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尋廣勝——梅瑩藝術展在中國美術館隆重開幕

2019年1月5日,再尋廣勝——梅瑩藝術展在中國美術館隆重開幕。開幕式由本次策展人張英劍主持開幕。

再尋廣勝——梅瑩藝術展在中國美術館隆重開幕

開幕式現場

再尋廣勝——梅瑩藝術展在中國美術館隆重開幕

藝術家梅瑩

開幕式上,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協副主席 吳為山先生;山西省文學藝術聯合會主席 張根虎先生;中國國家畫院院委、《中國美術報》總編、華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院長張曉凌先生;人民畫報社書畫院院長白景峰先生;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牛宏寶院長等領導、嘉賓分別致辭。著名藝術家梅瑩致答謝詞。

再尋廣勝——梅瑩藝術展在中國美術館隆重開幕

王宮尚食圖(120cm×345cm)×2 紙質 創作年代:2014年-2017年

再尋廣勝——梅瑩藝術展在中國美術館隆重開幕

元雜劇圖(120cm×345cm)×2 紙質 創作年代:2014年-2017年

再尋廣勝——梅瑩藝術展在中國美術館隆重開幕

王宮尚寶圖(120cm×345cm)×2 紙質 創作年代:2014年-2017年

再尋廣勝——梅瑩藝術展在中國美術館隆重開幕

太宗巡行圖(120cm×345cm)×2 紙質 創作年代:2014年-2017年

再尋廣勝——梅瑩藝術展在中國美術館隆重開幕

龍王祈雨圖(120cm×345cm)×6 紙質 創作年代:2014年-2017年

再尋廣勝——梅瑩藝術展在中國美術館隆重開幕

龍王降雨圖 (120cm×345cm)×6 紙質 創作年代:2014年-2017年

梅瑩從2014年開始臨摹廣勝寺壁畫,歷時三年半的時間創作臨摹了廣勝寺幾乎全部壁畫,共407平方米,包括流失在海外的四鋪壁畫。此次展覽展出的作品只是全部作品的五分之一。其中最具代表性大型壁畫:《十二圓覺圖》(元代)、《藥師佛佛會圖》(元代)、《太宗巡行圖》、《元雜劇圖》等。

再尋廣勝——梅瑩藝術展在中國美術館隆重開幕

開幕式現場

再尋廣勝——梅瑩藝術展在中國美術館隆重開幕

藝術家梅瑩陪同與會嘉賓參觀畫展

再尋廣勝——梅瑩藝術展在中國美術館隆重開幕

藝術家梅瑩與《美術》雜誌社社長兼主編尚輝

藝術的觀念,隨著時代和文化的不同而不同。隨著現代性在全球範圍內的蔓延,在18世紀歐洲確立起來的現代藝術,被接受為唯一正確的藝術。現代藝術推崇創新和審美,與此不符的藝術,通常被貶低為原始藝術、部落藝術、民間藝術、民俗藝術、宗教藝術、工藝美術等等,難登高級藝術的大雅之堂。然而,從人類歷史上來看,現代藝術只佔有非常短暫的時間。在漫長的藝術史中,絕大部分時間和絕大部分文化中的藝術,都不以創新和審美為主要目的。歷經數千年不變的埃及藝術,目的是文化傳承,絲毫不因缺乏創新而減損它們的藝術魅力。同樣,文化傳承也是中國藝術的重要目的。在謝赫的“六法”中,就有傳移模寫。多虧藝術家的臨摹,歷史上的藝術傑作才能夠延續至今。在很長時間裡,傳移模寫不僅是藝術傳承的唯一方式,也是藝術家自我修行的重要方式。畫家梅瑩從2014年開始臨摹廣勝寺壁畫,三年半如一日,完成了96幅總面積超過四百平米的壁畫作品的臨摹,包括流失在海外的四鋪壁畫,同時對原作做了修復。梅瑩的創作臨摹和修復,不僅延續了廣勝寺壁畫的生命,而且將個人"小我"融入了歷史文化的"大我"之中。儘管梅瑩的作品是對原有壁畫的創作臨摹,但正因為如此,她的作品中凝聚的信息和能量要遠遠超出了她個人的範圍。在梅瑩的作品中,我們不僅能夠感受到她嫻熟的技巧和高雅的趣味,而且能夠領悟到有來自宗教、文化和歷史的內涵。(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著名策展人彭鋒)

再尋廣勝——梅瑩藝術展在中國美術館隆重開幕

山西省洪洞縣政協副主席宋高社接受媒體採訪

再尋廣勝——梅瑩藝術展在中國美術館隆重開幕

中國美協美術理論委員會副主任、《美術》雜誌社社長兼主編尚輝接受媒體採訪

再尋廣勝——梅瑩藝術展在中國美術館隆重開幕

藝術家梅瑩接受媒體採訪

再尋廣勝——梅瑩藝術展在中國美術館隆重開幕

策展人張英劍接受媒體採訪

藝術家簡介

梅瑩,原名崔淑梅,山西襄汾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動畫協會會員,山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出版文學著作十幾部。獲趙樹理文學獎及中央電視臺等多項獎。

2010年舉辦個人工筆畫畫展。

2013年舉辦古風墨韻個人書畫展。

2014年舉辦女子三人畫展。

2014年中央電視臺書畫頻道《畫說山西》欄目為其製作個人專題片。

2015年由人民畫報社、山西省文聯在全國政協禮堂為其主辦“五彩•和諧”梅瑩工筆重彩畫個展。

2017年4月由臨汾市委市政府,市宣傳部,文化局主辦梅瑩廣勝寺壁畫創作臨摹展。

2018年9月舉辦由臨汾市婦聯主辦的守護傳統、愛我家鄉個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