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中國哲學的孩子,長大不知要吃多少虧!

不懂中國哲學的孩子,長大不知要吃多少虧!

來源 | 布穀聽聽(iBookgood)

說到哲學家們,大家會想到誰呢?首先想到的大概都是蘇格拉底、柏拉圖、笛卡爾、黑格爾這些西方的哲學家吧。

確實,“哲學”一詞的意義,本就是由西方所定義。這個詞就是距今兩千五百年前的古希臘人創造的術語,也是對基本和普遍問題的研究。

不過“哲”字在中國的使用,也是一段悠久的歷史。如“孔門十哲”“古聖先哲”等詞,“哲”或“哲人”,專指那些善於思辨,學問精深者,即西方近似“哲學家”“思想家”的稱謂。

經過多年來學術界的討論,已經基本認定,中國存在傳統的哲學。一般認為中國哲學起源東周、先秦諸子時期,以孔子的儒家、老子的道家、墨子的墨家及晚期的法家為主要代表。

其實,哲學離我們並不遙遠,孩子常常會問的:我從哪裡來?世界的盡頭在哪裡?宇宙有多大?這些都是由孩子的好奇心和思考所帶來的哲學問題。可是哲學的問題,似乎又好像很難輕易解釋出來。

說到這裡,我們就不得不提一位中國古代哲學家——莊子,莊子的特色大家應該都知道,就是喜歡給人講故事,那句著名的“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在語文課本里就能見到。

哲學是抽象的,從字面上我們可能很難理解,可從莊子的故事中,我們就能清晰直觀地瞭解到他的哲學理念。

那麼今天,咱們也用用古人的智慧,學學莊子給孩子講故事,讓孩子在古人的故事中瞭解一下哲學的魅力。

一、白馬非馬

不懂中國哲學的孩子,長大不知要吃多少虧!

白馬非馬是一個著名的邏輯問題,故事大概是這樣的:

戰國時,一個城下令:馬匹不得出城。

這天,趙國平原君的食客公孫龍帶著一匹白馬正要出城。守門的士兵就對他說:馬匹一概不得出城。

公孫龍一聽,心生一計就說:白馬並不是馬。因為白馬有兩個特徵,一是白色的,二是具有馬的外形,但馬只有一個特徵,就是具有馬的外形。具有兩個特徵的白馬怎會是隻具有一個特徵的馬呢?所以白馬根本就不是馬。

士兵因無法應對,唯有放行。

故事中的哲學:

我們都知道白馬肯定是馬,可他說的好像又有點道理……

其實“白馬非馬”這個論題,非常好破解,可惜了,士兵沒學過數學,不然當場列一個集合出來,公孫龍肯定啞口無言。

而從哲學的角度來說,

“白馬非馬”違背了普遍性和一般性的關係。一方面,普遍性離不開特殊性,並通過特殊性表現出來;另一方面,特殊性寓於普遍性中,離開了普遍性就無所謂特殊性。

白馬是白的,有其特殊性,但是它終究是一匹馬,這是不爭的事實,這就是它的普遍性。若它沒有一般馬的特徵,它也就不是馬了。

你可以和孩子聊聊這些:

1. 給孩子畫一個數學集合的示意圖,讓孩子理解一下。

2. 講講什麼是詭辯,詭辯的特徵有哪些。

二、按圖索驥

不懂中國哲學的孩子,長大不知要吃多少虧!

據說,伯樂年老的時侯,將自己多年積累起來的相馬的知識和經驗,寫成一本書,名叫《相馬經》。書上還由他畫了插圖,配合文字勾畫出小馬的形態。

伯樂的兒子很想把父親這項技能繼承下來,他就抱著《相馬經》讀得很熟,自以為學到相馬的本領,就按著書本上說的去找好馬。

《相馬經》上說:“千里馬是額頭隆起,雙眼突出,蹄如壘起的酒藥餅”。他見到一隻癩哈蟆,就用紙包起來,趕回家對父親說:“我找到了一匹好馬,額頭和雙眼跟你的書上說得差不多,就是蹄子不是壘起的酒藥餅。”

伯樂一聽,本來很生氣,但他知道兒子愚笨,就笑著說:你找到的這匹好是好,就是愛跳,你是駕馭不了的。

故事中的哲學: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這就要求我們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反對從主觀出發。

我們說,學了知識就要活學活用,伯樂的兒子沒有從實際出發,而是照搬書本,結果弄出了笑話。在實際工作中,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使主觀與客觀達到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這也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家長認同,成績不是最重要的,讓孩子具有創造力,具有全面的綜合能力,孩子才能更好地面向未來。

你可以和孩子聊聊這些:

1. 孩子在這學期學到的知識中,有哪些可以運用到生活裡呢?

2. 和孩子討論一下,怎麼避免被自己主觀的想法所侷限。

三、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不懂中國哲學的孩子,長大不知要吃多少虧!

