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萬港幣買回鎮國之寶,距今1200多年,曾落入強盜手中,現值10億

公元783年,唐帝國再次陷入危機中,由於涇原士兵發生兵變,並貢獻了帝都長安,繼位才4年的唐德宗李適被迫逃到了奉天。後來李晟等人收復長安,叛亂平定,南陽公韓滉因為訓練士兵,保障東南,進獻糧食,被唐德宗拜為宰相。

6萬港幣買回鎮國之寶,距今1200多年,曾落入強盜手中,現值10億

韓滉其人,在政治上雖然有排斥異己嗎,但也有一定作為,此外他在藝術方面也有一定造詣。韓滉不但善於草書,而且工於繪畫,擅長繪人物及牛羊驢,他的《五牛圖》就相當有名,這幅畫目前收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

《五牛圖》高20.8釐米,長139.8釐米,窄而長,上面繪有五頭牛,故有此名。

6萬港幣買回鎮國之寶,距今1200多年,曾落入強盜手中,現值10億

《五牛圖》屬於目前現存的、僅有的幾件唐代傳世紙絹畫作品真跡之一,也是現存最古的紙本中國畫,距今已經超過1200多年。因為是紙絹畫,年代久加上畫本來精湛,故而珍貴。

先自右往左來看看這五頭牛。

第一頭牛是黃牛,低著頭伸長了脖子,似乎在吃草又似乎在蹭樹止癢癢;第二頭牛褐白相間,甩著尾巴抬著頭,估計在咀嚼下嚥,所以面帶愜意;第三頭灰牛是正面,咧開了嘴在笑,連舌頭都能看到,有點可愛;第四頭牛不但可愛,而且調皮,這貨不但賣萌,還伸著舌頭,甚是搞笑;第五頭牛的鼻子上繫著紅色繩子,眼神之中帶有疑惑,五頭牛中,唯有此牛鼻子被穿繩。

6萬港幣買回鎮國之寶,距今1200多年,曾落入強盜手中,現值10億

從藝術角度來說,五頭牛姿態不同,神情各異,線條流暢,形體、肌肉明顯,可見作者功力已經目無全牛,爐火純青。

不過有人認為,此畫是五代至宋時期的作品,而且五頭牛代表了唐朝牛李黨爭時期牛僧孺在不同時期的地位。所謂“牛李黨爭是指”唐朝後期,以牛僧孺為首的“牛黨”和以李德裕為首的“李黨”,兩派官員互相傾扎、攻擊、詆譭,嚷嚷了三四十年。

從左往右第一頭牛,紅纓冠頭,昂頭激進,表示牛僧孺中了進士,出仕朝廷;第二頭牛依然昂頭,表示牛僧孺在唐穆宗時被提拔;第三頭牛正面,表示牛僧孺在唐文宗時拜為宰相,俯視天下的權威,牛身黑色表示皇帝不能自主,因為牛僧孺專權;第四頭牛依然是抬頭,表示李黨李德裕作為宰相專權,所以牛身依然是灰色;第五頭牛昂頭,表示牛黨白敏中做了宰相,而枯枝則表示李德裕死亡。

6萬港幣買回鎮國之寶,距今1200多年,曾落入強盜手中,現值10億

不知道這種解釋是不是過度解讀。

《五牛圖》自宋代就被皇家收藏,收藏者就是藝術家皇帝宋徽宗。宋徽宗還用他漂亮的瘦金體字在上面題跋,不過後來的收藏者覺得徽宗皇帝的字很值錢,於是把題跋割下賣了。後來又歷經元朝趙孟頫、明朝項氏等人收藏,1752年,又流入乾隆手裡。

6萬港幣買回鎮國之寶,距今1200多年,曾落入強盜手中,現值10億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許多文物被搶走,這件《五牛圖》也落入強盜手中,後來被強盜賣了,為香港吳蘅孫收藏。

50年後,吳蘅孫因為資金問題,不得不出售《五牛圖》,並要價10萬港幣,周恩來總理找人確認為真品後,經討價還價,用6萬港幣買了回來。現在專家估計,此畫至少值10億。後來經過多名專家評審,《五牛圖》更是被評為“九大鎮國之寶”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