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吃的,名字就把你難倒

这些吃的,名字就把你难倒

我們的國家地大博物,豐富的美食更是舉世聞名,數不勝數,也許,自詡為“吃貨”的你,已經品嚐過全國各地多種多樣的美食了。但是不少食物,儘管你吃過,卻不一定能正確地叫出它們的名字來;還有一些,光看名字則完全判斷不出這是啥東西。

要做一個合格的吃貨,可不能被區區的食物名字難倒了,下面這份《吃貨備忘錄》,收好嘍!

粢飯糕(zī fàn gāo)

都說一日之計在於晨,早餐當然要重視!不同於北方地區的豆漿油條或是各類麵食,浙江、上海、江蘇等地的人們,早上還喜歡吃一種大米做的食物——粢飯糕。

这些吃的,名字就把你难倒

它的形狀為長方形,厚約三四釐米,是把米飯做成小磚塊似的形狀後下鍋油炸製成的。粢飯糕外層金黃,裡面是雪白軟糯的餈飯,咬起來噴香鬆脆,吃在口裡,又脆又鮮。因著這種做法,也有人把它稱作油氽粢飯糕或炸餈粑。

褡褳火燒(dā lian huǒ shao)

火燒是流行於北方地區的一種特色傳統名吃,在山東、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等地,有著各種各樣的火燒,如驢肉火燒、大肉火燒、油酥火燒等。其中最讓你“張口結舌”讀不出名字來的,很可能就是北京的褡褳火燒!

这些吃的,名字就把你难倒

褡褳火燒因為形似褡褳而得名。褡褳實際上是舊時的一種長條形的布口袋,中間開口,出門時搭在肩膀上,兩端可以裝東西。在這裡,“褳”要讀輕聲。

為什麼這種火燒和褡褳扯上了關係呢?原來它的製作方法是,用面片裝入餡,拉成長條形並對摺,兩頭再封口,這和背在身上的褡褳簡直異曲同工!等到放入平鍋中油煎至金黃色後,就能起鍋上桌了。褡褳火燒色澤金黃,焦香四溢,鮮美可口,味道有點像鍋貼,再配上用雞血和豆腐條製成的酸辣湯,那滋味別提多酸爽了!

嘎巴菜(gā bā cài)

天津街頭的小吃不僅有煎餅果子,還有嘎巴菜。不過就像煎餅果子裡沒有水果,嘎巴菜也不是一道吃起來“嘎巴”響的菜,而是更像是一種羹湯。

这些吃的,名字就把你难倒

其實,這裡的“嘎巴”並不是一個擬聲詞,而是天津話裡的綠豆煎餅的意思。所以嘎巴菜就是把綠豆煎餅切成細條,拌入制好的滷汁,再配上麻醬、香菜、辣椒等小料混合而成的一道小吃。別看它食材簡單,傳說這嘎巴菜可是愛微服出巡的乾隆皇帝賜的名呢!

栲栳栳(kǎo lǎo lao)

咦,這樣東西名字總共就三個字,其中兩個字還是一樣的,可都這麼不常見?

這是麵食大省山西的一種獨特麵食。栲栳本是由柳條編成的容器,形狀像個鬥。但栲栳栳這種食物卻是用莜(yóu)面做成的——把小莜麵團揉搓出舌型的薄片,再往手指上一繞,就卷出了圓筒狀的莜麵栲栳栳。把一個個圓筒狀的栲栳栳整齊地立在盤子裡,乍一看都有點像蛋卷。

这些吃的,名字就把你难倒

要注意的是,可別把栲栳栳誤以為是“烤姥姥”啦!在當地人眼中,栲栳栳是老人壽辰、孩子滿月、逢節待客時必吃的東西,象徵著牢靠和睦,在山西可受歡迎了!

甑糕(jìng gāo)

如果你去西安,會發現街頭有一種用糯米、紅棗或蜜棗製成的特色小吃。它香甜軟糯,名字卻不那麼好讀。“甑”的正確讀音是zèng,這是古代的一種器皿,在底部有許多透蒸汽的孔格,古人用它來蒸食物的。甑糕,顧名思義就是用甑蒸熟的糕點啦!

这些吃的,名字就把你难倒

不過如果你對西安人說想吃“zèng gāo”,他們肯定還是會一頭霧水。因為當地人都把它叫作“jìng gāo”,沒想到吧!