一個城門下面有個池塘,一群魚兒自由自在地在那裡生活著。

有一天忽然城門上燃起了大火,一條魚兒看見了大聲叫道:“不好了,城門著火了,我們趕快逃跑吧!”

但是,其他魚兒不以為然,認為城門失火,離他們居住的池塘很遠,用不著大驚小怪。結果,除了那條魚以外,別的魚都設有逃走。

這時,人們趕來救火,他們從池塘裡舀水往城門上潑,不一會,火被熄滅了。由於池塘裡的水被舀幹了,沒逃走的魚全遭了殃。

故事中的哲學:

因為城門失火,導致沒有逃走的魚遭了殃,說明事物之間是互相聯繫的,如果割斷聯繫就要受到懲罰,這就要求我們堅持用聯繫的觀點看問題。

說到這種事物間的聯繫,我們不得不提到的就是“蝴蝶效應”: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週以後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

蝴蝶效應的原因就是蝴蝶扇動翅膀的運動,導致其身邊的空氣系統發生變化,併產生微弱的氣流,而微弱的氣流的產生又會引起四周空氣或其他系統產生相應的變化,由此引起一個連鎖反應,最終導致其他系統的極大變化。

你可以和孩子聊聊這些:

1. 為什麼人們都說:細節決定成敗!

2. 如何從小事做起,讓自己變得自律起來。

四、揠苗助長

不懂中國哲學的孩子,長大不知要吃多少虧!

這個故事的主角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

有一次,孟子跟他的學生公孫丑講了一個故事,說:宋國有一個農夫,嫌地裡的禾苗長得太慢。

有一天,他到地裡把秧苗一棵一棵地拔高,回到家裡,疲勞不堪地對家裡的人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我叫禾苗長高了好幾寸。”

他的兒子聽了,趕快跑到地裡去看,只見禾苗全部枯槁了。

故事中的哲學: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事物運動是有規律的,規律是客觀的,它的存在和發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它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如果蔑視客觀規律,違背客觀規律,不僅辦不好事情,而且必然遭到失敗。

“揠苗助長”的故事家長們應該都聽過,可是卻有很多家長並沒有把這個警示放在心上。雖然這只是一個故事,但卻是對違背客觀規律者的嚴重警告。

事物的客觀規律是不會改變的,我們必須接受孩子們的成長速度是不同的,也許你家的孩子是一顆長得慢的苗,這種情況下,我們要給孩子的是成長的空間,而不是逼迫與壓力。

你可以和孩子聊聊這些:

1. 和孩子談談,瞭解孩子是否感受到壓力。

2. 與孩子進行深度溝通,多瞭解孩子內心的想法。

五、樂極生悲

不懂中國哲學的孩子,長大不知要吃多少虧!

戰國時期,齊威王是個喜歡徹夜飲酒的君王,有一年楚軍進攻齊國,他連忙派自己信得過的使節淳于髡去趙國求救。淳于髡果然不辜負齊王重託,到了趙國就請來了10萬大軍,嚇退了楚軍。

齊威王十分高興,立刻擺設酒宴請淳于髡喝酒慶賀。齊王高興地問:“先生你要喝多少酒才會醉?”淳于髡一看這架勢,知道齊王又要徹夜喝酒,必定要一醉方休。

他想了想回答道:“我喝一斗酒也醉,喝一石(十鬥為一石)酒也醉。”

齊王這就不明白了,淳于髡就解釋說:自己在不同場合、不同情況下酒量會變化,所以得出一個結論,喝酒到了極點,就會酒醉而亂了禮節;所以,人如果快樂到了極點,就可能要發生悲傷之事。所以,任何事都是一樣,超過了一定限度,則會走向反面了。”

這一席話說得齊威王心服口服,當即痛快爽朗地表示接受淳于髡的勸告,今後不再徹夜飲酒作樂,改掉可能走向自己反面的惡習。

故事中的哲學:

樂極生悲的故事說明,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這就是說,樂與悲,在一定條件下向它對立面轉化。歡樂過了分,便會招致悲傷。

它啟示我們,要實現劣勢向優勢、失敗向勝利、消極向積極等此類的轉化,必須善於分析導致失敗、劣勢、錯誤和挫折的原因,吸取教訓,並且在實際中加以改正。

就像人們常說,不能驕傲自滿一樣。時刻保持謙遜平和,我們才能始終保持在上升的狀態。

你可以和孩子聊聊這些:

1. 為什麼我們要求孩子“勝不驕敗不餒”。

2. 怎樣始終保持平和的心態。

六、因地制宜

不懂中國哲學的孩子,長大不知要吃多少虧!

《吳越春秋·闔閭列傳》中記載過,有一天,吳王闔閭同伍子胥討論治理國家的良策,吳王說:“我想使國家強盛起來,不知你有什麼好辦法?”

