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276年、明276年、唐290年,為何古代王朝超不過300年?

L丶佳能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因為中國古代所有封建王朝裡,沒有一個統治時間超過了300年的。兩漢雖然號稱有四百餘年光景,但實際上中間是有過中斷和滅亡的;而唐朝即便是把武則天稱帝建周的時間算進去,也才只有289年;至於其他的隋、元、明、清等王朝則更短,其中作為統一王朝的隋朝只有37年。

在奴隸制王朝中,夏、商、周倒是國運長遠,例如周朝號稱800年江山。不過裡面的水份非常大,因為夏和商都是鬆散的部落聯盟國家,而周又陷於諸侯國並立,它們的疆域都不大,而且還都是分裂狀態,無法與後世的大一統封建王朝秦漢晉隋唐元明清相比。

周朝結束後、從秦朝開始,中國才真正統一,並正式進入封建王朝時代。然而秦與秦之後的統一王朝,沒有一個超過了300年,至於那些割據的短命政權更不用說。“興衰和更替”就像是魔咒一般籠罩著所有的封建王朝,以至於有人說封建王朝的規律就是興起、鼎盛、衰落、滅亡、再興起、再鼎盛、再衰落、再滅亡,週而復始。那麼這到底是為什麼?


首先一個原因就是王朝末期的土地兼併問題,西漢、隋、唐、宋、元、明等王朝的末期無一不是面臨這個問題。在王朝後期,壓迫加深,農民賴以生存的土地被大地主兼併,他們不僅失去了生活的來源,而且還可能面臨殘酷的勞役和賦稅。翻開中國歷史不難發現,因為土地兼併問題而誘發了農民起義不可勝數。雖然農民起義最後成功的寥寥無幾,但卻足以動搖王朝的統治根基,加速王朝滅亡,例如黃巾起義、黃巢起義、紅巾起義等等。


第二個原因就是王朝後期的統治者們大多脫離民間,奢侈腐化。由於封建時代的權利高度集中,所以天子的個人德行就可以左右王朝的興衰。一般來講,王朝的初創者和前面幾代君王大多能夠認識民間的疾苦,所以施政比較平和而親民,例如明太祖、明成祖、清聖祖、清世宗。而在王朝後期,那些未經磨礪、長於深宮的後世統治者便容易奢侈化、脫離百姓。皇帝如果沉迷享樂,百官自然也就上行下效。例如《後漢書》所譏諷的“時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奢逾”。


歷史的荒野


在中國古代,有一個規律就是王朝的更迭,而且一般不超過300年,就會出現一次動亂,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中央集權,導致皇帝一人的素質高低決定了國家的好壞。皇帝都是養尊處優,富有四海,大權在手,無所畏懼,這種環境下很容易腐化墮落,貪圖享樂,窮奢極欲,一代不如一代。一般情況下開國之初的幾個皇帝比較開明,接近末尾的皇帝就比較昏庸無道了,偶然出現個別明君也積重難返,無力扭轉局勢,所以王朝的覆亡不可避免。

2、土地兼併。每個王朝都不會少了兩個對立階級,即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地主階級依靠手中的權力,不斷兼併土地,越來越富裕,而農民手中的土地越來越少,等到大家生無所依的時候,就只能起來反抗,所以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很多次農民起義,雖然有些沒有成功,但也動搖了當權者的統治,促進了舊王朝的滅亡。

3、沒有建立健全的政治制度。漢朝時候,施行三公九卿制度,後又設置大將軍、大司馬,導致權力過於集中,出現不少權臣,魏晉時期,大都督掌握全國兵權,一旦出現權力過於集中,就會出現禪代的把戲。只有分權,權力平衡,才會長久。隋唐時期,施行群相制度,但是唐朝設置節度使,掌管一方軍事、經濟、行政、賦稅等,完全是個土皇帝,導致地方藩鎮割據,形成眾多的軍閥,導致國家動亂不已,而唐朝也亡于軍閥之手。兩宋時期,施行以文治武,導致軍力下降,兩次亡於北方遊牧民族之手。

