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相互保更名 區塊鏈+保險是天然結合?

區塊鏈技術正顛覆性地影響著金融領域的方方面面,保險行業也不例外,它不僅改變了傳統共享數據的方式與過程,而且可以有效防止數據被篡改以及造假。

螞蟻金服旗下的“相互保”突然宣佈,不再對接《信美人壽相互保險社相互保團體重症疾病保險》,改為基於互聯網的互助計劃,並更名“相互寶”。

螞蟻相互保更名 區塊鏈+保險是天然結合?

其實,區塊鏈的應用範圍非常廣泛,應用在金融領域已成為一種趨勢,其中保險業是被寄予厚望的垂直行業。在前段時間剛結束的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輕鬆籌”推出的首款全產業鏈區塊鏈保險備受健康保障領域的關注,也引發了“區塊鏈+保險”的熱議。

一、保險+區塊鏈越來越多

首先涉足區塊鏈的保險企業,弘康人壽將所有理賠結果寫入區塊鏈,成為保險行業首家藉助區塊鏈技術公開全部理賠結果的公司。

其次“輕鬆籌”推出的全產業鏈區塊鏈保險,將區塊鏈底層技術運用到了保險全產業鏈,旨在通過區塊鏈技術的信任屬性以及不可篡改的特性,實時打通前端渠道、中端承保、理賠和後端再保,賦予互聯網保險高效率、高透明等勢能。打響了區塊鏈技術與互聯網保險全產業鏈結合的第一槍。

10月中旬,支付寶推出區塊鏈保險——相互保,只要芝麻信用分650分及以上的60歲以下的用戶無需交費

,就能加入“相互保”,獲得包括惡性腫瘤、白血病和急性心肌梗塞等100種大病保障,在他人患病產生賠付時才參與費用分攤,用戶確診後即一次性全額賠付,隨時可以0手續費退出。

螞蟻相互保更名 區塊鏈+保險是天然結合?

同時心互助、水滴互助、眾託幫也都在此前宣傳引入區塊鏈技術,區塊鏈技術的使用,使得平臺無論誰都無法篡改會員信息,同時也不能虛構數字或編造數據,保證社群信息的透明、真實、安全。

其實,保險“牽手”區塊鏈很早就開始了。早在2016年初,陽光保險就已經推出了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陽光貝”積分計劃。此外還有平安保險、泰康保險、易安保險和中國人壽保險等,利用區塊鏈分別實現了積分功能、進行數據公開和建設了區塊鏈保險平臺等。

借力萬向區塊鏈,萬向控股入股的民生保險也是早期試水區塊鏈的企業,2016年10月至2017年2月期間,民生保險開發了區塊鏈理賠POC項目。保險巨頭中國人壽保險和中國人民保險,也紛紛在2017年開始正式引用區塊鏈。

螞蟻相互保更名 區塊鏈+保險是天然結合?

在2018年10月18日,眾安科技聯合工信部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眾安保險和復旦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共同發佈了《基於區塊鏈資產協議的保險通證白皮書》(以下稱《白皮書》),推出了首個保險通證PBT(PolicyBacked Token)。據《白皮書》介紹,保險通證PBT的首要意義就是實現了保險條款的極度透明,同時為各家保險產品提供一致的要求規範和標準API。PBT是一種存在於鏈上的虛擬數字憑證,它會將用戶的保險資產通證化。

二、區塊鏈在保險行業的應用

1、欺詐識別和風險防範

區塊鏈有可能通過提供分佈式數字資源庫消除錯誤、過失和識別欺詐,以獨立地驗證客戶、保單和理賠(含有完整的基礎交易歷史)的真實性,這取代了受信賴的第三方的角色,防止了重複交易並提供了對所有交易的可驗證公開記錄;由於區塊鏈能夠提供公開分類賬和加密個人數據,許多保險公司已開始利用其應用程序減少與跨境和多貨幣即時付款相關的欺詐和責任;在專業保險和再保險市場上,如果保險公司被終端客戶或服務供應商移除的次數達到三次或四次,則由於較差的數據質量導致前臺和後臺出現低效、差異和錯誤的幾率也同樣較高。

