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觴曲水,你所不知道的文人酒席遊戲!

中國古代武人,都有喜歡在校場比武較勁的喜好。文人在這點上也不必武人差,但凡登高樓,見遠景,都要高奏一曲,登高而賦。因此,留下了許多名篇,比如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名垂千古,王勃的《滕王閣序》,也是名動天下的典範,甚至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就出現了王羲之的《蘭亭集序》這樣的名作,展現了魏晉風流的特色,極具韻味。

而這些文學作品就跟這些文人集會有關,而文人集會一定會筆墨較勁,相互切磋,相互表達自己的感覺體驗和看法,彼此加深友誼。為了促進彼此的深入交流,酒是免不了的東西。由此出現了“斗酒”的習俗。

在魏晉時期,把這種斗酒遊戲稱作“流觴曲水”,在《蘭亭集序》中,有這樣一段話說:“引以為流觴曲水”。

具體的操作是什麼呢?可以參加下圖:

流觴曲水,你所不知道的文人酒席遊戲!

一批文人,在流水經過的地方,修成一條小的溪流,然後文人們,分別坐在兩邊,相互玩的遊戲類似,現在叫做“成語接龍”的遊戲。

就像謝安給他們跑出來的問題一樣說道:“白雪紛紛何所似?”然後他的侄兒回答說:“撒鹽空中差可擬。”他的侄女接話說:“未若柳絮因風起。”類似這樣的流程,玩起來多種多樣。

古代文人,通常喜歡用自己那個時代最具有代表性的東西,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思想。比如,唐人喜歡在酒會文人裡面,用詩句代表自己的心情和感情;而宋人喜歡題詞,“一曲新詞酒一杯”,魏晉文人則喜歡用駢體文,來寫自然之美,宇宙之妙,乾坤之大。蘭亭苑集會上的“群賢畢至,少長鹹集”,就表現了當時出行的熱鬧景象。

具體玩法呢,是這樣,你對一句詩,別人對一句,誰對不上就算誰輸?輸了的人就要喝酒,就需要重新開始新一輪的對詩,因為人人都可以參與,而且場面清雅悠閒,人們可以在其中暢快遊樂,成為一種受歡迎的遊戲,一直傳了下來。

當然了,除了室外的這種,還有一種用石頭鑿成的彎彎曲曲的“縮小版”的“流觴曲水”,人們可以給酒杯倒滿酒,然後把酒杯放在水池上面遊動,又都某個人跟前,就需要那個人喝酒,喝完了酒之後,繼續倒酒然後讓酒杯順著流水飄到其他人哪裡,繼續遊戲。

流觴曲水,你所不知道的文人酒席遊戲!

看完遊戲,有沒有覺得老祖宗比我們會玩呢?而且這種玩法流傳上千年,至今我們還可以在旅遊景區看到這一習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