4、政權的腐敗。人都有貪圖享樂的趨向,而腐敗是每個朝代都避免不了,一個政權腐敗了,那就離滅亡不遠了。

5、軍備的鬆弛。一般一個王朝,剛開始的時候軍隊戰鬥力是非常強大的,到了中期就開始下降,而之後就軍備鬆弛,將士沒有戰鬥力,所以就不能維持國家的繼續運轉。比如蒙古帝國初期,戰鬥力十分強悍,一直西征打到東歐平原,滅國無數,但是到了元朝末期,軍隊已經沒有那麼強大的戰鬥力了,所以被朱元璋趕到了北方老家,而且被朱棣多次深入大漠,打得找不到北。清朝就不用講了,前期和末期軍隊戰鬥力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對話歷史


中國歷史上的朝代為何很難過300年。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首先是朝代,而不是國家。因為春秋戰國的很多國家不但過了三百年,楚國甚至還達到了驚人的800年。眾所周知,春秋是一個奴隸制時代,戰國則是奴隸制向封建制轉換的時期。這樣一個落後的時期,為什麼反而比後面的封建王朝延續還要長呢?因為當時這些國家始終處於擴長期,並且土地面積一直在變化,外部矛盾始終存在。就造成了馬太效應——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直到最後一個大一統國家出現,也就是秦。



大一統朝代往往有一個特性,就是疆土不會有太大變化,就意味著土地不會從外部增加。當內部能開墾的土地(中國曆代從未放棄對國內土地的開墾)到了極限的時候,就無法養活更多的人口,尤其是同一塊土地會因為逐年的耕種,出產量也會邊下降。那多出來的人口會怎麼樣?就會成為社會的不穩定因素!但是仔細想想,這其實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是土地兼併則大大加劇了土地不足這個迫在眉睫的問題。

先說一說普通人之間的土地兼併吧。中國古代一直是一個農業國家,土地就是百姓的命,賣土地這種事情不到逼不得已,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加入某家出了個敗家子,或者突然生了重病(一般情況下農民生了病會等死,這裡是為了講述情況危急)。就把田用市價或者低於市價賣給了與他一樣的農民。買地的農民用所有的閒錢先買下土地,然後他的產出就會大幅度增加(古代農民可能一輩子沒見過錢,以物換物是常見現象,產出基本可以直接看作財產)。依照開頭提出的馬太效應,幾代人下來,最初買地的人家可能已經成為了大地主,嚐到了甜頭後,會更加積極的參與土地兼併。


下面就是貴族和官僚階級的兼併了,通過巧取豪奪,勒索,稅法,高利貸等等,可以不費吹灰之力的迅速完成土地兼併。普通人之間的土地兼併他再兼併也有問題,他要交稅,即使雍正以前的中國農業稅的徵收有很大問題,但是國家也能收到相當一部分,但是官僚階級和貴族就不一樣了,政府是收不到稅的,於是官僚和貴族階級開始了更加肆無忌憚的土地兼併,就是白拿的錢,只要你處於這個階級,就可以合法合理的剝削百姓。 土地兼併直接影響著國家的經濟收入(國家當然是希望大家都是自耕農)。以前看過一個非常有針對性的資料:當一個朝代農民的平均耕種面積低於開國時期平均耕種面積的四分之一的時候,就是這個國家的極限,而這個過程在古代大約是十代人的時間,也就是270年左右。

