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尋路”——董浩、慧馨藝術聯展在新聞大廈藝術館開幕。本次展覽由北京商報《典藏週刊》和新聞大廈藝術館聯合主辦,山和海藝術空間協辦,石傲擔綱策展人,呈現著名主持人、藝術家董浩與高徒慧馨兩位藝術家四十餘幅精品力作。
董浩在“尋·路”展覽現場
此次展覽不是一場簡單意義上的師徒展,更是一場50後和90後畫家呈現各自風貌的藝術聯展。他們的作品在同一空間並置,更能體現出時代語境的差異對其審美趣味和創作路徑的影響。
北京商報社副總編輯劉佳代表主辦方致歡迎詞,她表示董浩老師的作品風格鮮明,藝術觀點令人印象深刻,比如“功夫在畫外,要多讀書,因為最後比拼的不是技術,而是修為和素養,忘掉技術的繪畫才是好的繪畫”,希望後續發揮好媒體平臺的優勢,與董浩老師有更多形式的深度合作。
對於董浩,大家所熟知的是他著名主持人、播音員的身份。但董浩常說自己“主持是業餘的,繪畫才是專業的”。毫無疑問的是,董浩是一名功力深厚的老畫家。這個“老”說的不是年齡,而是董浩從事藝術創作的時間。他深受家學淵源影響,自小就與繪畫結下不解之緣,除父親的影響和薰陶,他還師從著名藝術大師董希文先生,從美術院校畢業後做過美術老師,後來機緣巧合做了主持人,但藝術創作之路從未中斷。
董浩現場暢談了他對藝術的理解,他表示,“畫家要想創作出優秀的、深刻的藝術作品,應該有一點不盡如人意、飢寒交迫、切膚之痛的東西。”同時董浩表示,藝術家要有責任和擔當,讓社會大眾瞭解什麼是真正的藝術,與北京商報的最大合作訴求也體現於此,這也是未來雙方要共同努力的方向。
董浩現場發言贏得陣陣掌聲
從這場展覽中,我們可以看到師從董浩的慧馨並未因循守舊,而是努力表現出了她所追求的一種審美、情懷以及特質,這是最難能可貴的。
慧馨談到,藝術家的創作風格必然會受到時代語境的影響,從而呈現出不同的風貌,但創新求變的藝術創作理念與董浩老師是一脈相承的。跟隨董浩老師學習,獲益匪淺,對於繪畫創作,乃至傳統文化都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慧馨現場接受媒體採訪
張揚的個性與創新的態度恰恰是追求藝術的人所必須擁有的特質,不拘一格,不斷探索,試圖在創作中開闢一條屬於自己的路,這是兩位藝術家的藝術追求,也是“尋·路”這一展覽舉辦的最大初衷。
策展人石傲在採訪中談策展理念
董浩與策展人石傲
董浩為嘉賓導覽
董浩點評慧馨油畫作品
董浩現場揮毫潑墨
董浩向新聞大廈藝術館贈送墨寶
嘉賓與董浩合影留念
嘉賓與董浩合影留念
畫 家 簡 介
董 浩
1956年生於北京,幼承家傳,師從董希文習畫。畢業於首都師範大學,中國當代著名藝術家。
1977年開始播音主持生涯,中央電視臺播音指導;
1985年配音作品獲美國電視艾美獎;
1989年解說大型系列紀錄片作品《周恩來》獲金鷹獎;
1990年與林茹合作解說的十集藝術片《黃山》獲得全國金獎。
2005年獲得央視十佳主持人,國家級獎金話筒獎個人成就獎得主。
出版個人作品集數十種,十幾萬字朗誦丶播音丶主持的經驗,被多所大學作為播音主持教材。
2016年陶瓷作品《夢幻荷塘》獲湖南國際收藏產業博覽會“鳳羽獎品質金獎”。
著名社會活動家、教育家、藝術家。
2017年獲得金牌主播個人成就獎。
中國對外文化促進會常務理事;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理事;
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理事;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中國當代油畫院副院長;
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
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副會長;
中央電視臺書畫院副院長;
中國文化部藝術市場畫院副院長;
榮寶齋畫院特聘教授;
中國長城畫院副院長;
中國水墨畫院副院長;
李可染畫院副院長;
99董浩藝術館館長;
廈門大學行業碩士生導師;
中國吉利大學華視傳媒藝術學院院長。
《舞臺人物》 52×57cm
《大將上場》 52×57cm
《皮影戲》 68×68cm
《山水》 68×68cm
《烏克蘭小木屋》 45×70cm
《吾家小院》 45×70cm
《兒時遊戲》50×300cm(局部)
慧 馨
獨立策展人、藝術家、山和海art space創始人
《怒放》 50×40cm
《深》 50×50cm
《林》 60×100cm
《遊離》 50×60cm
《春》 59×79cm
展覽名稱
尋·路 —— 董浩、慧馨作品聯展
主辦單位
北京商報《典藏週刊》 新聞大廈藝術館
支持單位
山和海藝術空間
策展人
石傲
展覽時間
2019.1.4-2019.1.7
開幕儀式
2019年1月5日上午10:00
展覽地點
新聞大廈藝術館
北京市東城區建國門內大街26號新聞大廈23層
媒體支持
北京日報 北京晚報 人民網 新華網 中國經濟網 新浪收藏 雅昌藝術網 《收藏》雜誌 在藝
閱讀更多 北京商報最收藏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