伍子胥回答說:“要想國家富強,遠近的國家都服從大王的指揮,首先要把城市防禦工事修好,城牆要修得堅固高大;其次要把武器造得既多又好;再有,要發展農業生產,把糧倉裝得滿滿的。”

一心想做霸主的吳王,聽了他的話非常高興,說:你的建議很好,就是要根據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去搞好修築城牆、加強戰備、廣積糧草這幾件事,要不然能說這是上天的定數就能征服鄰國的嗎?

故事中的哲學:

唯物辯證法認為,矛盾著的事物及其每一個側面各有其特點。矛盾特殊性的原理要求我們,想問題、辦事情必須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人們正確認識事物的基礎,是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倘若不去分析具體矛盾的不同特點,不管時間、地點、條件的變化,搞一刀切,結果矛盾不僅不能得到解決,反而會給工作帶來不應有的損失。

一心想做霸主的吳王,根據本國的實際因地制宜地搞戰備,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充分體現。而運用到我們的生活中,我們無論是去做一道題,還是解決一件事情,都應該秉承這樣的基本理念。

你可以和孩子聊聊這些:

1. 做一些增加孩子應變能力的小遊戲。

2. 談談在和人的相處方面,怎樣做到因地制宜。

七、還有哪些哲學

不懂中國哲學的孩子,長大不知要吃多少虧!

除了以上這些故事,其實還有很多經典的成語都有著他們特有的道理。

▲ 莊生夢蝶

莊周有一次做夢,夢見自己變成了一隻蝴蝶,悠閒自在地飛來飛去,很是得意。突然之間醒來,發現自己原來是莊周。

莊子由此認為,不管是莊周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還是蝴蝶夢見自己變成了莊周,它們之間的轉化也就是物與物之間的轉化,是一種“物化”。究竟是夢還是醒,是莊周還是蝴蝶,人們根本沒有必要去追究。因為人們的認識標準是相對的。

▲ 荊人循表:

有一次楚國和宋國作戰。楚國打算偷渡河襲擊宋國。於是派人到河岸邊作了標記。後來河突然漲水,但是楚國的軍隊仍然按照原定計劃, 在深夜裡順著河岸邊作了標記的地方徒步渡河。河水又湍又急,一下子淹死了 1000多人。士兵們驚慌失措,亂作一團。

用馬克思主義的哲學觀點說來,

即具體事物的存在狀態,會隨著條件變化而改變。如果人們的思想不注意事物存在的具體條件的變化,就會使思想脫離實際,在具體行動中出錯。

刻舟求劍:

戰國時候,有一個楚國人坐船渡江。船正在江中行駛著,他一時疏忽,將隨身所帶的寶劍掉到江裡去了。他馬上在船舷上落劍的地方,刻下一個記號,並自言自語地說:“我的劍就是從這裡掉下去的。”船在江中行駛了好久,終於靠了岸。他急忙從船上刻著記號的地方跳下水去,尋找寶劍。結果,撈了半天什麼也沒撈到。

物質世界是處在永恆的運動、變化、發展之中的,絕對的靜止,脫離運動的靜止都是不存在的。因此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這個楚國人不懂得這個道理,以為只要自己坐的位置不動,其它條件也一定不動,結果再也找不到自己的寶劍了。

鄭人買履:

春秋時期,有個鄭國人去買鞋穿,於是,他把腳的尺碼量了下來,可是到了集市,他忽然想起忘帶尺碼,於是就跑回家取,等他跑回家拿了尺碼,又返回集市上時,集市已經散了。有人覺得奇怪,就問他:“你為什麼不用自己的腳去試試鞋子呢?”他卻答道:“我量的尺碼是非常準的,用腳哪有尺碼準確呢?”

我們認識事物的時候,開始只是接觸和了解這一事物的表面聯繫和外部特徵,這是感性認識,是直觀的、片面的。在我們不斷地進行實踐的過程中,感性認識不斷積累和反覆,於是對這一事物的認識不斷深化,正確反映了這一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性,這個認識就是理性認識。這個“故事非常深刻地諷刺了那些只相信教,條而不顧客觀實際的人。

哲學是解釋世界的,這一點我們同古希臘哲學,西方哲學是一致的。

古希臘哲學,發源於對古希臘神話的探討和解釋。而中國哲學,也是源於中國的神話。中國神話一部分是對中國古代英雄的神化,如三皇五帝;另一部分中國神話就是對哲學科學的思考。這些人物或者是真實人物,或者是一種對事物思考的擬人化。

我們的傳統文化,即使過了數百年,前人的智慧與親身經歷,都值得我們去學習、去體會。

想要學好哲學,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思考,經常反思,從自己和他人的事例中總結經驗。

這種總結的能力,不僅能讓孩子富有哲學思維,也能讓他在成長的道路上越走越穩,在未來,也能從問題中進步,從挫折中爬起。

培養一個愛思考的孩子,就從給他講個哲學故事開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