根據這篇文章,我們要找到的朝代滅亡的普遍性。在我看來中國封建王朝滅亡要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就是宋以前,第二個就是宋及以後。為什麼要這麼劃分呢? 宋以前軍事貴族一直存在,並且對國家的影響非常大,甚至國家就是由軍事貴族建立的,與國同休,國家甚至可以說就是他們的國家。在這裡,必須重點提一個人,就是曹操。曹操以前,手握重兵的如白起,王翦,周亞夫,衛青之流都沒有造反,其餘的造反也大多是從政治層面造反,王莽篡漢,田齊代姜齊之流。從曹操開始,一直到宋朝建立以前,手握重兵然後造反的臣子數不勝數,整個南北朝的興替大多也來於此 曹操 宋及以後,科舉制度大大緩解了社會矛盾(唐朝的科舉制度以走後門為榮,實用性不高),對於武將的限制級大。杯酒釋兵權,以及朱元璋的大肆殺戮開國功臣,國家(皇帝)對於軍權的掌握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所以宋明皆亡於外族(明是被李自成滅了,但是南明是被清滅了)。


宋以前軍事貴族則讓政府時刻處於不穩定當中。軍事變革則讓宋及以後的國家只要過了開國期,軍隊就毫無戰鬥力。 在軍事和經濟的雙重壓力下,中國古代的封建王朝到了三百年就已經是極限。讓我們再次緬懷時代的進步,跨入了新時代,逃出了封建王朝的死循環。

喜歡就關注唄:砍歷史

手機打得,排版和圖片都沒去弄好,回去儘量改


砍歷史


之前看過一篇西方學者研究中國歷史的文章,其中有個觀點我覺得靠譜。意思是說根據文獻統計歷朝田地畝數,以及開國時期人口基數;古代生產力水平基本固定,換句話說糧食產量上限基本固定,田地畝數基本沒多大變化(小範圍開墾不談),隨著戰亂到建國和平時期修養生息,人口基數不斷上升,當人口基數超過土地供養上限就會導致亂世,舉個例:開國時人均2畝地,此時人們能很好生活下去;到了後期人均0.1畝甚至都不到,養不活人了(數據隨便寫方便理解),這個時間約280~300年之間。每個朝代末期都是如此相似,發生嚴重的土地兼併更加縮短這個時間,換個角度想,發生這種人口基數超過土地產出時如何解決,如果不想更新科技更新生產力來滿足人要求,唯一途徑就是通過戰爭來消耗人口(古人沒有計劃生育一說),土地重新分配,如此輪迴。我個人倒是覺得和社會制度沒好大關係,就是和科技發展水平相關,一直到近代工業革命,科技發展更新程度我不說大家都能理解了,在此不得不說袁隆平偉大之處。。


Tomisday


現在政權就能超過300年?古代還有道德約束。現在的人情社會沒有了道德約束,其實就是黑幫。現在社會撐得過100年就是奇蹟。


逆向VS思維


一代二代打江山,三代四代坐江山,五代六代吃江山,七代八代守江山,九代十代失江山。

中國封建社會由於解決不了土地問題,一般最長只能維持300年週期。每次改朝換代都是土地兼併嚴重,老百姓沒活路開始造反,人口大量滅失,造反成功,老百姓開始免費分得土地,開始繁衍人口,到一個極限,土地兼併又開始嚴重,人口膨脹,又解決不了溫飽,又開始起義,改朝換代,循環不止。

所以每次改朝換代就是財產再分配的一個過程。但凡國運較長的朝代,中間都有一次小型再分配的過程,分配失敗就改朝換代,分配成功叫“xx中興”。如西漢之六國之亂,唐朝之安史之亂,明朝之土木之變,清朝之太平天國。

像王莽這種禪讓和平接班的,猶豫沒有戰亂,財產再分配的目標沒有達到,老百姓沒土地的社會矛盾沒有解決,他的“新朝”註定是個短命王朝。



睜眼看西安


天下大勢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輪迴宿命,而古代王朝300年就是一個時間“魔咒”。

