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BBC最牛的紀錄片來了!彼得大帝又魔幻了!

彼得大帝又魔幻了。

但這次他沒有將目光對準[魔戒]裡的中土世界,而是聚焦在了100年前的歐洲,第一次世界大戰西線戰場。

今年BBC最牛的紀錄片來了!彼得大帝又魔幻了!

電影[指環王]世界中的亞苟那斯巨像

作為歷史上破壞性最強、最慘烈的戰爭之一,一戰一直備受矚目,很多導演曾以此為題材,創作出多部名留影史的經典,比如:

1930年劉易斯·邁爾斯通的[西線無戰事]。

今年BBC最牛的紀錄片來了!彼得大帝又魔幻了!

電影[西線無戰事]中,已經戰死的士兵經典回眸,反戰意味不言而喻

1957年庫布里克的[光榮之路]。

今年BBC最牛的紀錄片來了!彼得大帝又魔幻了!

電影[光榮之路]中的前線轟炸

以及2011年斯皮爾伯格的[戰馬]。

今年BBC最牛的紀錄片來了!彼得大帝又魔幻了!

電影[戰馬]和前面兩部相比,偏重故事性

作為一戰迷,彼得·傑克遜當然不會錯過這個題材。

但與其他導演不同的是,他沒有選擇拍攝電影,而是採用紀錄片的形式,藉助已有的真實影像資料,重現西線戰場從開始到結束的整個過程。

20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100週年紀念日,彼得大帝帶著他的新作[他們已不再變老]參加倫敦電影節展映。

整部影片沒有歷史學家的講述,也沒有演員的二次還原,所有旁白都出自當年親歷戰爭的倖存者。

導演用最新的修復、上色技術,通過大銀幕,讓百年前的一戰士兵與觀眾形成了一次穿越時空的會面,帶來一場前所未有的、沉浸式視聽體驗。

不可謂不魔幻。

今年BBC最牛的紀錄片來了!彼得大帝又魔幻了!

2018年紀錄片[他們已不再變老]海報,資源已出。左邊是修復後的畫面,右邊是原資料

首映至今,多家媒體都給出了不俗的評價:

美國《時代》雜誌讚揚本片是“一次開創性的復活”,“達到視覺和情感上的成就,引起共鳴”。

英國《銀幕國際》稱:傑克遜這部電影不僅是技術上的貢獻,還是對一戰士兵勇敢和友情的證明。

《IndieWire》則表示:[他們已不再變老]是彼得·傑克遜三十年電影成就之路的有力證據。

今年BBC最牛的紀錄片來了!彼得大帝又魔幻了!

IMDB上,3486人打出了8.7的均分

今年BBC最牛的紀錄片來了!彼得大帝又魔幻了!

爛番茄新鮮度雖然從原來的100%下降到98%,依然穩居佳片行列

今年BBC最牛的紀錄片來了!彼得大帝又魔幻了!

豆瓣9.1高分

若不是錯過了奧斯卡獎報名時間,恐怕明年的最佳紀錄片非它莫屬。

時間回溯到2014年。

拍完[霍比特人:五軍之戰]後,彼得·傑克遜著手與帝國戰爭博物館、英國BBC的合作,創作一部關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紀錄片。

作為對這場戰爭結束百年的獻禮。

今年BBC最牛的紀錄片來了!彼得大帝又魔幻了!

今年BBC最牛的紀錄片來了!彼得大帝又魔幻了!

彼得·傑克遜的祖父也參與了這場戰爭,導演在片中表達了對親人的懷念

影片開始於著名的薩拉熱窩事件。

20世紀初,經濟發展不平衡下的歐洲,充斥著許多不穩定因素,摩洛哥、巴爾幹等地域衝突此起彼伏,戰爭一觸即發。

1914年6月28日,一個名叫普希林普的塞爾維亞族學生,在薩拉熱窩開槍打死了正在遊行的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

這次暗殺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最終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

今年BBC最牛的紀錄片來了!彼得大帝又魔幻了!

