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失敗出奇招:太后令大臣與野豬一決勝負,貽笑千年

辯論失敗出奇招:太后令大臣與野豬一決勝負,貽笑千年

自古以來,朝廷上總免不了有政見之爭。只要是沒有私心,這種爭論是非常正常,而且光明正大的。但西漢的時候,母儀天下的堂堂一朝太后,在與大臣在政見方面辯論失敗之後,居然將大臣趕進野豬圈,讓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與野豬這樣的猛獸搏鬥。招數不可謂不奇,用心不可謂不毒!

劉邦建立漢朝的初期,儒家學說也算是國家認可的正統學問,但在實際的治國理政過程中,從皇帝到大臣,都一律奉行的是黃老刑名之學,也就是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與法家的結合物。

辯論失敗出奇招:太后令大臣與野豬一決勝負,貽笑千年

儒家思想是西周以來誕生的,曾長期是佔據主流地位的學術思想和治國理念。後來孔子刪定編制了“六經”,讓處於零散狀態的儒家思想得以完善和系統化。而且孔子也是一個擅長宣揚自己的學說,並且善於培養人才的傳播大師和教育家,他四處遊說、廣收門徒,培養了很多信奉儒家思想的得意弟子,也讓儒家思想在民間和基層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

戰國的時候,儒家思想和墨家思想都是“顯學”,也就是正統而且光明正大的學問,不像陰陽家、縱橫家、兵家等思想以謀略、權術為主,總讓人感覺偷偷用可以,但拿到檯面上來就不怎麼光彩。所以相比儒家和墨家思想,這些只能相對被稱之為“隱學”——偷著學,偷著用的學問。

儒家和墨家相比,儒家因為弟子多、粉絲群體大,所以一直到戰國末期,儒家的學術地位和影響力是高於墨家的。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廢黜了儒家的主流地位,全面奉行法家的思想。但儒家的思想卻沒有斷絕,依然在非官方的環境中堅韌地延續。

辯論失敗出奇招:太后令大臣與野豬一決勝負,貽笑千年

漢朝到了漢景帝的時候,一方面因為黃老刑名之學已經難以適應當時國家的政治形勢和發展需要,另一方面那些長期“蟄伏”在社會各個領域的儒家思想信仰者也開始致力於儒家思想的復興,所以堅持道家學說的人和堅持儒家思想人之間的爭論逐漸變得頻繁和激烈起來。

其中一個“御前辯論”相當有名。儒家的博士轅固與道家的黃生就“湯武革命”的正義與否,在漢景帝面前辯論了起來。湯就是成湯,他領導推翻了夏桀的殘暴統治,建立了殷商王朝;武就是周武王姬發,他以西岐為根據地,經過艱難征戰,推翻了商紂王的統治,建立了周朝。

轅固根據儒家思想,認為“湯武革命”是除暴安良、順應民心的正義行為;而黃生則根據道家思想辯解到,帽子再破也要戴在頭上,鞋子再新也只能穿在腳上,雖然夏桀和紂王都是無道昏君,成湯和姬發都是聖人,但以下犯上總是反叛行為,是非正義的。

辯論失敗出奇招:太后令大臣與野豬一決勝負,貽笑千年

兩人都請求漢景帝評判輸贏,漢景帝來了一個刀切豆腐兩面光:“吃馬肉不吃馬肝(古人認為馬肝有毒),不算是不知肉味”。這句話很含糊,表面意思好像是說辯論不清楚的東西就不要辯論了,儘量地繞開,學術思想只選取有用(無毒)的部分接受就行了。實則這句話的弦外之音是,漢景帝不但反對學術辯論,甚至也不認為“成湯革命”是正義的。

但這個儒家博士轅固是一個很善辯而且特別執著人,他一直在努力說服朝廷的權力中樞,恢復儒家思想的統治地位,所以這樣的辯論至少在他那裡沒有停歇。終於有一次,他將辯論會開到了竇太后那裡。竇太后是漢景帝的母親,是一個頑固堅持黃老思想的人,在兒子漢景帝劉啟當皇帝的時候堅持,到了孫子漢武帝劉徹當皇帝的時候依然堅持。

辯論失敗出奇招:太后令大臣與野豬一決勝負,貽笑千年

竇太后雖說地位尊崇,權勢遮天,但在學術問題上,怎麼可能和一個通讀典籍、博聞強記、專門研究儒家思想而且辯才無礙的儒學博士相提並論。辯論“開戰”不到兩個回合,轅固就說得竇太后啞口無言了。竇太后一方面覺得辯論失敗有失顏面,另一方面也覺得不論你怎麼辯論,也絕不能動搖黃老思想的統治地位。於是,就勃然大怒了。

漢武帝的上林苑是養殖著各種動物的。竇太后命令侍衛將“最佳辯手”轅固押到上林苑,塞進了專門飼養野豬的圈舍內,然後遞話給轅固:“你不是很能說嗎,我現在要看看,到底是你的口舌利,還是野豬的牙齒利!”於是乎,一個飽讀詩書卻又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立馬被逼上了斯巴達角鬥士的位置上。

辯論失敗出奇招:太后令大臣與野豬一決勝負,貽笑千年

比斯巴達角鬥士更悲催的是,人家角鬥士好歹手裡還有一件武器,轅固卻需要赤手空拳對付那頭獠牙外露、性情暴烈、勇猛無畏的野豬。野豬的戰鬥力很驚人的,在東北的林海雪原世界,民間對於猛獸排名有一個說法,叫“一豬二熊三老虎”,論勇猛善鬥,黑熊和老虎都得把冠軍的寶座乖乖讓給野豬。成年的野豬皮糙肉厚,抗擊打能力強,張嘴一咬,只需一口就可以把碗口粗的樹幹嚼成兩段,簡直是一個攻防兼備的“黑色戰車”。

所以,竇太后把轅固放進野豬圈,與其說是比試誰的牙口利,實則就是要轅固死。漢景帝當然不忍心讓轅固死,一來轅固有才,深得漢景帝賞識;二來轅固並無過惡,讓一個名滿天下的才子,就這樣莫名其妙、匪夷所思地讓野豬咬死,天下人的唾沫估計就能聚一個鄱陽湖。但漢景帝也不敢違拗母親竇太后的意思啊,“以孝治天下”的漢朝,“不孝”的罪名即使是皇帝也背不起啊。

辯論失敗出奇招:太后令大臣與野豬一決勝負,貽笑千年

情急之下,漢景帝從腰裡拔出自己的佩劍,扔進了野豬圈,正在被野豬追得四處逃命、狼狽不堪的轅固,手裡搶到了寶劍,立馬求生欲和戰鬥力爆表,居然奇蹟般地殺死了野豬,從針孔裡逃出了一條小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