臊子面(sào zi miàn)

陝西還有另一種難讀的傳統美食——臊子面。臊子不難理解,指的就是肉臊子,即剁好的肉末或肉丁,但它的讀音卻讓很多人犯難,操子?燥子?想一想“害臊”這個詞,你就會意識到,“臊”其實讀作“sào”。

这些吃的,名字就把你难倒

臊子面是一種萬能的麵醬面,品種多達數十種,其中岐山臊子面最有名,要吃就要吃“面白薄筋光,油汪酸辣香”的寶雞岐山臊子面。湯也是臊子面的靈魂所在,湯裡不僅要有七分瘦三分肥的肉臊子,各種配料也少不了,木耳、豆腐、蛋皮、黃花菜、蘿蔔……在關中地區,新年第一天的早晨,家家戶戶基本上都會把臊子面作為第一餐的主食呢!

餄餎(hé le)

北方面食有“三絕”——蘭州拉麵、山西刀削麵、餄餎。前兩種你肯定不陌生,這餄餎又是什麼呢?從字形上看,怎麼感覺像是一種餅?

这些吃的,名字就把你难倒

和前兩種麵食一樣,餄餎也算是一種麵條,只不過它是用特殊的工具“壓”出來的。這種特殊的工具就是餄餎床子,它是專門用來做餄餎面的。餄餎床子上面有很多小圓眼,把和好的蕎麥麵、高粱面放在餄餎床子裡,利用槓桿原理把麵糰擠軋成麵條,再放到鍋裡煮,一碗熱騰騰的餄餎就做成了。

老鼠粄(lǎo shǔ bǎn)

美食大省廣東,美食品種數不清,美食名字也不好讀。

这些吃的,名字就把你难倒

就拿“老鼠粄”來說吧,“粄”和“飯”看上去很像,但卻是讀“bǎn”。所以你大可放心,這種客家梅州的美食,可不是用老鼠做的飯。這是一種大米制成的粉條,所用的食材跟老鼠更是沒有半毛錢關係。只是因為外形看起來兩頭尖尖的,人們覺得它長得特別像老鼠,才給它起了這麼個名字。老鼠粄也傳到了香港,也許是“老鼠”這個名字聽起來實在不雅,當地人看這粉條兩端尖,形狀像銀針,就把它叫作了銀針粉。

油醪糟(yóu láo zāo)

到了重慶,火鍋自然是必嘗不可的,不過如果你到重慶涪陵(fú líng),說不定還能嚐嚐別的——吃開水。吃開水當然不是喝白開水,而是吃油醪糟。

这些吃的,名字就把你难倒

醪糟,是一種米酒,古代稱為“醴”。油醪糟則用糯米制成醪糟坯,下入油鍋,加上芝麻、橘餅、核桃仁、油酥花生仁、蜜棗、白糖等稍煎,然後放入沸開水中煮沸而成的。它吃起來香甜不膩口,而且營養豐富,據說從清朝的嘉慶年間就有了。

在涪陵,油醪糟是用來待客的飯前飲品。客人一進門,主人就會先煮一碗油醪糟端上來,尤其是在夏日,還有解暑的功效呢。只是吃之前要記得,不能把它讀作“liáo zāo”,應該是“láo zāo”才對!

糌粑(zān bā)

在西藏,藏族同胞每天必吃的主食是糌粑。不會讀了吧?這兩個字讀作“zān bā”,是藏語 “炒麵”的音譯。但它跟你熟悉的一根根的炒麵條畫風完全不一樣,糌粑是一塊塊的。

这些吃的,名字就把你难倒

糌粑的原材料是青稞(qīng kē)。青稞是大麥的一種,藏民們把青稞洗淨、晾乾、炒熟後,磨成粉,吃的時候加入少量的酥油茶、奶渣、糖等攪拌,再用手捏成一團團,就可以吃了。由於糌粑吃法簡單,攜帶方便,很適合藏民們的遊牧生活。他們出遠門時腰間總要掛一個糌粑口袋,餓了,就從口袋裡抓把糌粑吃。那場景,想想也是別有一番滋味呀!

氽灌腸(tǔn guàn cháng)

逢年過節,很多地區的人們都會醃製臘腸,藏族同胞們也不例外。他們在新年時會成批灌製氽灌腸,這是以新鮮羊小腸為衣,分別灌以羊血、羊肉、青稞面或豆麵製成的。根據灌製的食材不同,還分別有“三腸”“五腸”的說法。

这些吃的,名字就把你难倒

只是這裡的“氽”可不是“汆”哦!氽灌腸裡的“氽”讀作“tǔn”,本義是漂浮,後來又引申為用油炸;“汆”則把食物放到沸水中煮一下,立即取出,以防食物變老、變黃。

本文內容選編自《少年作家·開心閱讀》2019年1—2月合刊,點擊訂閱。

熱門閱讀

这些吃的,名字就把你难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