薩拉熱窩刺殺事件

當時的人們並不瞭解發生了什麼,只是聽說了塞爾維亞出了件麻煩事:

我們和一隊德國人打完了場英式橄欖球,正聚餐到一半突然有人送來了開戰的消息。在那一瞬間,我們甚至在想要不要拿起餐刀對付他們...最後決定,戰爭明天才開始呢。

今年BBC最牛的紀錄片來了!彼得大帝又魔幻了!

戰前還在和德國人一起踢球的英國男孩們

當戰火襲來,成千上萬的年輕人走向戰場。

他們從未這樣激動過,就像男孩子第一次去看戲一樣,沒有意識到這有什麼不尋常的地方。很多未成年人甚至隱瞞年齡參戰。

對於這群涉世未深的男孩來說,從軍只是一份工作,一次證明勇氣的經歷。

然而戰爭可不是什麼溫情的小姑娘,伴隨著越來越近的炮火聲,噩夢開始。畫面也由此從黑白變成了彩色,帶著觀眾進入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

今年BBC最牛的紀錄片來了!彼得大帝又魔幻了!

片子25分鐘時,畫面由黑白轉為彩色

戰場之上,目之所及都是斷壁殘垣的城鎮和村莊,那種慘狀視是年輕的士兵們從未想象過的,給人一種毛骨悚然的感覺。

矮小的樹木被炮火撕扯成碎片,零散的屍體懸掛在鐵絲網上,沒人知道他們在那裡掛了多久。

今年BBC最牛的紀錄片來了!彼得大帝又魔幻了!

掛在鐵絲網上的士兵屍體

任何時候都有被炮轟的可能,有時甚至日夜不停。士兵們可以感覺到心臟砰砰的撞在地上,每秒都有人死去,時刻承受著巨大的精神壓力。

你可能會在周邊看到鋸齒狀的碎片,感受到炸彈炸開時的熱浪,看到人們被炸成碎片的屍體。

今年BBC最牛的紀錄片來了!彼得大帝又魔幻了!

前線炮彈爆炸的瞬間

前線充斥著屍體腐爛的噁心氣味,縈繞著蒼蠅的嗡嗡聲,死亡氣息撲面而來。這就是戰場上的日常生活,很可能下一個死的就是自己。

沒有人會在這些行戰爭中受益,只有老鼠。

今年BBC最牛的紀錄片來了!彼得大帝又魔幻了!

戰馬腐爛的屍體

據倖存者回憶:

有一次我再溝渠底部醒來,覺得臉上有些暖和,還有一顆小小的心砰砰砰的響。然後這隻小魔鬼用後腳的爪子劃破了我的臉。這裡的老鼠是最胖的,因為有數不盡的新鮮屍體供它們享用。

今年BBC最牛的紀錄片來了!彼得大帝又魔幻了!

被士兵打死的堆積如山的老鼠屍體

到了冬天,天氣不斷惡化,大家面臨的最大的苦難是凍傷。

戰壕地道都被水浸透了,變成了溝渠,水位一度到達士兵的胸膛。靴子裡裝滿了水,早上士兵很難把腳從靴子裡拔出來,因為它們被凍在了一起。

所謂“壕溝腳”,其實就是壞疽,除了將腳鋸掉,別無他法。

今年BBC最牛的紀錄片來了!彼得大帝又魔幻了!

前線站在冰水裡的士兵

今年BBC最牛的紀錄片來了!彼得大帝又魔幻了!