各位看官,我們一起來剖析背後的深層次原因,到底是因為什麼導致300年的時間“魔咒”。

一、中國古代歷史就是兩種社會制度中不斷地更迭與演化,跌宕起伏中前進

1.奴隸制社會制度:主要矛盾是奴隸與奴隸主階層之間的社會主要矛盾。中國古代第一個奴隸制社會制度朝代是夏朝,夏朝國祚延續470年;夏桀暴政之後,商湯奴隸主起兵造反,推翻夏朝的統治建立商朝,商朝國祚延續554年;商紂王荒政寵妲己,造成國內民不聊生,大奴隸主周文王姬昌起兵造反,在周武王一統天下,促使周朝(西周與東周)國祚延續,周朝國祚延續790年。最後造成戰國時期天下大亂,諸侯並起。

我們又在想為什麼夏商周三朝國祚延續超過300年?其一:是因為奴隸制社會體制下,當時的國家管理制度是分封制,就是各個大的奴隸主都有自己的領地,自己的小王國,可以自給自足,享受快樂瀟灑的日子。其二:是因為奴隸主與奴隸階層之間的衝突與交鋒並不激烈,三個朝代的更迭更多是奴隸主之間的“掰手腕”決定天下的歸屬哪家姓氏掌權罷了。其三:奴隸在當時的社會體制下是沒有自己的私有財產,沒有自己的人身自由,沒有權利,只有義務與徭役。

思想的開化程度不高,只想著“吃飽不死”的狀態,造成對於自己的需求與慾望滿足興致不高。

故才成就夏商周三朝代國祚延續這麼多年的主要原因。

2.封建主義社會體制:農民階層與地主階級之間的矛盾。中國社會發展導致生產力與生產資料的極大豐富,剩餘生產資料多,奴隸慢慢地開啟靈智,擁有屬於自己的生產資料,屬於自己的私有財產,為了保護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自我的保護欲增強,

在社會中尋求國家的穩定,權利的訴求,私有財產保護三方面讓自己變得更加敏感,反抗意識更加的強烈。

中國古代第一個大統一王朝-秦朝建立之時,正式進入封建主義社會,作為新興階層與舊階層之間的碰撞與交鋒,導致大秦帝國曆經二世而亡。

到西漢之時,漢武帝採納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正式確立統治思想,封建主義社會體制才是真正成熟的標誌。自此中國封建社會歷史演變過程中,在封建社會歷史車輪上,不斷地搭載不同朝代的乘客,都沒有人能夠在這歷史馬車上坐穩300年,又被拋棄。

3.中國古代的正統思想:“何謂正統。正統集合法統,道統,禮統三者合一。法統就是尊五帝傳承標榜政權合法性;道統是尊三皇儒家先聖為國家文化治國育人;禮統是尊周禮為全國通行的禮儀標準。

南宋的理學家朱熹:“有始不得正統,而後方得者,是正統之始;有始得正統,而後不得者,是正統之餘。”按照這樣的正統思想的標準,東漢繼承西漢的正統,故統一稱為漢朝,國祚超過300年,南宋繼承北宋的正統,故統一稱為宋朝,國祚超過300年。

這是封建社會歷程中,只有這2個朝代國祚才超過300年,其他都遇到王朝300年的時間魔咒。

二、自秦朝大一統之後,每次朝代更迭都是這四種更迭模式反覆演變

1.農民起義:在中國古代歷史王朝更迭中,農民起義屬於次數最多的例子,最主要是封建社會農民階級與地主階級之間的矛盾所決定的社會主要矛盾。比如陳勝吳廣起義,黃巾軍起義,黃巢起義,李自成起義,朱元璋農民起義等等。

2.地主階級之間權力更迭:除了排行榜第一的農民起義,地主階層之間權力分配不均,總想著你可以做,我為什麼不可以做這皇帝寶座呢?比如隋朝逼後周靜帝禪讓制,唐朝豪族關隴地主李氏奪取隋朝天下,宋太祖黃袍加身開北宋帝國。

3.少數民族取代漢民族朝代更迭:在每一次氣候溫暖期轉換寒冷期,農牧民族之間的衝突較量都一直延續中國古代歷史歷程。比如金朝取代北宋,元朝取代南宋,清朝取代明朝。

4.國外異族入侵導致朝代滅亡:

近代史中,鴉片戰爭之後,八國聯軍入侵,異族入侵加速大清帝國的滅亡,這是特殊的例子。

三、自秦朝大一統之後,每個封建王朝從興起到衰亡過程,究竟發生了什麼?

