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改寫教科書!飽食感竟源於棕色脂肪!減肥可以這樣做!

Cell:改写教科书!饱食感竟源于棕色脂肪!减肥可以这样做!

肥胖問題是世界各國都面臨的嚴重問題,我國大城市中超重和肥胖者達30%以上,還有大批高血脂、高血糖的慢性病患者需要控制自己的飲食能量,讓他們在儘量低食物能量的情況下獲得飽食感是控制這一人群數量的有效措施。想要獲得飽食感,就得先知道,飽食感從何而來。近日,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的Martin Klingenspor等人發現促胰液素激活的棕色脂肪組織可通過介導進食產熱來調控飽食感,揭示了腸道-棕色脂肪組織-腦軸的攝食調控新通路,他們指出,正是“棕色脂肪”,拉住了你伸向食物的手!

Cell:改写教科书!饱食感竟源于棕色脂肪!减肥可以这样做!
Cell:改写教科书!饱食感竟源于棕色脂肪!减肥可以这样做!

我們知道,人的飽食感是由人腦調節控制的。在人的下丘腦中,有控制食慾的神經中樞,其中飽腹中樞的刺激物質是葡萄糖。當吃完飯後,血中的葡萄糖增多,飽腹中樞可因受到刺激而興奮,人就產生了飽食感,不想再吃了。

這是傳統觀念裡飽食感的由來,然而現實生活中,一些高蛋白、高脂、低糖的食物往往更容易帶來飽食感,蛋白質和脂肪向葡萄糖的轉化需要時間,那麼,這即時的飽食感從何而來呢?這就要歸功於脂肪組織中的“異類”—棕色脂肪組織了。研究人員指出,棕色脂肪組織也是飽食感的重要由來。

人和哺乳動物體內的脂肪組織可分為白色脂肪組織和棕色脂肪組織。前者就是我們通常認識的那種脂肪,廣泛分佈於皮下組織和內臟周圍,主要儲存多餘的能量以備不時之需;而棕色脂肪組織存在於人和所有哺乳動物體內,是維持恆定體溫的大功臣。

維持恆定體溫需要能量,棕色脂肪組織通過分解脂肪和糖分來完成這個使命,照理說糖分和脂肪的消耗應該增加飢餓感,怎麼會越分解越飽呢?因為棕色脂肪組織走了一條“不正經”的攝食調控通路。

葡萄糖是通過交感神經系統調控人體的飽食感的,交感神經系統是典型的負反饋調節系統,血液中葡萄糖水平越高,飽食感就越強,從而抑制對食物的攝取。而棕色脂肪組織無法激活交感神經系統,它走的是自己的通路!這條“特殊”的攝食通路中,棕色脂肪組織有一個“好朋友”—促胰液素。

Cell:改写教科书!饱食感竟源于棕色脂肪!减肥可以这样做!

促胰液素受體在棕色脂肪組織高表達

Cell:改写教科书!饱食感竟源于棕色脂肪!减肥可以这样做!

促胰液素激活棕色脂肪組織產熱通路

激素髮揮作用需要受體。研究人員發現,促胰液素的受體在棕色脂肪組織中高表達,它會通過結合棕色脂肪組織中的相應受體,激活細胞內的環腺苷酸-蛋白激酶A(cAMP-PKA)信號通路, 誘導棕色脂肪分解,激活產熱蛋白-解偶聯蛋白1(UCP1)進行產熱,該通路產生的熱量,正是棕色脂肪組織向大腦傳遞的信號,這些信號說了什麼?

Cell:改写教科书!饱食感竟源于棕色脂肪!减肥可以这样做!

棕色脂肪組織產熱引起飽食感

研究人員發現,飽食感的控制中樞—下丘腦中存在溫度感受器TRPV1,接受到來自棕色脂肪組織的熱能信號後,可引起厭食類神經肽POMC的高表達,同時抑制增食類神經肽AgRP ,導致大腦產生了飽食感,你自然對食物興致全無了。

Cell:改写教科书!饱食感竟源于棕色脂肪!减肥可以这样做!

食物攝取與棕色脂肪組織熱生成密切相關

也就是說,腸道-棕色脂肪組織-腦軸的攝食調控新通路中,棕色脂肪組織的分解並不是為了補充能量,而是為了提醒大腦:別吃了。這條新通路對能量代謝相關疾病的飲食控制有重要意義,我們可以通過靶向這條通路,如利用促胰液素來提高飽食感,達到減少食物能量攝入的目的。

但是,畢竟只是“感覺”而已,飽食感一過飢餓感就容易讓你進食更多,所以,自覺控制飲食次數亦是這種治療成功的關鍵,而這,只能靠自己了。

Gut hormone and brown fat interact to tell the brain it's time to stop eating

Secretin-Activated Brown Fat Mediates Prandial Thermogenesis to Induce Satiati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