經過寒冬,戰士手腳上留下的壞疽

據統計,一戰參戰人數約6500萬,傷亡約3500萬。非對戰死亡人數佔總傷亡人數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說有1300多萬人死於疾病、意外和惡劣的生存環境。

導演試圖通過一件件前線日常告訴觀眾,戰爭從來都不止衝鋒陷陣,兩軍對抗那麼簡單。

它營造了一種大環境,在這裡每個人的生活都會被擾亂,籠罩在絕望的陰霾下。這種來自真實的恐懼,噬心蝕骨,令人顫慄。

就像片中所說:

這是世界上最荒涼的地方,沒有生命的跡象...我們不在乎誰贏了戰爭,只想早點回家

與以往的戰爭紀錄片不同,這部片子沒有什麼宏觀的歷史概念,導演將所有關注點都放在了參戰士兵的生活瑣事和個人感受上。

吃著沒什麼滋味的肉沫湯,坐在橫木上上廁所,用尿泡軟硌腳的皮靴,和戰俘聊天互相搶帽子玩。

絮叨平淡,有些搞笑,卻異常真實。

今年BBC最牛的紀錄片來了!彼得大帝又魔幻了!

在戰壕裡吃早餐

今年BBC最牛的紀錄片來了!彼得大帝又魔幻了!

彼得·傑克遜說:

這不是戰爭的故事,這是人類在戰爭中戰鬥經歷的故事。我想穿越時間的迷霧,把這些人拉近現代世界,這樣他們就能重新獲得人性,而不是被視為在古老的檔案電影中像查理·卓別林那樣的人物。

為了呈現出這種效果。他帶領製作團隊收集、整理了博物館大量從未對外公開的戰時資料,包括100多小時的錄像和600多小時的錄音。

他藉助最先進的膠片修復技術和特效手段,將100年前庫存的戰地黑白膠片轉化成數字影像,並逐幀修復、降噪、銳化。

在帝國博物館一戰藏品基礎上,參考了多部影視資料,為片中的人、物、景上色,最後換成3D格式。

讓一個世紀前走上前線的年輕士兵有血有肉、活靈活現地出現在大銀幕上。

還和唇語師花費近百小時,在無聲視頻中解讀士兵們的交談內容,由演員對口型配音嵌入片中,營造身臨其境之感。

就這樣歷時4年,最終形成了這部時長99分鐘的紀錄片。

今年BBC最牛的紀錄片來了!彼得大帝又魔幻了!

紀錄片[他們已不再變老]修復前和修復後的畫面

也不是沒有質疑聲。

有人覺得,對於如此久遠的一戰來說,或許充滿噪點的黑白才意味著真實。顏色的存在只會讓人產生一種錯位的詭異感,破壞歷史本來的樣貌。

其實不然。

黑白對觀眾來說本就有一種強烈的距離感,像課本、資料。活動在黑白影像中的人,很難讓人產生共鳴,情感自然淡薄。

且就視覺心理學來說,色彩意味著現實、現在,意味著脫離史料而存在,意味著有生命的人。有助於觀眾全身心地融進觀看之中。

用一種間接的方式提醒著我們,這些事確實發生在像你我一樣的人身上,而不僅僅是資料館中的一卷老舊膠片。

時代的隔閡被打破,真實感陡然提升。

今年BBC最牛的紀錄片來了!彼得大帝又魔幻了!

看著片中經過修復上色的士兵,我們幾乎不會覺得這是100年前的人

從另一方面來說,這種技術的運用,本身就是對歷史的關照。

從生活的角度出發,賦予冰涼的資料以溫度,將久遠而模糊的東西精雕細琢後,拉到觀眾眼前。

如果說[指環王]是通過技術將虛幻的東西變真實,[他們已不在變老]就是讓真實變得更加真實。

”紀錄片之父“約翰·格里爾遜曾說:

紀錄片是一種對現實的創意處理...可以將紀錄片這門藝術,作為轉變世界的榔頭,對現實有所作為。

當眼前這些鮮活的生命被毀滅,觸目驚心之下,反戰的意識才會更深刻的扎入觀眾的腦海。

回顧片中老兵所言:

人們根本沒有意識到戰爭有多麼可怕,在那裡一個人的生命毫無價值。為了避免戰爭,一切都值得做。

今年BBC最牛的紀錄片來了!彼得大帝又魔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