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計算機研發,中國的潛力還有多大

超級計算機是一種超大型電子計算機,相較於一般的個人電腦具有很強的計算和處理數據的能力,主要特點表現為高速度和大容量,配有多種外部和外圍設備及豐富的、高功能的軟件系統。現有的超級計算機運算速度大都可以達到每秒一太(Trillion,萬億)次以上。

超級計算機主要用於國家高科技領域和尖端技術研究,是一個國家科研實力的體現,它對國家安全,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是國家科技發展水平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

2018年11月12日,新一期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榜單在美國達拉斯發佈,美國超級計算機“頂點”蟬聯冠軍,中國超算上榜總數仍居第一,且數量比上期進一步增加。“頂點”是美國能源部下屬橡樹嶺國家實驗室開發的,它的浮點運算速度達到驚人的14.35億億次/秒。

在這期公佈的榜單中,超算能力前兩名由美國包攬,中國的“神威·太湖之光”和“天河二號”分別位列第三、四名。

總體上看,中國在超算數量上具有明顯的優勢,TOP500中,中國的由227臺,美國有109臺。但是在質量上,美國超算的計算能力繼續保持著絕對優勢,以109臺的數量佔領著38%的計算能力總量,而中國為31%。因此,在超算計算能力上,中國與美國還是具有一定的差距,追趕的空間很大。不過,中國企業在全球超算製造能力上有了明顯的提升,其中聯想以140臺名列冠軍,浪潮84臺居第二,中科曙光57臺居第三。華為也榜上有名,除了手機通訊、5G研發和通訊技術之外,華為在超算製造商也取得了驕人的成績,製造14臺,位列全球製造商第8名。

超級計算機是一個國家創新能力的標誌,而且據相關報道,在非量子計算機領域,計算能力的提升仍舊有相當大的空間,因此,中國的超算仍有很大的潛力可挖,同時在量子計算領域,也需要同步開始研發,努力實現大跨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