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五礦去年營收破5000億元,利潤同比增16.5%

記者丨周小颺

與中冶集團“互補式重組”第三年,中國五礦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五礦)業績向好。

1月8日,界面新聞記者從中國五礦年度工作會上獲悉,2018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032億元,微增0.64%,利潤同比增16.5%。

這是中國五礦與中冶集團重組後的第二個完整財務年。2017年,這家中國最大的金屬礦業企業營收為5000億元。

中國五礦稱,金屬礦產與工程業務這兩大核心主業在營收中的貢獻佔絕對優勢。

目前,中國五礦主要金屬資源量為銅3042萬噸,鋅1270萬噸,鎳132萬噸,鎢165萬噸,鐵43億噸,鎢、銻、鉍位列全球第一。

2018年,中國五礦旗下澳大利亞杜加爾河鋅礦提前兩個月進入商業化生產,中冶瑞木鎳鈷礦的鎳、鈷金屬產量均創新高。五礦礦業有限公司和魯中礦業有限公司全年生產的鐵精礦,居國內獨立鐵礦山前兩位。中鎢高新管理企業鎢精礦產量超過1.93萬噸,居全球第一。

在資源貿易上,2018年,中國五礦全年銅精礦貿易量創史上記錄達到100萬噸,銻錠的海外銷售同比增長超過200%,躍居為北美第一大銻品供應商。

在去年11月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中國五礦曾與智利銅業、波蘭銅業、住友金屬等公司簽署多個商品的長期採購合同。

冶金工程、基本建設、新興業務是中國五礦所屬中冶集團旗下的三大主要業務。

2018年,中冶集團冶金工程業務佔全球市場的六成、國內市場的九成,中標了河鋼、宣鋼、首鋼等一批國內重點鋼鐵企業項目,以及越南和發、印尼德信、馬來西亞新武安三大綠地鋼鐵項目和印度塔塔二期焦化項目,且簽署了澳大利亞LPS新建千億噸鋼鐵項目可研合同。該業務全年新籤合同額同比增長41.5%。

同期,中冶集團基本建設業務中標的項目包括沙特千億美元保障房一期、新加坡地鐵T311項目、2022年冬奧會國家雪車雪橇中心項目、蘭州柴家峽黃河大橋等;新興業務環保工程新籤合同額同比增長140%。

界面新聞記者瞭解到,2018年,中國五礦在新能源材料板塊共完成投資106億元,接連上馬了中冶瑞木新能源三元前驅體項目、長遠鋰科電池材料項目、五礦鹽湖碳酸鋰項目、湖南有色水口山銅鉛鋅產業基地項目、五礦發展曹妃甸國際礦石交易中心等,建立了鋰電多元材料前驅體和多元鋰電正極材料完整產品體系。

2018年末,中國五礦管理的資產規模達到1.86萬億元,同比增長10.6%,其中,資產總額9115億元,同比增長6.6%,管理金融資產9499億元,同比增長14.7%。所有者權益同比增長16.7%,帶息負債總額同比減少199億元。

中國五礦稱,金融、地產等多元化業務為平抑礦業週期波動做出了重大貢獻。2018年,中國五礦在世界500強中的排名從上年的198位上升到109位。

在年度工作會上,中國五礦對市場趨勢進行了預判。其認為全球礦業需求將總體維持高位,主要品種供給略小於需求,但受到經濟不確定性增大的影響,價格階段性波動調整力度加大,重點品種走勢將出現分化。

中國五礦認為中國鋼鐵行業將進入深度調整的關鍵時期,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產能置換、綠色化、智能化和“走出去”需求迫切,全球鋼鐵產業佈局結構和發展不平衡帶來巨大市場機遇,對技術創新、運營模式、服務模式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