2、數字化理賠管理

保險公司正在尋求能超越以算法為基礎的欺詐檢測,從而建立以理賠為中心、以客戶為本的理賠模式,其理賠管理以信任、損失的預防、減輕和修復為基礎;移動和數字技術將成為實現完善和有效的理賠管理和客戶服務的主要解決方案,前提是還需結合下列改進的合規性控制;用手機照相作為證據,使數據流更加及時,降低理賠成本,提高客戶滿意度;結合衛星圖像使用移動技術,以方便在偏遠地區發生自然災害的情況下支付理賠,從而確保為每一個人提供災備服務;從氣象站收集大數據以根據實際天氣數據支付理賠,這消除了向基於數據準確性進行支付的農業或商業企業提供災後理賠服務的需求,特別是針對責任險合同而言,通過提供可用理賠保險庫,可以涵蓋第三方和代位追償成本;提供歷史和準確的第三方交易數據以預測分析趨勢。

螞蟻相互保更名 區塊鏈+保險是天然結合?

3、網絡責任險——新產品

區塊鏈通過聚焦於數字化資產(包括網絡以及對數據節點、交換機、路由器、事件日誌和二進制文件的配置)的完整性為安全專家增加了一項新的實時功能,可獨立地並實時驗證網絡的狀態。這意味著,網絡空間解決方案的保單措辭將採用類似於為物理安全出具非壽險保單的方式,為區塊鏈標準的建立提供參考。


三、區塊鏈+保險行業將迎來大變格

區塊鏈技術的信任和效率引擎,具備驅動保險業巨大變革的潛力,同時可以改善整個價值鏈的透明性和成果。利用區塊鏈技術,保險行業具備重建基於信譽和信任的全部價值鏈的獨特機會。美國有大約74億美元壽險未理賠,讓受益人無法採取措施,但基於區塊鏈的保險登記可以解決這些問題,同時通過分佈式公共記錄維持匿名性,改善安全性

。這些無人理賠資金的原因被稱為長壽風險,人們壽命更長意味著壽險條件更成熟,投保人和保險文件的記憶也許會模糊。基於區塊鏈的公共賬本不會威脅該行業,而是實現合法的收益理賠,不讓這些未理賠的資金在二級市場出售或者凍結。

首先,因為區塊鏈技術的分佈式系統是建立在保險公司與競爭對手、合作伙伴或者其他公司的合作基礎之上,利用區塊鏈技術的企業面臨的最大挑戰是能否成功地與大型組織的系統、客戶和合作夥伴進行整合。為了讓區塊鏈技術發揮更好作用,保險行業必須在企業級區塊鏈技術的基礎上設計出良好的商業和應用程序工作流程,所有關鍵的利益相關方都在同一時間採用該技術。

螞蟻相互保更名 區塊鏈+保險是天然結合?

其次,保險公司應該從參與客戶需求的角度出發,評估區塊鏈技術最應該應用的保險場景。

最後,保險行業應該密切關注區塊鏈技術領域研究與創新的最新動向,特別是在金融方面的創新實踐,不斷加強相關技術以及人才儲備,不斷深化區塊鏈技術與保險的相互融合。

保險業是創造共擔風險和合作競爭的行業,可以從區塊鏈基礎技術中獲得巨大利益,不採取行動也許會讓大型參與者遭遇信任真空,甚至過時。

螞蟻相互保更名 區塊鏈+保險是天然結合?

區塊鏈的智能合約、溯源性以及透明化程度高等特點,在保險行業的應用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眾多的業務契合點,極有可能帶來顛覆性變革,但當前仍然需要解決技術方面的難題,儘快推出可規模化商業應用的業務場景。

總之,區塊鏈技術在保險行業的應用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相信區塊鏈技術在未來必定能給保險行業帶來新的突破,讓我們拭目以待。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