前面我們從社會制度的根本性原因,造成王朝滅亡的更迭模式進行闡述。再從土地兼併,國家管理制度演變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1.土地兼併,民不聊生,造反在分配:每個新興朝代與舊王朝的更迭都代表著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之間的共同訴求,土地重新再分配。每個新興王朝初建時,都是勸課農桑,與民休息,輕徭薄賦的社會寬鬆的局面,我們簡稱為“短暫的美好”。歷數每個朝代的中後期,社會制度又在一次進入到封建社會固化階段,土地兼併,農民無地,重徭役重稅賦的固有特徵,這是每個朝代的“死循環”死結。最後造成天下大亂,農民起義,又再一次土地等生產資料重新再分配。只不過是天下大亂的時間長短罷了。

2.新舊王朝更迭,革新國家管理制度:每次新興的王朝建立,都是國家管理制度發生變更,而且一直符合趨勢發展,比如法家與道家,儒家思想為國家德治不斷地轉換;舉孝廉到九品中正制演變科舉制;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等等國家管理制度的革新,當每次王朝的滅亡與更迭之時,都是前朝的國家管理制度出現問題,新興朝代才會不斷地完善,符合社會讀書人或是文官集團的需求,尤其到宋代“重文輕武”的國策開始。

故從這三個大方面去綜合性論述為什麼中國古代王朝都沒有超過300年的時間魔咒的問題。

個人意見,如有不同,請關注並回復,如果覺得說的不錯,請點贊吧,謝謝!


歷史伴讀小二


就這個問題很多答友談論歷史週期律或者王朝的治亂興衰當然也沒有什麼不可以,但是這個問題本身其實是一個偽問題,沒到300年可以問為何古代王朝超不過300年,沒到400年可以問為何古代王朝超不過400年,哪怕不到1000年也還可以問為何古代王朝超不過1000年,無窮無盡,伊于胡底,是在玩藍貓淘氣三千問嗎?

周朝一共存在了868年,漢朝一共存在407年,如果朱三抽風想把豬養肥一點再殺晚禪讓10年,唐朝也就有300年了,不能窮盡考察對象,摻雜許多偶然因素,也從某種意義上印證這樣的問題本身其實毫無意義。

周朝為什麼存在了或只存在了868年,隔壁村的王大爺給出瞭解釋,那就是周文王背姜子牙只走了868步,要是姬昌再強壯一點或者不偷奸耍滑,拿出鐵人三項的氣概,到今天都還是周朝。

我信你個鬼,你個糟老頭子壞得很!


談古論金


一個是土地兼併:各種原因吧,如災年為了續命把土地賣給有餘糧的人,又或是大地主擴大自己的莊園巧取豪奪買買兼併土地,社會不斷兩極分化,最後資源聚集在很少一部分人手裡,幾代下來大多數人沒了土地;一個是人口數量的增加和現有土地數量基本不變之間產生的矛盾,比如太爺手裡有十畝地夠吃夠喝,到了爺爺這輩繼承了五畝地勉強夠吃夠喝,到父親這輩繼承兩畝五就只能吊命活著,到自己這輩繼承一畝三分地就非常難過了,幾輩人下來每一輩都按生兩個兒子算勉強維持四輩人,到自己這不知道能不能有兒子了,估計取媳婦都費勁了,再遇上個災荒年就活不下去了,活不下去的人數多了,有些人就開始鋌而走險開始造反了,這個循環就是兩百多年到三百年之間,打幾年仗人口數量少了,土地資源重新分配,過幾年就是一個盛世,一個新的循環開始。封建農業社會的宿命可能就這樣吧,大多數人都只能靠地養活著


圍剿96924531


清267年。唐289年。宋315年。漢400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