕臥虎藏龍!



關於衚衕名稱,早在明嘉靖年間《京師五城坊巷衚衕集》 中,“史家衚衕”就赫然在目,但具體成因,還有待考證。

史家衚衕,位於今天菊隱劇場的斜對面,700多米的長度,見證了幾百年的歷史歲月。

從清朝到新中國成立,這裡曾有80多個四合院,雲集了徐向前、民國才女凌叔華等名人。

正是由於作為了歷史上許多偉人的住宅,它也因此號稱“一條衚衕,半個中國”。


一條衚衕半個中國!北京一衚衕臥虎藏龍!



史家衚衕1號,住過臧克家;8號是江南望族、革命家黃敬的故居,他的祖母是曾國藩的孫女;51號是名士章士釗先生故居......

走進史家衚衕,一座座緊閉的大宅門裡,曾經名人薈萃,如今每一門牌號後面埋藏了不知多少歷史文化故事。


一條衚衕半個中國!北京一衚衕臥虎藏龍!



史家衚衕59號


人們現在所知道的史家衚衕最著名的代言者,是一所小學,史家小學。

但史家小學原是史可法祠堂舊址,在清朝這裡還是清政府選拔赴美留學生的考場。

竺可楨、胡適、趙元任等人也是在這裡中榜,才有機會出國留學。


一條衚衕半個中國!北京一衚衕臥虎藏龍!



史家衚衕53號


這裡最早住過抗清名將史可法,傳說這裡還是清末狀元洪鈞的宅子。

民國時期,這裡曾是張治中私邸,解放後,全國婦聯駐紮在這裡,鄧穎超、康克清都曾在此辦公。

如今,這裡是涉外賓館好園賓館,大門上的牌匾還是鄧穎超題寫的,“好園”即“女子園”,恰與婦聯工作一語雙關。


一條衚衕半個中國!北京一衚衕臥虎藏龍!


一條衚衕半個中國!北京一衚衕臥虎藏龍!


好園 圖片源於網絡


史家衚衕51號


這座院落在解放前,原為香港《大公報》的北京辦事處,後來成為章士釗先生的住宅。

章士釗一生傳奇,曾為營救李大釗奔走,為陳獨秀出庭辯護,也與魯迅有過著名的文化之爭。

之後,章士釗外孫女洪晃出生也住在這裡,宅院裡三代同堂,溫馨無限。

如今,這裡已是東城區文物保護單位。



一條衚衕半個中國!北京一衚衕臥虎藏龍!



一條衚衕半個中國!北京一衚衕臥虎藏龍!



史家衚衕24號


史家衚衕目前院落大多宅門緊閉,遊客與參觀者最多的地方,是位於24號的史家衚衕博物館。

在遙遠的民國時,這裡是民國時期大家閨秀的故居,主人是與冰心、林徽因齊名的“文壇三才女”凌叔華。

她出身書香世家,擅畫,善文,父親凌福彭為光緒末年進士。


一條衚衕半個中國!北京一衚衕臥虎藏龍!


一條衚衕半個中國!北京一衚衕臥虎藏龍!



當年許多文人墨客常在這裡聚會,那時畫會交流十分活躍,畫會高潮處,許多大師即興潑墨。

陳衡恪、齊白石在這裡組織過畫會,就連搞文字的泰戈爾,都應凌叔華之邀在檀香木片上畫了蓮葉和佛像,當時徐志摩、丁西林、胡適、林徽因都在座。

一條衚衕半個中國!北京一衚衕臥虎藏龍!


一條衚衕半個中國!北京一衚衕臥虎藏龍!



除此之外,還有許許多多充滿歷史文化故事的院落。

從鄧穎超、康克清到文化名人胡適、凌叔華,衚衕每一個院落都能講述一段傳奇往事,但衚衕的歷史故事並沒有結束,而是延伸到了現代,今天依然有許多故事在這裡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